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大宗原材料价格走低,风电装备成本压力或减:2022年下半年风电交付高峰压力已来

2022-07-15 23:52:02浏览:108 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核心摘要:今天,风电装备板块大涨7.04%,风电装备指数同比2021年增长69.95%,一路领先于光伏、电池及新能源汽车,是什么让风电装备在资本市场上2022年雄风再起,一骑绝尘呢?新能源的新赛道:5月起风电装备资本市场持续走高7月13日,根据东方财富定义的风电板块,当日平均涨幅7.04%,而上证指数涨幅仅为0.09%。风电板块指数再创新高

今天,风电装备板块大涨7.04%,风电装备指数同比2021年增长69.95%,一路领先于光伏、电池及新能源汽车,是什么让风电装备在资本市场上2022年雄风再起,一骑绝尘呢?

新能源的新赛道:5月起风电装备资本市场持续走高


7月13日,根据东方财富定义的风电板块,当日平均涨幅7.04%,而上证指数涨幅仅为0.09%。风电板块指数再创新高,恢复到了1635点,接近2021 年12月31日的1689点不到60点,基本上已经恢复到了年初水平。







实际上,自今年5月份以来,风电装备板块一直收到投资者的追捧,5月初,风电板块指数仅为986点,2个半月时间,指数增长超过65%。

作为新能源三驾马车,光伏、电池及新能源汽车,光伏板块指数同期(5月开始至今)增长幅度为43.9%,电池板块同比增幅为51.4%,而新能源汽车板块的同比增幅15.3%,从这一点不难看出,风电装备在过去两个月,已经明显领先于传统新能源三大主力,成为新能源板块的新动力。同期2021年的指数,风电依旧领先于其他三大板块指数,以增长69.95%领先。



毫无疑问,一直不温不火的风电装备板块成为资本市场最新追捧的业务领域,其实风电装备之所以能成为最新的资本青睐对象,其原因也是不言而喻的。


风电装备崛起的勇气:低成本、高收益及低风险


2022年上半年以来,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遭遇严峻挑战,俄乌冲突导致全球能源价格大涨,全球供应链受到强烈冲击。国内二季度受疫情影响,国内钢材需求表现低迷;上半年钢厂开始大规模提产,供强需弱背景下,钢材基本面逐渐恶化,钢价整体偏弱运行。上半年钢铁市场长期处于“高成本”、“低利润”的状态。根据媒体数据统计,上半年均价原材料价格中除铁矿石均价同比大幅下跌26%,而钢材价格均明显回落,螺纹钢价格已经逼近4000元/吨大关,Q345钢板已经跌至5200元/吨大关。同比2021年5500元/吨的螺纹钢及7200元/吨的塔筒钢板,其价格回落比例分别达到20%和25%以上,这对降低风电单位千瓦造价具有绝对的竞争力。




大宗原材料低价走低,促进风电投产。在此背景下,上半年风电装备主机的价格一直保持低价徘徊略有回升的态势,而此时钢材价格的稳步回落给主机企业及大部件企业带来了一定的信心。一台平均5MW的风电主机,包含基础和塔筒,钢材(含部件在内)用量差不多要用到(50基础+20锚栓+80轮毂+100机舱+280塔筒,大致数据,各家不同)500-500吨左右,这部分成本应该占到基础、塔筒、主机的硬件成本80%以上,最终的成本降低比例至少15%。这对于当前低价风机价格压力而言,应该是一种缓解,总体对主机企业及大部件企业提升毛利率而言都是一种利好。




而且,风电机组的重要原材料,铜,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铜材价格已经下降到50000元/吨,同比也下降了20%,对于发电机企业而言,绝对是一针强心剂,面对主机企业咄咄逼人的降本要求,我想发电机企业会稍好好转。大宗原材料的降价,一方面受益于房地产行业的持续不景气和未来不可预期,同时也得益于钢铁行业的整体调整,如果大宗原材料的价格能持续稳定,对上半年风电装备交付不太景气的市场现状将是一个重大利好。

光伏成本高居不下,给风电带来市场空间。2021年以来,光伏硅料价格持续走高,2022年继续,而且国内光伏在水利部及自然资源部一系列土地政策的影响下,下半年的装机数量或将受到影响,而2022年新能源的装机刚性需求或给风电带来新的机会。光伏本来就较低的收益率就给能源开发企业巨大的压力和风险,而2021年持续的风电造价走低给风电开发企业带来越来越高的收益率,部分项目收益率已经达到30%(IRR),低的都在15%以上。加上最近的钢材价格低价,更加激发了 风电开发企业大干风电的热情,为此也给风电开发企业增强了信心,给风电装备企业的投资者增加 了投资的勇气。而且我们还看到以投资眼光见长的高瓴资本也开始投资明阳智能,也足见资本大鳄看到了风电主机企业的未来。

