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徐工匠人】张旭:海拔4000米的承诺

2019-06-28 22:11:22浏览:565 来源:中国吊装网   
核心摘要:在千峰之巅、万水之源的青藏高原,那里有蓝天白云、草原牧场,还有巍峨耸立的皑皑雪山。30岁的徐工青年张旭来到西藏拉萨二手吊车,作为 “钢铁螳螂”的服务工程师,他即将叩响雪域风情的神秘之门,开启一场独特的冒险旅程。从拉萨

在千峰之巅、万水之源的青藏高原,那里有蓝天白云、草原牧场,还有巍峨耸立的皑皑雪山。

30岁的徐工青年张旭来到西藏拉萨二手吊车,作为 “钢铁螳螂”的服务工程师,他即将叩响雪域风情的神秘之门,开启一场独特的冒险旅程。

从拉萨驱车到达服务地点后,天气开始阴沉起来,温暖热情的阳光成为了奢侈品,有时上午还是晴天,下午就下起了雨,第二天一早就是大片的浓雾,能见度只有5-10米。由于海拔已经接近4000米,空气中的氧气占比只有平原地区的60%,行动都感觉到吃力。张旭顶住了高原反应,抓紧一切时间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因为他知道,外部环境条件越是艰苦,对“钢铁螳螂”的可靠性要求也就越高,令张旭感到欣慰的事,除了基础保养外,产品并没有其他问题。

翻山越岭的四十四拐

在抵达服务地点的第二天,上级下达命令:由于山路崎岖,大型车辆很难前进,全部“钢铁螳螂”集结,从山脚下开上去!张旭和其他操作手冒着大雨出发了!一辆辆“钢铁螳螂”灵活的穿梭在艰险的山路上,自早上8点出发,开到半山腰的时候已经到了晚上8点,也就是说“钢铁螳螂”在崎岖的山路上总共平稳行驶了12个小时,没有一起故障发生!

更大的考验还在后面,从半山腰到目的地几乎全是盘山的土路,当时正值大雨过后,路上泥泞不堪,碎石遍满,直径最大的超过了一米,“钢铁螳螂”一次次的翻越障碍,再次展现了超强的适应性。张旭不知道走了多少路,但只要每拐一道弯他都会记在心里,到了目的地之后,总共过了44道弯。“钢铁螳螂”按照预定时间,圆满完成了任务。

纵横八荒的千沟万渠

抵达目的之后,张旭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从脚下到目所能及的远方,土地上遍布着千沟万渠,这些沟渠似乎迸发着无穷的力量,努力的纵横伸展,将天地相连。而几台“钢铁螳螂”就停在不远处,他观察到,经过长期的高强度作业,有个别铲斗的斗齿已经磨顿,挖斗背面的三道加强筋几乎快磨平了,可见工作量的巨大。

装备科长介绍说:“这些全部都是‘钢铁螳螂’挖出来的,咱们目前所在的地方几乎全是40度以上的斜坡,有些工程机械上不去,即使上去了也会在工作中国吊装网时破坏路面,为后续的作业留下后遗症,只有‘钢铁螳螂’能够不受阻碍的到达施工地点并稳定作业,非常可靠!”此时此景,张旭在感动的同时,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因为徐工的产品正在实打实的为祖国的边防做贡献,他更加严谨细致的查看每一台产品。

满载功勋的鸿书锦旗

由于高原缺氧的原因,张旭每次的检修工作都会比平时劳累许多,装备单位的同志们看他比较辛苦,就劝他放弃对未到检修期产品的检查,而张旭婉言谢绝了这份“好意”,每天早上,张旭总是赶在作业前检查一遍,晚上更是最后一个才钻进帐篷睡觉,在他的调教下,每台“钢铁螳螂”都变的更为生龙活虎。

凭借着精湛的技术和吃苦耐劳的态度,张旭获得了装备单位的高度认可,为期一个月的服务很快结束了,在他未返徐州之前,装备单位就将感谢信锦旗送到了企业,从2010年开始,徐工坚持主动免费走访服务近十年,“钢铁螳螂”总共收到了八封感谢信和二十多面锦旗吊车视频,在装备单位中备受赞誉。

回忆这次服务,张旭说:“踏入青藏高原,经过冰山脚下,穿过原始森林,途经悬崖峭壁,看到只有徐工装备才能在复杂的履带吊地带作业,为祖国的边防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我感到无比自豪!”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中国吊车网)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品牌力彰显!CICEE荣获2019年度中国会展品牌榜“最具影响力展览会”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