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锅炉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一、 编制依据1、 ** 4×300MW燃煤机组施工组织总体设计发电厂; 2、北京**公司、* *锅炉厂及两家厂家图纸及相关资料; 3、 **电力设计院相关图纸资料; 4、《电力建设安全管理规定》火电厂-96版; 5、《火电工程监理站质量监督检验典型大纲》6、《火电建设安全施工管理规定》; 7、 **×公司企业标准《质量管理手册》; 8、 **×公司标准《质量保证手册?》。 二、项目概况2.1 项目介绍**电厂位于**省镇,本项目设计规模为4×300MW,#1、#2锅炉采用北京**公司生产的B&WB-1025/17.38-M锅炉,#3、#4锅炉采用DG1025/18.2--Ⅱ15生产的锅炉**锅炉厂,“W”火焰燃烧锅炉。采用双进双出磨煤机正压直吹制粉系统。两个三层的容克空气预热器安装在锅炉后部的竖井下方。每炉配备两台双室三电场静电除尘器。 2.2主要设备介绍2.2.1“W”型锅炉本项目4台锅炉均采用“W”型火焰燃烧锅炉。 #1、#2 锅炉采用美国B&W公司RBC系列“W”型火焰锅炉技术标准进行亚临界参数锅炉的性能和结构设计。 #3、#4锅炉是**锅炉厂生产的“W”型亚临界参数锅炉。
四台锅炉均为燃煤单锅筒锅炉,采用自然循环、一次中间再热、双拱单炉、平衡通风、固态排渣、露天布置。炉膛由膜式水冷壁组成。炉膛上部布置屏风式(全屏式)过热器,炉膛折焰角上方设有二级(高温)过热器。立式(高温)再热器布置在水平烟道上。尾轴分为前后两个烟道。前部设置卧式(低温)再热器,后部设置初级(低温)过热器和省煤器。分流烟道底部设置烟气调节挡板装置,对烟气量进行分流,使再热蒸汽出口温度保持在控制负荷范围内。烟气经过调节挡板后,通过两个尾烟道汇集在一起,引入左右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2.2.1.1 主要设计参数#1、#2 锅炉型号:B&WB-1025/17.38-M型#1、 #2 锅炉容量及主要设计参数: 过热蒸汽:最大连续蒸发量(BMCR) 1025 T/H 额定蒸发量(BECR) 910.2 T/H 额定蒸汽压力 17.32MPa 额定蒸汽温度540℃再热蒸汽:蒸汽流量(BMCR) 829.0 T/H蒸汽流量(BECR) 747.6 T/H额定进/出口蒸汽压力3.526 /3.387MPa 额定进出汽温度 313.9/ 540℃ 给水温度:272℃ 空气预热器出口热风温度:一次风381℃ 二次风363℃#3、#4锅炉型号 DG1025/18.2--Ⅱ15 主蒸汽最大连续输出量:1025T/H 额定主蒸汽流量:935T/H 主蒸汽出口温度:540℃ 主蒸汽出口压力:17.@ >32MPa再热蒸汽流量:851.371T/H 再热蒸汽进出口压力:3.82/3.64MPa 再热蒸汽进出口温度:325/540℃ 给水温度:275℃寒冷的 空气温度:20℃2.2.1.2 锅炉主体尺寸:2.2.1.3 “W”型锅炉特点 本项目采用双拱炉,燃烧器设置在前后拱上,采用向下喷射,火焰呈“W”形。
