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刚保空钱旭强钱亮亮
1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125
2 上海船舶装备智能焊接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 200125
摘要:科学合理的门式起重机总装方法是实现安装现场安全高效施工的重要前提。根据总装现场的码头条件、门式起重机参数、码头内场及吊装设备条件等因素,提出三种不同的吊装工艺。梁工艺。本文详细介绍了工艺方案实施过程中刚柔腿、主梁等构件现场安装的主要吊装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对小型门式起重机的吊装具有借鉴和推广意义。
关键词:门式起重机;总装;过程;方案
中国图书馆分类代码:TH213.5 文献识别代码:A 文号:1001-0785 (2018)05-0157-04
0 简介
门式起重机具有场地利用率高、作业范围大、适应性广等特点。它们广泛用于港口和货场。由于其起重能力大、起升高度高、可靠性好等优点,更成为船厂生产作业的重要起重设备。本文介绍的门式起重机起重能力为300 t,轨距为76 m,主梁离地高度为75 m,整机质量约为1 000 t。对门式起重机的探索意义重大,对指导门式起重机现场安装操作也具有重要意义。
门式起重机在制造过程中,通常先将主梁、刚腿、软腿、小车行走机构、上小车、下小车和维修起重机组装成部件,然后运到用户现场进行总装在几个主要部分。 一般用户的船厂所在的地方没有大型码头,所以大型浮吊无法进行装卸安装工作,也不具备整机上岸的条件,只能现场安装。考虑到现场安装的周期和成本,传统的吊装方式无法满足要求,只能使用大型陆地履带起重机(以下简称履带起重机)进行整机安装。论证了各种方案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经济性,选择了最优方案,细化了实施过程,实施成功。
1 技术方案演示
1.1 主梁中部用两台履带起重机吊装(方案1)
考虑到成本问题,大型履带起重机价格相对较高,因此选择了两台承载能力较小、起重高度较低的履带起重机。安装时,先将小车布置在总装位置的轨道上,并适当调整底座。距离、轨距和对角线等尺寸,并用工艺支架固定,然后用两台履带起重机翻转吊装刚腿(见图1),起吊架设后,刚腿安装到由履带起重机推车)在行走机构上安装法兰螺栓并用波浪风绳固定。刚腿吊起后,用履带将软腿吊起(见图2)),装在软腿车行走机构上,安装法兰螺栓吊车出租,用防风绳固定。柔性支腿吊起后,用两条履带吊在主梁中间,用支架将主梁吊起(见图3),将履带吊往复移动到主梁横梁安装在刚柔腿上,最后分别吊装上小车、下小车和维修吊。
1. 刚性腿 2. 履带式起重机
图 1 两台履带式起重机吊起刚性腿
1. 灵活的腿 2. 履带式起重机
图2 履带式起重机吊装柔性支腿
该方案的优点是吊装使用较小的履带吊,成本低,主梁吊装时履带吊在中间移动,占用空间小,对用户生产影响较小缺点是使用了两台起重机。履带起重机配合作业,同步性差,容易出现受力不均的问题,特别是主梁在高起吊高度移动时,由于重心高,两端悬臂长,主梁移动中间,会因冲击、风载等因素而产生晃动,履带吊臂根部受力较大,易损坏履带吊,安全系数大低,风险高。方案一的优缺点如表1所示。
图3 两台履带起重机在主梁中间吊起
1.2 采用两台履带起重机在主梁两端起吊(方案2)
本方案采用履带起重机,承载能力比较大,起升高度比较高。安装时,大车的行走机构与方案一相同,刚柔腿均由履带起重机翻转吊装,与大车相同。行走机构安装好后,还通过风风绳稳定,主梁由两端两台履带吊吊起(见图4),履带吊布置在外侧刚柔腿导轨,主梁吊点直接设置在主梁两端,履带起重机通过吊杆的转动直接吊起主梁安装在刚柔腿上动臂履带吊安装图解,最后分别吊起上小车、下小车和维修起重机。
