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从东方来,丝路花正开。“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是吊车网的五年多来,中铁十五局响应号召,紧跟步伐,在“走出去”是吊车网的路上,贡献着自己是吊车网的经验和智慧,并取得了一些成绩。
企业“走出去”的征程上,需要每一名走出去的员工肩负起发展重任,用“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勇气和魄力率先试水,总结经验。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我们与大家分享在 “走出去”路上十五局人的故事。
今天的故事来自于三公司坦桑尼亚50km项目经理——陈建。
序章
在国内的项目磨练我的能力和意志
▲基戈马省长拿起给项目部给同学们捐赠的作业本与陈建互致问候
我叫陈建,现任三公司坦桑尼亚50KM项目经理。自2005年毕业以来,我一直奋战在艰苦的施工一线。先后参加过青岛项目、大亚湾试验站工程、蒙古乌兰巴托项目和坦桑50KM升级改造项目等共计八个施工项目,一干就是十几年。
青岛项目是我奋战的起点。初生牛犊不怕虎,我选择高难度的桥梁技术工作。在那里,从象牙塔到现实中,我完成了人生中的许多第一次:第一次一口气爬完几十米高的墩柱,汗流浃背夹杂着不听使唤发抖的双腿,让我初感工作的艰辛,生活的不易;第一次跟着师傅白天黑夜连轴转,脑力体力双开挂,感受自己一天天的成长;第一次能够把图纸中的数据跟现场的施工联系起来,独立完成所有工作,心中窃喜的同时又有一种成就感。
一年的现场施工管理实践后,我于2007年下半年开始,先后在浦南高速公路、大亚湾实验站土建配套工程、兰渝铁路、原王铁路等项目担任技术主管、工程部长。施工中抓技术、抓生产、抓进度,在摸爬滚打中,磨练了意志、增长了知识、积累了经验。
2
缘起
试水蒙古,关关难过关关过
▲蒙古乌兰巴托市
2013年,为积极响应公司大力发展海外事业的号召,我毅然决然地加入了蒙古乌兰巴托项目,并担任了工程部长一职。首次接触海外项目,全新的工作环境,使我面临巨大的挑战。语言关、技术关、生活关,每一关都考验着我,每一关也都躲不掉。唯有学习学习再学习,适应适应再适应,才能尽快进入工作状态,尽快为企业创造效益。
一年的时间,我实现了从哑巴英语到基本听说无碍,从对国际施工标准的生疏到熟练掌握,过关斩将,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也战胜了自我。
3
征战
迈向非洲,内外交困中迎难而上
▲陈建与妻儿
2014年,我选择了更为遥远的非洲作为新的战场。那年,我已步入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父母年迈、岳母病重、还有儿子需要照看,所有担子都落在妻子的身上,我深表惭愧。她既要照看病重的母亲、接送孩子上学辅导功课,还要照顾我年迈的父母。可是为了我的事业,为了我们的家庭,她默默的付出、无私的奉献,给了我征战四方的勇气和决心。
好男儿志在四方,三十出头更是奋斗的年纪,是想要成就事业的年纪。随着海外市场不断扩大,公司急需优秀人才贡献力量,我不能退缩,时刻准备着上战场。因此,我丢掉了那些忐忑,放下儿女情长,满怀希望的踏上了征途。
果然不出所料,项目偏远、人烟稀少。破落的房屋三三两两的歪在土路两边,孩子们甚至没有一件完整的衣衫,这是我眼中真实的非洲,贫穷真实存在。
除了物质匮乏、交通落后,每年雨季过后,我所在的项目更是疟疾和风寒的高发期。这五年来,项目所有职工都不同程度的感染过疟疾、风寒等疾病,我也没有例外。记得我第一次感染疟疾,高烧、全身无力、头痛欲裂,唯一的小镇卫生室都在几十公里外。卫生室十分简陋,设施更是陈旧。通过整整5天的输液治疗,症状才终于有所缓解,但很长一段时间都感觉到疲惫不堪、好不彻底。非洲肆虐的疟疾,不是听闻而是实感之后才知道不是耸人听闻。
如何在这样的环境条件和困难面前,顺利组织施工生产,成为我人生的另一课题。
4
激战
狭路亮剑初见成效
▲施工现场
▲零星配件采购地
2015年,坦桑尼亚50KM项目进度比较落后,两年工期时间已过一半,但预付款仅收到50%,产值完成率不足5%,业主及监理对项目进度表达了不满和担忧。我接下了项目经理的担子,和大家致力于解决项目所遇到的困难,改善企业在业主及监理心中的形象,维护公司在坦桑的荣誉。
要改变项目进度缓慢的现状,关键就是要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产值,实现项目资金的可持续流转。为此,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分解施工工序,优化施工工艺及设计图纸。通过项目分析,发现路基是影响项目进度的关键因素,重难点是路基施工需要大量机械设备,而当地物资极度匮乏,连工地使用的对讲机都要靠从国内购买,遑论其他。因此,只能在现有条件下想办法提高施工效率,经与项目的同志们一道认真研究施工工序,研读施工规范,并积极主动与监理沟通交流后。决定在满足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将原本每层15公分的三层土方回填设计改成一层25公分、另一层20公分的两层土方回填,将原本挖方段需挖至G3顶再进行G7、G15填筑施工改为挖方段落在地质能够满足G7要求的前提下,开挖至G7顶部进行碾压然后直接施工G15的施工方案,使得施工速度提升15%左右,同时节约成本5%左右。
坦桑尼亚50公里项目路基施工
坦桑尼亚50公里项目级配碎石摊铺
同时,面对项目机械设备严重紧缺的现状,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决定集中资源主攻结构物(单价高,所需设备少),并且发现结构物对工期影响甚微,因此指派专人进行施工图设计优化,此项为项目额外创收500余万元。
二是按月进行成本分析和责任考核,严格编制成本分析报告。严格按照“法人管项目”的要求,每月都要召开成本分析会进行成本分析和责任考核。把发现问题、查找不足作为经济活动分析的出发点。通过经济活动分析,及时发现项目内控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效整改,实现对人、材、物的全过程管理。通过分析,及时发现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其在优化管理、完善内控、降本增效中的作用,以提升项目成本管理水平。同时加大责任考核力度对优秀施工班组及时奖罚兑现,并严格要求其他班组参照学习,推广先进经验,提高了项目整体的施工能力。
▲带领当地劳务开展劳动竞赛并为坦籍班组颁奖
▲坦桑尼亚现任总统马古富力出席50KM项目奠基仪式
在项目同仁的齐心合力下,通过这一系列举措,项目在外界的整体形象有了很大的改变,综合收益率能够达到公司的要求,并以实际行动重新获得了业主的青睐,坦桑国家工程部部长来现场视察时给予了高度评价。业主也主动将更多的13KM路基施工交由我项目部来完成。
业主追加13公里项目合同
5
再续
壮大海外事业 我辈定当奋力
时至今日,我企业已在坦桑市场站稳脚跟,项目实现了由1到7的转变,并实现了多领域综合发展。在坦桑赢得了殊多荣誉和良好的口碑,这都是新一代铁建人不懈努力奋斗的结果。在这里,我衷心的感谢这个时代、感谢企业为我们这些技术人提供施展拳脚的平台,给予我们足够的包容与信任。身处海外,心系祖国,铁建旗帜永远在我心飘扬,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会继续努力带领项目团队,打造好坦桑“桥头堡”,积极践行股份公司“海外优先”战略,恪尽职守、精益求精,坚持在坦桑尼亚市场“扎下去、融进去”,不断壮大海外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