“W”形火焰可使煤粉气流尽可能与高温回气接触,获得充分的扰动和混合,从而提高燃烧器出口火焰的着火温度水平,从而便于锅炉在低负荷条件下发生故障。油燃烧稳定;同时,“W”形火焰使燃料颗粒在燃烧区有足够的行进和停留时间,可以提高无烟煤的燃烧速度和燃烧效率。 2.2.2 燃烧设备根据电厂设计验证为无烟煤,不易着火烧余烬。 #1、#2 锅炉 ** 公司配备浓缩EI-XCL双调空气旋流燃烧器。不仅能有效解决火灾和余烬两大难题吊车,而且在防结渣和低Nox排放方面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同时还具有热态运行调整方便的特点。 #3、#4 锅炉 ** 锅炉设备配备32″旋风分离式浓缩燃烧器。 2.2.3 制粉设备 本项目4台锅炉均采用双进、双进。出钢球磨机#1、#2 锅炉为BDD4762磨煤机。每个熔炉配备 4 台磨机。每台磨机的球容量为75T。 #3、#4 锅炉选用D-10D磨煤机。每炉还配备4台磨粉机2.2.4静电除尘器本项目设计的除尘器为浙江**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YSC312-3型二室三-电场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η≥99.4%,产量Q=280.5m3 /s,面积313.6m2。< @k10@ >3 主要系统介绍2.3.1 汽水系统给水从锅炉右侧经给水管进入省煤器下进水总管,经水平管组和悬挂管组后进入省煤器前后 上出口总管通过90℃弯头和T型接头将两个上总管出口连接在一起,然后进入蒸汽左右供水管的滚筒。
汽包内的水通过四个集中的下降管进入下部,由下降的支管分配到水冷壁下集管,然后通过上连接管进入汽包。水冷壁的上升管至水冷壁的上集管。汽包内汽水分离器分离出的饱和蒸汽进入顶棚过热器、壁面过热器、第一级(低温)过热器、第一级减温器、前屏第二级减温器(大屏幕)炉内的过热器。过热器和二次(高温)过热器的出口集管通向涡轮机。再热系统从汽轮机高压汽缸排气,通过单侧再热蒸汽管从锅炉右侧引入再热器进口总管,首先通过4个水平管组(低再热)排列在尾竖井前部,再经过过渡管后进入垂直管组(高再热),最后汇入再热器出口总管。从右侧连接到再热蒸汽管道。 2.3.2 风烟系统环境中的空气由一次风、二次风机引导至加热器,预热后进入三点仓容克空气预热器, 并被加热到一定的参数 一次风和二次风的温度通过一次和二次风管道被引导到磨煤机和燃烧器波纹管。一次风将煤粉送至燃烧器喷嘴,二次风燃烧器大风箱内的调节挡板完成向燃烧器的配风。炉膛内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被炉膛水冷壁和屏风(全屏)过热器吸收,然后流至炉膛出口,再水平冲刷二次(高温)过热器和立管组(高温再热器)。 ),进入回收区前后竖井,分别冲洗水平管组(低温再加热)和一级(低温)过热器,进入省煤器部分。烟气经省煤器蛇形管吸热后,通过烟气调节挡板,连接烟道进入空气预热器对空气进行加热,再通过下部烟道进入电除尘器。
2.3.3 制粉与燃烧系统 制粉系统主要由原煤仓、磨煤机和给煤机组成。每台机组配备双进双出球磨机4台,GM-BSC21-26给煤机8台,钢原煤仓4台。原煤仓中的原煤通过给煤机进入磨煤机,磨煤机出来的煤粉被一次风吹入炉膛四角燃烧器在炉膛内燃烧。 #1、#2锅炉为BDD4062双进双出磨煤机。每台磨机配备4台EI-XCL双调空气旋流燃烧器,共16个燃烧器。布置在炉拱上方,前后拱8个。 #3、#4 锅炉为D-11D钢球磨机和32″旋风分离式浓缩燃烧器。每炉有24个燃烧器,布置在炉拱上方,前后拱各10个。二。每个旋流燃烧器都配有电子点火点火油枪。每炉其他辅机配置为:2台可调动叶轴流风机; 2台带固定叶片的可调轴流风机 吸风机; 2台离心初级风机; 2台密封风机。2.3.4 灰渣清渣系统采用灰渣分离、粗细分离、车辆运输的方式。除渣系统采用刮板除渣机→排渣沟→排渣泵→脱水仓→汽车送至灰场堆放。 2.3.5 燃油系统 本项目设置2个1000立方油罐,分别为4台供油。锅炉,同时还与老厂的2×700立方油箱相连,两厂可以互补,互为后备。