该方案的优点是刚性支腿采用一台履带起重机,起吊稳定性高,操作方便;主梁采用两台履带起重机将主梁两端吊装到位,履带起重机无需移动,只需转动动臂即可。 ,且主梁吊装时无悬臂,整体吊装稳定性较好,安全系数高;有一些影响。方案2的优缺点如表2所示。
图4 两台履带起重机在主梁两端吊装
1.3 采用履带起重机吊起主梁(方案3)
本方案采用承载能力更大、起升高度更高的履带式起重机。安装时吊车,大车行走机构布置与方案一相同,刚柔腿均由履带起重机翻转吊装,与大车不同。行走机构安装好后,还用风风绳稳定,主梁由履带吊吊起(见图5),履带吊布置在主梁中间,主梁由托梁吊起,履带起重机通过臂架旋转,将主梁安装在刚柔腿上,最后分别吊起上小车、下小车和维修吊。
1. 大梁 2. 履带式起重机 3. 提升托梁
图5履带起重机吊起主梁
该方案的优点是600t大型履带起重机分别吊装刚、柔腿和主梁,成本相对较低。同步问题,吊装风险低;缺点是主梁悬臂状态仍然存在,在风荷载的情况下履带吊安装图解,履带起重机的臂架根部仍会产生一定的应力。
综上所述,方案一虽然成本低,但风险较高,建设难度大;方案2安全系数高,操作方便,但成本较高;方案3成本较低,占用空间小,安全系数虽然不是最高,但通过适当的保障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风险系数。经过研究比较,最终选择方案3进行总装。具体优缺点见表3。
2 流程实现
2.1 推车行走机构布局
大车行走机构由平板车运至现场后,由汽车起重机分别吊装至大车轨道,调整基距、轨距、对角线,然后由工艺支架固定。
2.2个吊装刚柔腿
1)布置刚柔腿底转动铰链工装
由于刚柔腿使用履带吊翻身,为了减少履带臂的冲击,更好地保证吊装的稳定性,将刚柔腿的下部放置在平板上, 刚性梁布置在平台上。并在刚性梁与刚柔腿下端连接法兰之间增加铰轴支撑。铰轴上支撑与法兰用螺栓连接,下支撑与刚性梁焊接。座耳板采用开口形式,保证刚柔腿在竖起后能顺利与平板分离。另外,为了防止刚柔腿在通过重心临界点时发生晃动,减少冲击力,在铰链轴支座旁边设置了刚性垫。
2)刚柔并济的腿翻身
在吊装过程中,履带臂的角度保持不变,只需提起吊钩,刚柔腿底部平板车随着转向角度的变化向前移动,直到刚柔腿处于直立状态状态,拆下铰轴上、下支架,拆下铰轴上支架(见图8)。
3)刚柔腿与小车行走机构相连
刚柔腿通过履带臂的旋转安装到大车上
在行走机构上安装法兰连接螺栓,并用50%的扭矩拧紧。
4)接上风和风绳固定
用风绳和风绳将刚柔腿与地面锚点连接起来。调整好刚腿的受力和角度后,卸去履带钩头承受力。卸货后拆下吊装索具,装上刚柔腿。完成。
2.3 提升主梁
1)托梁布置
吊装托梁按工艺方案位置布置在主梁底部,托梁受力吊点在左右主梁中间。克服吊装过程中托梁的横向张力。
2)吊起主梁
主梁由履带起重机的单钩吊起。起吊前,在主梁两端布置两根牵引绳,控制起吊过程中主梁的晃动幅度。灵活的腿固定在适当的位置。
2.4 起重小车和维修起重机
用履带起重机分别吊起上小车、下小车和维修起重机,安装在主梁上。
3 实施结果
采用第三道吊装工艺,现场成功完成了门式起重机刚柔腿回转和主梁吊装。综合考虑技术、安全、后勤保障等多方面的考虑,设计了刚柔腿转动铰轴。工装、主梁吊装托梁等工装确保吊装过程的安全可靠。这证明了吊装工艺方案不仅降低了施工成本,而且有效缩短了现场组装周期,节省了工地占地。
4 结论
目前,总装工艺方案已顺利完成多个项目的实际吊装作业,真正验证了工艺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也得到了用户的好评。使用履带式起重机进行门式起重机的总装,既保证了安装周期,又节省了成本。该技术为门式起重机的现场安装开辟了新思路。参考意义和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