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字关注中国石化石油工程建设公司
7月19日,由大脚丫的小兄弟中原设计公司与中原建工公司组成的EPC联合体负责设计、施工的中原油田重点项目——通南巴气田马1及马2块产能建设项目(二期)工程正式投产交付,比合同日期提前21天。
其实,在项目提前交付前,他们便创造了主管道比原定计划提前一个半月实现主体工程贯通,140天高质量完成了40公里山区管线铺设任务,焊口一次合格率98.4%等优异成绩,将不可能变为可能,实现了通南巴地面工程建设“新速度”,赢得了业主高度赞誉。
据悉,该项目的贯通将顺利形成我国川东北大气区天然气大通道,可有效开展川东、川北两地天然气资源灵活调度和应急互保,夯实川气东送资源基础有着重大意义。
设计施工深度融合 项目进度再提速
项目开工以来,中原设计公司与中原建工公司充分发挥EPC专业化一体化优势,打破以往EPC模式中仅以设计为主导的运行方式,两家公司以提前实现贯通主管道为任务目标,首次探索采用“设计下沉和施工上浮”的双向交叉融合工作模式,施工单位深度参与设计前期各项工作,有效提高后续建设效率。
在项目建设前期,EPC项目部提前谋划,组织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联合踏勘,连续15天对管道线路及施工可行性方案进行现场确认和反复优化,积极解决前期出现的线路走向和施工的问题,科学优化线路走向8.177公里,减少0版施工图的现场变更,有效压缩建设用时至少20天。
同时,在可研、初步设计阶段就针对长周期物资、开工所需物资等1600余项物资进行梳理,以“模块化、标准化提报”的模式,缩短物资纯采购周期20天左右,增强设备物资的通用性、互换性、标准化,进一步提升采购质量和效率,为项目的平稳运行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披荆斩棘凝心聚力 攻坚克难齐奋进
该项目涉及近40公里的山地,落差从200米到1048米的复杂地形,项目部组织现场人员进行实地踏勘,制定高陡坡、大断面穿越施工预案4项,并根据地势险峻情况个性化制定水工保护措施,为项目安全高效运行奠定良好基础。
针对40度以上陡坡,他们结合现场施工地形,采取降坡和修筑“之”字形道路等方式,为原本无法上山的机械设备打开了多条安全通道。针对断崖无法运布管的地段,在较为平坦的崖岸区域进行预制工作,由卷扬机和挖机配合使预制管就位,克服地形限制,顺利完成管道焊接。在焊接过程中,各焊接机组采取锚固稳管等措施,有效杜绝滑管隐患,保障管线及人员安全。
同时,项目部针对施工现场高陡坡的情况及时跟踪到位,每天早上开工前进行安全风险专项分析,他们组织2个“安全巡查小组”在施工现场全天候巡查,对发现的隐患问题就地整改解决,并在每天的施工总结会上分析讨论,进一步保障项目的平稳运行。
党建生产互促互进 党组织发挥实效
为进一步加快项目进度,项目党支部切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和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挑选7名责任心强、工作能力佳的党员进驻机组,及时掌握机组生产动态,对现场安全和焊接质量进行全面管控。
同时,项目部采取划分“责任片区”制度,由点到线、由线到面逐一攻坚克难,对各施工机组开展“扛红旗、争第一”70天劳动竞赛评比活动,每周进行安全、质量进度评比,组织各业务口严格考核,奖罚分明的劳动竞赛活动进一步激发基层堡垒的战斗力。
在最关键的通南巴马1-11脱水站建设期间,中原设计公司和中原建工公司组织成立以党员为主的技术攻关小组,分析解决施工技术难点30余项,针对站场技术难点、施工困难逐一进行解决,脱水站提前40余天投入使用,为项目的全线投产打下坚实基础。
素材:中原建工公司 中原设计公司
编辑:苏豪鑫
责编:陈 东
审核:孟庆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