输入的油通过供油管道到达燃油泵室。燃油泵房内有3台65AY50×8电动离心泵为4台锅炉供油,回油返回大油箱。 2.3.6 输煤系统 本项目有干煤棚和储煤场。煤炭从煤场到锅炉原煤斗的整个过程由8条皮带完成。 #8 传送带从干煤棚连接到#1 转运站。正常情况下,原煤从煤场经过#1输送带到#1中转站,再由#2输送带输送到#2中转站。经过除铁室后,将#3皮带输送到碎煤机房,然后将#4皮带输送到#4皮带。 3 中转站,由#5 皮带输送到#4 中转站,通过机械采样室,锅炉煤仓之间的皮带层由#6 皮带输送,#7 皮带输送到各原煤仓。 4个锅炉。 三、施工方案3.1 施工布置 锅炉专业施工布置以总布置图为基础,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按照优化组合的原则进行布置,是专业施工指导文件 因此,专业施工布局将直接关系到现场施工和文明施工的进度。 3.1.1、施工设备布置(1)根据工程机械设备履带吊油水分离器|火电厂锅炉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70页,两台DBQ3000作为主吊,一台正对着前方锅炉F、G立柱之间,立式锅炉布置在炉膛右侧,用于吊装锅炉前部钢架及炉前受热面与炉膛之间的部分设备。脱氧室煤仓。(2)另外一个位于锅炉后部,距1#、2#炉K柱9500mm,可直接驱动至1号锅炉后部吊装锅炉后部钢架、后受热面等设备。
(3)一台M250履带吊作为辅助吊,初步布置在#1锅炉左侧,吊起左侧钢架和受热面后,转运至炉膛并逐步从#1转移到#12、#3、#4转炉,同时配合DBQ3000完成卸汽包、主变等大型任务和#1、#2电除尘器安装。(4)锅炉组合堆场布置三台LQ4240门式起重机,一台跨在炉前DBQ3000对着锅炉前部(#1门式起重机) ),另外两台平行的#1门式起重机跨在DBQ3000炉背上,电除尘器基础可以直接驱动到#1锅炉的右侧(固定端称为#2、和延伸端称为#3门式起重机)这三台门式起重机是锅炉的主要起重设备r 设备组合,并承担组合场内的设备组合和逆向运输工作。 (5)一台QY50汽车起重机作为炉顶放置在锅炉板梁前部,承担锅炉上部的一些安装任务。(6)一台H3/36B塔式起重机是布置在#<@#4电除尘器后部与#2烟囱之间,承担#3、#4电除尘器安装。(7)另外布置80T汽车起重机和63T履带现场起重机和一台20T汽车起重机负责现场设备的运输,这些起重机共同完成四台锅炉的全部安装任务。3.1.2、由于本项目四个单元的场地划分,汽轮机主体建筑、锅炉基础和电除尘器基础同时施工,施工场地十分紧张。施工组织和现场的实际情况,现场分为两个结合字段。
