核心摘要:力夺一等奖,并评为“北京市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示范工程”立项项目
11月26日,由中国图学学会举办是起重机械的第九届“龙图杯”颁奖典礼在北京西郊宾馆隆重举行,经过三轮评审答辩与组委会是起重机械的严格评审,轨道公司北京地铁昌平线南延项目参赛作品“BIM技术在地铁昌平线南延工程施工与古建筑保护重是起重机械的创新应用”在1619家参赛单位、近2000项参赛作品中荣获施工组一等奖,该项目被评为“北京市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示范工程”。北京地铁昌平线南延项目地处城市中心,周边环境及施工工法复杂,特、一级风险多达42处,为此,项目在启动时就提出利用BIM技术辅助项目施工,充分利用BIM模拟技术优化风险源和新工法施工方案,节约工期和项目成本,保障施工安全。由该项目自主研发的新型异形延伸钢环补偿始发方式,为全国首例,无类似设计可供参考。但项目通过BIM模型搭建解决了异形结构衔接与功能需求问题,再结合“ZSOIL”有限元软件对异形钢环进行的有限元仿真模拟分析,确保了在盾构前进产生的顶推力下钢环的变形、应力满足安全始发需求。在BIM技术的助力下,该工法成功通过专家分析论证,进入实施阶段。BIM技术不仅为新工法提供了助力,也为施工中的古迹保护工作提供了新方案。元大都遗址作为项目施工重大的风险源之一,在施工中如何做好遗址保护工作是重中之重。该项目创新性的采用BIM+MIDAS的综合模拟分析方法指导保护工作,通过实地采集数据精准建立古遗址模型,增加保护隔离措施,同时结合MIDAS应用,对地下工程各种施工环节对古遗址的影响进行综合性模拟分析确保文物变形满足要求,目前项目成功以趋于零的沉降通过古遗址。同时,BIM技术也为项目监测提供了新思路。由于该项目位置的特殊性,很多地段不具备人工监测的条件,为此项目自主研发出一套自动监测信息管理平台,在关键位置布置无线传感器,通过网络传输与平台建立链接,数据经过基础处理后,在平台上进行展示。同时,平台内部存储有BIM模型,以模型作为一个可视化交互窗口,对监测点在模型上进行标识,通过平台便可实时智能查看监测情况,实现全天候智能监测、智能预警、智能保护的功能。通过BIM技术开展优化了该项目的整体施工,该项目深刻意识到未来BIM技术必将成为施工风险管理的重要辅助手段。为此,该项目在BIM应用中做了大量基础工作,包括模型建立、三维技术交底、管线模拟碰撞、深化出图、信息族库建设等,为以后公司类似地下轨道工程提供了大量有效信息族。同时,也为公司培养出一批懂BIM、会BIM的专业人才,为公司BIM技术在各项目应用提供后备力量。据了解,“龙图杯”是目前国内最具权威性、影响力的BIM大赛之一,本次共有来自全国近2000项作品参赛,分为设计、施工、综合和院校四个组别,1619家企业参赛,涵盖了工程行业内建筑、轨道、桥梁等应用BIM技术全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