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
| 微信号:
在德国发生起重机吊臂断裂事故5个月后,全球最大是小吊车的海上风电场安装船“Orion I”号开始启动维修工作。
事情详情请戳以往文章链接:
目前,断裂的HLC295000海上起重机提供方利勃海尔已经开始了修复工作。由于吊臂和A型架均已严重损毁,首先需要开展起重机抢救打捞和钢结构加工工作,具体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需要适当保护事故现场,并将船舶安全转移至罗斯托克国际港25号泊位;其次是回收不安全的零部件;最后是在受控环境下安全拆除起重机。
SARENS公司负责本次事故起重机的抢救工作,整个维修工作将于2021年完成。利勃海尔方面表示,为使“Orion I”号配套的起重机重新投入使用,需要在未来几个月中进行全面的维修,包括钢结构加工。
据了解,“Orion I”号是全球吨位最大的风电场安装船,由启东中远海运海工承建,配备了LNG双燃料辅发电机及主发电机、DP3定位系统以及八点系泊系统。该船于去年10月在启东中远海运海工完成设计建造,启航前往德国,原本计划在5月下旬交付给比利时海工巨头DEME。
在抵达德国后,“OrionI”号开始安装利勃海尔提供的HLC295000起重机,在今年2月底完成安装工作。HLC 295000起重机具有5000吨的起重能力和超过35米的伸展距离,货物起吊高度可达180米。
然而,5月2日“Orion I”号在德国罗斯托克码头进行重吊载荷测试时突发事故,船上起重机吊臂突然断裂,直接砸向底座,随之伴随船体震荡,但未发生倾覆。事故导致5人受伤,船体严重损坏。初步分析认为起重机吊钩质量问题可能是造成这次事故的罪魁祸首。
按照原定计划,“OrionI”号交付后将前往苏格兰MorayEast海上风电场执行导管架安装工作。Moray East风电场由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0%,将安装MHI Vestas9.5MW风机,计划在2022年全部并网发电。由于本次事故,目前该工作由英国公司Seajacks的安装船“Seajacks Scylla”号接替。
DEME在事故发生第一时间在官网上发布了关于事件的申明:
内容非常简洁。介绍了船体的建造方(启动中远船务)和吊机供应商(Liebherr),事故发生位置(Rostock),作业情况(载荷测试),直接后果(数人轻伤,吊机严重损坏,船体受损),表示即将展开事故调查。堪称教科书式的危机公关申明。
但是最初流出来的视频让大家有些发懵:没有看到任何前奏,吊臂就开始了弯曲,如同面条一般折断,无数零件掉落。
起吊过程中,吊钩部分突然破坏,吊臂回弹,船体倾斜,吊臂撞击到后支架整体折断。事故后的第3天,5月5号,吊机供应商Liebherr发布了关于此次事件的官方申明:
内容比DEME的详细很多。起重机型号为HLC 295000,事故造成10人受轻伤,2人入院治疗。吊机当时正在做极限载荷测试,计划测试载荷5500吨,加载到2600吨的时候发生了事故。预期损失超5千万欧元,但事态可控。
比较揣摩的是中间的一段:
At this stage in the investigations, the responsible authorities and experts unanimously agree① that a broken crane hook was the cause of the accident. The exact reasons as to why the hook did not withstand the load are unclear at this stage of investigations. The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the crane hook was purchased from an external supplier②. A design or production error of the Liebherr crane can therefore be excluded③.
首先是言之凿凿(unanimously agree)地敲定事故的直接诱因:吊钩断了,但原因不明,需要进一步调查;不过吊钩的供应商又不点明(an external supplier);最后急不可耐的肯定自己的技术没问题(A design or production error … be excluded)。时隔一天,接锅的露面了,吊钩总成供应商Ropeblock发布了官方申明:
实锤证据摆在那里,Ropeblock根本不敢有逃脱的念头,老老实实认栽,不过自我辩护一下还是要的:
Ropeblock provided the design of the crane's lifting blocks, including the crane hook. Manufacture of said crane hook was then purchased from a certified supplier who is familiar with parts of similar and larger sizes. Prior to manufacture the design has been verified by the authorized Notified Body.