一个放置在#1 台架下方,一个放置在#2、#3 台架下方。两个设备场。一个位于#2、#3门式起重机的北侧,主要用于锅炉厂的设备,另一个位于供应科的料场,主要用于其他厂家的设备四炉组合架一次架设,反复使用。左右上水、左右侧覆壁、左右延伸覆壁、后覆壁、中间隔墙过热器、后水延伸管及主体烟道、渣井,灰斗组装在#1龙门起重机下;在#2、#3龙门架上设置水、左右水部件、一级过热器水平管组、省煤器蛇形管排、再热器水平垂直管组和平台扶梯组合。下来组装。 办公楼南侧,#2生活区入口处,布置了6个加工制剂。 #1锅炉钢架临时放置在#1电除尘器和#1、#2炉子集控室的基础上。大板梁放置在#2锅炉的基础上,钢架吊装后,堆垛梁组装在中控室基础上。详情请参考组合字段的布局。 3.1.3、动力能源布置3.1.3.1 气源布置氧气和乙炔采用集中供气,集中布置。锅炉零表处设置氧气和乙炔集中供气容器。每个容器内有20组气瓶,ф10×2mm无缝钢管送至锅炉上部平台安装。提供,根据需要安排。氩气供应采用分散供应。压缩空气采用两台空压机,一台用于组合场,一台用于锅炉。 3.1.3.2、锅炉零表炉前布置电源,左右各布置一个电源箱的炉子。锅炉下部和电除尘器共有三个电源箱。安装使用时,在12.45m、36.2m处安装一个动力箱,锅炉上部为汽包平台。
在水冷壁和覆壁式过热器的联合场中设置两个电源箱吊车,供受热面联合使用。在#2 炉子和#3 炉子之间的#2 塔吊旁边布置一个电源箱,供塔吊使用。六道复合场内设有电源箱,用于六道复合。电缆采用3×185+1×95mm2铜芯电缆。 3.1.3.4、水源布置施工用水由现场水水管网接至队部、联合堆场、锅炉零表,以及用于建筑用水的锅炉汽包平台和用于冲厕的锅炉水。消防水管从现场消防水管网连接到车队总部、联合堆场、零米锅炉、电除尘器上部、锅炉各层平台. 3.2 B&WB-1025/17.38-M锅炉安装图3.2.1、钢结构安装图(一),体钢结构安装方案 锅炉本体钢架包括立柱、横梁、水平支撑、垂直支撑、炉顶钢架、平台扶梯等部分,总重量2967.0@>3t,其中炉顶钢架重480t,平台自动扶梯重200t,共24列,沿炉深5排,编号:F-G-H-J-K,沿炉宽5列,编号:1-2-3-4-5,有炉宽方向F、H、J、K列5列,G列4列,其中F、G、H、J列分四层供货,顶立面为每层为:14007.1@>28607.1@>46007.1@>61500,K行列分两层提供,每层顶高为:18607.1@>36200 .
柱截面和相应的梁形成安装层。除立柱与立柱外,立柱与主梁与竖向支撑现场采用扭剪式高强度螺栓连接,其余梁与水平支撑现场焊接,立柱与基础通过通过立柱底板、地脚螺栓连接。根据钢架结构的特点,不结合地面,采用单件吊装方式。由炉前塔吊、炉后塔吊和M250履带吊同时吊装。每一层柱、主梁、竖向支撑安装合格后,方可安装下一层。在安装过程中,需要预先存储的设备和组件被预先定位。小梁、水平支架和平台自动扶梯按照钢架安装进度依次安装,方便施工,确保安全。 (7.5@>,顶梁安装图 炉顶钢架顶梁6根,F、J两根梁用高强螺栓与立柱连接,G、H一根梁为上部G梁自重75t,H梁自重102t,顶梁在四层钢架验收后才能吊装,F、J梁吊装到位后,用初拧扳手及时紧固连接螺栓。G、H梁在地面上组装,组装位置在锅炉右侧,平行于锅炉纵向中心线,左侧大梁朝向炉后,两塔吊装到位,炉后塔吊至大梁左侧,炉前塔吊至大梁右侧。具体载荷分布如下: 大梁安装好后,连接变压ous 梁及时,以确保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不影响大件受热面吊装的次梁和吊梁随受热面吊装进度安装。3.2.2、受热面安装方案( 一),省煤器1>省煤器由进口总管、蛇形管排、吊管、出口总管组成。