说到明阳,我们还不得不说一下他的技术路线之演变。

满足客户的要求下的低成本技术是最好的技术:半直驱和双馈成为主流


为什么这里要单独说这一个主体呢,因为行业技术路线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明阳此前最早是引进双馈技术路线,后来开发引进了超级紧凑半直驱路线,结果十年之后,最近开始重新回到半直驱路线。金风(海上,陆上大机型都是半直驱),东气(陆上大机组双馈),上海电气(海上机组及陆上大机组都是半直驱)都开始了半直驱技术路线和双馈路线的转型,而一直以超级紧凑为特色的半直驱技术坚守者-明阳智能也开始回到了双馈技术路线,在4-6MW机型上采用双馈技术路线,而这一点这几天行业媒体已有报道,实际在早几个月已有传言。



金风科技的中速永磁机型(半直驱技术的一种)

大家可能都觉得很奇怪,不是说直驱好于双馈,比半直驱技术好吗,其实,在技术发展的道路上,很多技术并不是一直保持领先的。直驱,金风和东气的,曾经在中型容量的海陆风机上展示了其发电和运行的优势,但越来越大,成本和加工难度阻碍了其发展,所以金风科技改到半直驱,这一点,东气也是,3MW以上以前直驱,结果去年改成双馈。明阳耗时十年的超级紧凑半直驱在3-4MW极具优势,但在新的技术竞争形势下,失去了优势,改到双馈,显然这种带齿轮箱的技术路线正在成为未来风电的技术主流。

无论是双馈,还是半直驱,一句话,能满足客户需求的情况下,最低成本的技术就是最好的技术。过去有一句话,无论白猫黑猫,能抓到到老鼠的就是好猫,今天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今天的风电技术路线,过去我们认为不是最好的技术,在诸多因素的环境下,其角色发生了改变,其中半直驱和双馈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2022年的下半年风电装机压力已来:交付无异于抢装


2022年席卷全国一阵一阵的零散疫情,给中国风电的上半年带来了不小的影响,生产的工人无法满产生产,建设现场无法正常施工,物流各自为战的保守导致部件交付及整机交付无法流动,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导致行业企业上半年的业绩都无法如期实现。6月份以来,随着物流和疫情措施的有效解决,风电产业链企业都进入了一种全力以赴的交付态势。



据了解,从7月份开始,风电装备的主要大部件企业基本都是满产无休 的生产安排,而且由于交付的集中,已经开始出现了大部件开始抢货的局面。实际上,在局部区域,地方政府的风电装机对于可再生能源的比例考核,出现了强制风电场必须年底建成的任务要求。据小道消息,新疆下达的超过12GW的风电2022年年底前必须完成建设并网,从装备企业而言,这绝对属于好消息。

其实从全国的2021-2022年保障性并网指标要求看,新疆的要求并非个例,不完全统计,2021-2022年全国保障性并网指标不低于50GW,尤其是部分省市的海上风电更是抢补贴必须并网,此前水规总院发布的2022年56GW的并网目标现在看来不是问题。


大兆瓦风机(陆上)交付:谨防2020年抢装风险


今年上半年,多家主机企业的风机发生了倒塔故障,对于14万台风机而言只能说是一个插曲,但我们发现,这些风机都是大兆瓦风机,而且是抢装时期发生的,倒塔的问题原因很多,施工,质量,风机本身问题,运行管理问题等,但无论是哪一方面,这里面都暴露一个问题:大兆瓦风机的交付在半抢装状态下,保证质量必须要保持高度重视。大兆瓦风机有其好的一面,造价低,运维投入低,但风险也大,一台风机出现故障其故障成本将是过去小风机的好几倍,对于风电运营商而言其损失是不可估量的。这里就要对风机的定型必须慎重,总体而言,中国大兆瓦风机的迭代速度有点超前,当然我相信中国技术人员的水平和能力,但2021-2022年的风机故障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风机的迭代升级,尤其是容量的提升,必须基于产业链,已有风机的运行可靠性验证,否则行业会为此付出惨重代价。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李忠董事长一行赴河南区域考察调研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