设计是我干的,制造是找的业内有经验的供应商做的,检验验证什么的都做过。
锅我认了,可我的确不是故意的。危机面前,满满的求生欲。
至此整个事件基本明了。DEME的船Orion 1安装了Liebherr提供的HLC 295000型吊机,极限载荷能力5500吨,进行载荷测试的时候,钩载达到2600吨时发生吊钩破坏,吊臂回弹,船体左倾,造成吊臂越过限位角反向折断。吊钩总成由Ropeblock提供,吊钩制造商未说明。
直接诱因是吊钩破坏,视频作证。争议在于起重机供应商Liebherr有多大责任?Liebherr的责任绝对不会小,5月5号发布的官方申明本身就证明了这一点。毕竟我们都懂,心里发虚的时候,说话发声往往比较快。
Liebherr面对的主要问题有两个:a. 吊钩总成Ropeblock的连带责任;b. HLC 29500的设计到底有无问题。
问题a取决于吊钩是OFE还是BFE。OFE是Owner Furnished Equipment的简写,指船东提供的设备;BFE是Builder Furnished Equipment的简写,指建造方提供的设备。BFE也要得到船东的认可批准。所有的设备到货后,由建造方负责总装集成。
回到Orion 1这条船,DEME是甲方船东,启东中远船务是船体建造商;吊机作为一个重要的独立模块,推测是一个独立项目,由DEME向Liebherr采购。Ropeblock提供的吊钩,是DEME采购的OFE,还是Liebherr采购的BFE,目前尚不明确。
这个区别对Liebherr来说差别大了去了。如果是OFE,关禁闭1年;如果是BFE,关禁闭至少5年。权利和责任是对等的,谁做决定谁负责,这是工程界的游戏规则。从Liebherr的申明不提吊钩的供应商来看,吊钩很可能是OFE,Liebherr担心甩锅用力太猛砸到业主头上,所以选择不点Ropeblock的名。
吊钩虽然是直接诱因,但不是Liebherr的直接产品,即便是BFE,最多落得个把关不严的名声,夹着尾巴憋几年,风头过了东山再起。问题b可是生死攸关的大事,如果HLC 295000的设计被证明有缺陷,Liebherr几乎可以断了在重型Offshore Crane市场抢Huisman生意的念头,毕竟Huisman的2个万吨吊机已经装在Heerema的Sleipnir上干活了,客户凭什么买你砸了牌子的5000吨方案?
所以Liebherr干脆果断的一口咬定自己的设计制造没问题,HLC 295000是值得信赖的好产品,但这说法可信度多少?
最终结果出来之前不好乱下结论,但视频提供了不少信息。Liebherr的运气不太好,不过HLC 29500的清白也存疑。
综合整理 |
编辑 | 之然
[2]信德海事:欧洲制造也出问题,全球最大吨位风电安装船,重吊,塌了!
[3]青峰峡:全球最大吨位风电安装船突发意外 吊臂断裂砸向底座碎片满天飞
[4]航运界:全球最大吨位风电安装船启航
[5]港口装卸机械:重大事故!利勃海尔5000吨浮吊在德国罗斯托克倒塌(多图)
[6]机械怪兽的感官世界:罗斯托克巨兽!1600吨LIEBHERR TCC78000港口起重机
[7]直观学机械:全球最大吨位风电安装船吊臂拦腰折断,损失1亿欧元
[8]工程机械前沿:起重机折臂,利勃海尔摊上大事儿了(多图)
[9]利勃海尔:突发事故情况通告
[10]港口装卸机械:这艘“出事”的全球最大风电安装船启动“断臂”维修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