省煤器进口集箱Φ325×45mm,材质25MnG,重量约7吨。每个标题分 2 个部分提供。主省煤器Φ51×6mm,材质25MnG,单件2管绕三管圈,沿炉宽排列194件,单件重量0.434吨,卧式管排节距112.5mm,纵向节距:内圈102mm,其他105mm。省煤器的蛇形管与省煤器的进口集管用松套管连接。悬挂式省煤器为Φ60×9mm,材质为15CrMoG,每排2根管子,沿炉宽排列97排,管排间距225mm。每根吊管分上下5段供货。省煤器出口集管Φ245×32mm,材质25MnG,分为前后两块,重约4吨,每个集管分两段供货。所有省煤器的重量为145吨,蛇形排的省煤器通过吊管传递到屋顶横梁。 2> 考虑组合省煤器单件吊装,将蛇形管与地面下松管组合。省煤器的进出口集管在地面上组合成一个整体。 3> 将省煤器蛇形管排和一级过热器管排逐一安装,用250t履带吊将管排吊至炉顶左侧过热器开口位置。 10t电动葫芦抓管排,由电动葫芦吊至安装位置。省煤器吊管上部在水平烟道顶(后)和省煤器上联箱就位后,安装在单根松管内。吊管安装在该区域和一级过热器的小组合中。 (见一级过热器安装图)(7.5@>,汽包直径Φ2145×185mm,长度21600mm,起重量210吨,材质SA-299。
汽包安装标高54570mm,距F排钢架距离4025mm。汽包用 4 个 M85×4 吊杆悬挂在顶梁下。运输滚筒到达现场后,使用M250履带起重机(主臂工况臂长21.3m,转弯半径7.5m,额定起重量217.0@>5t)卸货卡车到汽包牵引线的滑道上,地面工作完成后,用一套32吨的五.五轮组将汽包拖到零米就座位置以下在 F 和 G 列之间。 2> 汽包吊装 吊装前应完成汽包的检查放行、内部装置的拆除、临时脚手架的搭设,汽包的4个M85 U型吊架临时固定在汽包上。汽包安装采用两组200吨十.十个滑轮组,由两台16吨绞车水平牵引,将汽包吊耳吊起到位。 2组200t皮带轮中心距为8400mm。汽包就位后,将动臂销轴磨损,对准后固定。 (三),大口径下降管1>下降管Φ508×45mm,材质25MnG,共4根,重量116吨。每根下降管分6段供货。 ▽5600mm到▽22700mm的下2根直管在地上用焊接接头组合,部件重量11.436t,其余部分不组合,散装。两侧下降管,从▽5600mm到▽25250mm 下2根直管与地面焊接接头组合,组件重量为10.145t。
其余的段落也没有合并,也是散装的。 3> 安装集中下降管的总成(共4根)在汽包吊起前应在就座位置下方0米处垂直暂存。中间2根落水管▽22700mm~▽31700mm和两侧落水管▽25250~▽34000mm在汽包吊起前临时悬吊在就位位置附近。汽包吊装到位、对位、固定后,其余部分从炉顶穿入到位。安装时,从上到下进行对焊。 (四),水冷壁1>构成水冷壁Φ60×6.5mm,材质20G,管距75mm,水冷壁管总重量610吨,水冷壁刚性梁重215吨,5节,两侧4节,回水6节,延长管2节,除2个回水上集管外履带吊油水分离器,其余部分2>组合式四边水冷壁小组合安装在地面上。(1),上、中、下段前水吊起,▽22487mm和▽15622mm的两排焊接接头在空中连接,▽39450mm和▽28700mm的地面组合有两排焊接接头,分为左、中3个组件左边组件有4个管排,中间和右边组件有6个管排。最大的组件长28603mm,宽8320mm,重31吨。中段(最小件22吨)为拱烧区(下)。地缝组合为左、中、右3片,左片2片管排履带吊油水分离器,中、右片3片管排。最大组件长7865mm,宽4500mm,重量11.6吨。下段在冷灰斗区采用单件吊装,不与地面结合。 (2),左(右)水上下段吊装,空中对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