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山峦叠翠,水波相依是吊车出租的西南华夏,有一座秀美是吊车出租的壮乡古城。这里,作为“一带一路”有机衔接是吊车出租的重要门户、东盟自贸区的重要桥头堡和中国西南出海的大通道,越来越国际化的南宁在飞速发展中城市交通压力陡增。如今,在这片正在被开发的热土上,骁勇善战的中国中铁七局电务公司建设者正投身在南宁地铁4号线的建设中,演绎着波澜壮阔的轨道交通建设新篇章。
南宁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是南宁市轨道交通线网中南部东西向的骨干线,线路全长21.4公里,设车站19座。中国中铁七局电务公司南宁地铁项目部承担了8个车站的机电安装以及3个车站的装饰装修施工任务。项目部秉承善谋实干、精益管理的建设思路,致力于打造品质工程,助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
锐意进取 展雄军之势
2018年4月,项目扎点进场。在成立初期,项目领导班子就明确了狠抓项目管理、展示企业形象、进一步拓展南宁地铁市场的发展目标。
2020年9月初,项目部接到南宁市政府通知,要求4号线开通运营时间由原定的12月28日提前至11月20日,面对工期紧、任务重的压力,项目部多措并举,迅速打响确保工期的“攻坚战”。针对那洪立交等车站受土建施工滞后影响,项目部多次召开专题会提前谋划,优化施工方案,紧跟土建作业面,“见缝插针”施工;车站设备区及公共区施工,采用“三班倒”制,保证现场施工进度稳步增长;从其他项目紧急调遣20多名技术干部和骨干施工员以及200余名施工人员跑步进场,抢工大干迅速展开。目标已定,各岗位人员各司其职、团结协作,项目部迅速开启了“白+黑”工作模式。国庆假期结束后,市政府领导来到项目施工现场检查时称赞道:“过了一个国庆小长假,我们的‘铁军’已经把车站干出可以接待乘客的样子了。”
精益求精 创品质工程
项目部在出入口钢结构装配化施工、综合支吊架管线敷设、冷水机房装配化施工中亮点突出,冷水机房装配化施工工艺将BIM技术、三维立体扫描技术、二维码识别技术、工厂数控加工技术融合应用,通过冷水机房管路的整体预制加工,实现装配化,将原来现场需要约两个月的工期缩短至15至20天左右,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建设过程中,项目部承办了以“共创中国质量 建设质量强国”为主题的南宁市建设系统2019年度“质量季”施工质量标准化现场观摩会。观摩现场体现了“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装配化以及绿色施工”为主要内容的“四化一绿”建设理念,亮点纷呈,为其他站点、其他专业施工提供了样板参考。
披荆斩棘 战千难险阻
“全线16个车站,数你们标段站点的施工环境最恶劣,受土建进度影响大,施工作业面小,是我们高度关注的标段。”业主单位多次在检查中强调。自开工以来,项目部领导带领参建员工走过了一段不为人知的艰辛岁月。
因为施工站点地理位置特殊,吊装口需要提前封堵,材料下不去,钢管、水泥,石材这些都需要人工去扛,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每天上下班都要顶着30多度的大太阳,有时站内温度更高,干的久一点都有中暑的风险,在区间里被蚊虫叮的一身包也是常有的事。
办法总比困难多,面对各种问题造成的工期滞后,项目部组织对当前形势进行科学客观分析,对工期目标进行了详细研究,坚持不等不靠,见缝插针,广泛开展“提质增效”和“百日大干”等劳动竞赛活动,充分调动参战员工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在逆境中得到了业主好评。2019年,项目部荣获了南宁轨道交通集团2019年度4号线一期工程优秀机电工区项目部荣誉。
主动担当 显中铁情怀
今年以来,一场无情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而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项目部迅速成立疫情防控小组、制定应对疫情工作联络机制、编制《建设工程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及应急预案》、成立党员责任区。防疫期间,项目部深入劳务队伍和周边厂区、居民区开展防疫宣讲,并为大家发放防疫物资和防疫宣传手册。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临床用血库存减少,用血难等问题。为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项目部组织员工无偿献血,用“热血”给临床等待救治的患者送去一份生命的温暖。“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我们虽然不能像医务工作者那样站在一线,但我们希望通过献血,为生命助力,为爱接力,携手共渡难关,彰显央企的责任与担当。”项目部青年说道。
项目部在南宁地铁4号线的建设过程中,充分展现了中国中铁七局电务人“打硬仗、打胜仗”的优良作风。白天与骄阳为伍,夜晚与星辰为伴,中国中铁七局全体建设者们正以高昂的斗志、火热的激情,投身大干热潮,向着既定的目标勇往直前,向着最终的胜利奋力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