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的主角是一个马尾辫
戴着眼镜600吨履带吊,月牙儿笑的美人师父
她叫王琪,是一名起重机操作员
也是我们“起重司机”的一员
驱动世界上最大的单门液压起重机
一次起重量5000吨
和珊珊一起听
她和鹤的故事
△大国重型装备-5000T门式起重机
王琦正在操作世界上最大的单门液压起重机,起重能力5000吨,有效起吊高度145米,相当于一次将1000头大象提升到50层楼的高度600吨履带吊|驾驶 5,000 吨!创世界纪录,这位美妃有点“凶”,就地误差不超过一毫米。
在这台5000吨门式起重机的研发制造过程中,一建专家组对设计图纸进行了7次系统优化,修改设计150余次。机器可根据需要轻松变换成20多种不同造型,还可以带装备行走,在世界上独一无二。
起重是一个高风险行业,而这台起重机采用液压系统,全电脑控制。操作的人不仅要非常严谨,还要有很多机械、液压、通讯、结构、电气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在起重机组装阶段,王琦被选为主要操作员。
01
大挑战!第一次5000吨
用了三个月才学会基本操作
“我去现场看看,好家伙,有400多种零部件。”王奇说道。有必要知道每个组件属于哪个系统以及它的用途。否则,如果在吊装过程中屏幕报错,您将无法在第一时间准确判断问题出在哪里。
学习是重中之重。王奇先是看整体图了解八大系统的功能,然后看系统图,将图中的各个结构与现场实物进行对比。无论时间、地点或想到什么,这些材料都是在当地使用的。树枝和石头用得最多,它们蹲在地上画图计算。也看了一些实用的专业书籍,也咨询过不同专业的高手。
后来,王奇觉得看图还不如自己画。碰巧团队需要 3D 图片来拓展市场。在船长的帮助下,她学会了3D绘图软件,并和队友一起完成了起重机的3D模型。
桌子上放着一摞学过的书,站台上贴满了笔记。 3个多月后,王琦终于觉得自己“像个接线员”了。
02
完美驾驶
向北走,屡破纪录
2014年12月29日,组装好的起重机将进行性能测试。一台 5,000 吨的龙门起重机必须举起 6,250 吨的负载才能获得资格并进入市场。前一天,王琦发了一条朋友圈:我们准备好了,5000吨二手吊车,明天就看你了。
考试当天,王琦盯着电脑屏幕,手指不停地操作。起、降、开、合锚的动作在她的指尖重复了上千次,最终以125米的起吊高度和6250吨的重量创造了世界纪录!在测试成功的那一刻,王奇深吸了一口气:“5000吨,我们做到了!”
2016年8月2日,这台起重机迎来了它的“首秀”。任务是在华北石化290万吨/年蜡油加氢裂化装置中吊装两台1306吨加氢处理反应器。
但在现场组装后期,却玩起了“小脾气”——几台千斤顶一启动就背压,导致油缸不能正常工作。
线路连接正常,油路正常。问题是什么?王奇打开之前的操作记录,试图从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中寻找解决办法。再次确认千斤顶的工作性能后,王奇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判断:应该是油管在入库时进入了空气。在安全范围内,可以提高发动机转速,增加流量。果然,千斤顶动了! 2小时32分钟,反应堆牢牢固定在地基上。
“王琦,提高,提高。”
“王琦,向南横走。”
…………
5年来,王琦携5000吨级起重机,在华北、西北、东北等广东二桥项目的炼化基地发挥了重要作用。已完成13次1000吨以上的大型吊装,总吊装重量3.214万吨,实现万次起重作业“零差错”,多次刷新全国及集团吊装记录。
03
她和鹤的故事
在“大国”的领奖台上
从一开始到现在,第一次听到王奇这个职业的人都会大吃一惊。因为王琦与大家印象中的吊车司机形象真的相差甚远。
王奇总是习惯于告诉对方自己并不特别,但这台机器不一样。
△生活中的王琦
8月30日下午,工程建设公司一建设公司5000吨门式起重机作业队班长、主要操作工王琦登上联合举办的【大国】全国演讲比赛由国资委宣传局发布。她和鹤的故事,赢得了大家的热烈关注!很高兴在本次比赛中获得铜奖!
王琦所在的第一建设公司,1960年代,第一代专家用老式滑轮吊起20吨重的水库闸门吊车出租,关键时刻让辽沉地区600万人免遭洪水;
1980年代600吨履带吊,第二代专家以双桅整体吊装技术吊装606吨反应堆,创下全国纪录;本世纪初,第三代专家用1350吨履带起重机吊起1206吨反应堆,创造了新的全国纪录。
不仅是王琪,她的5000吨操作团队基本上都是由1980年代和1990年代出生的大学毕业生组成。他们继承了老一辈石油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并将这种拼搏精神延伸到了吃苦耐劳、熟练工作的能力。
她是我们的起重机司机之一
这也是我们举重者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