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随我国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单机容量不断增大,海上风电建设持续向深远海迈进,海上风电施工难度也随之增加,如何克服复杂多变的深远海气象条件,安全高效地推进施工进程,已成为制约海上风电行业发展的痛点难点。

“乌东德”号针对广东、福建等深远海海域特点定制,能够应对长涌浪频繁的海况特征,同时采用“运输+起重”一体化模式,单船便可完成港口装载、海上运输、起重及打桩等主要作业内容,可有效解决在海况较差情况下,传统“施工船+运输船”的船组配合作业困难的难题,将传统施工条件下100-150天左右的年平均作业窗口期延长约50天,在保障施工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实现降本增效,为促进我国海上风电平价上网再添新助力。

“乌东德”号长182米、宽46米,甲板面积达到6200平方米,相当于14个篮球场,最大起重量可达3000吨,具备对单机容量10兆瓦及以上大型海上风电机组进行多种形式基础施工的能力。
该船投运后将成为国内同类级施工船中甲板装载能力最强(1万吨以上)、甲板面积最大(6200平方米)的船型。每次出海作业可携带4套2000吨的风机基础。该船采用起重机单舷侧布置设计,最大起重量可达3000吨,具备单机容量10兆瓦以上海上风电机组多种形式基础施工能力。单船便可完成港口装载、海上运输、起重及打桩等主要作业内容,大幅提升基础施工效率,降低工程建设成本。
“白鹤滩”号主船体成型 本文摄影:魏大伟 张莱华
“乌东德”号的投运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在深远海进行大型海上风电机组运输及施工能力,为后续集中连片规模化开发深远海风电项目提供有力支撑。
当天 ,在现场举行了三峡海上风电施工船机开放日暨“我是党员我先行”党员论坛。

船舶海工是南通的城市名片和产业地标,也是该市五大重点产业集群之一,目前南通市拥有规模以上企业322家,具备各类主流运输船、工程船的生产制造能力,形成了覆盖海洋油气、海上风电等领域的海工装备优势产业链,去年造船完工量占江苏16.7%、全国7%,海工装备产业规模位列江苏第一、占全国1/4左右。招商局重工自落户南通以来,成功开发出重型起重平台、LNG液化船、极地探险邮轮等一系列代表行业最高水平的国际国内首制产品。
另据三峡小微公众号介绍,三峡集团另一艘海上风电安装船——“白鹤滩”号2000吨海上风电安装船在上半年也已完成主船体成型,“白鹤滩”号长126米、宽50米、型深10米,是国内首艘2000吨级的第四代海上风电安装平台,可用于单机容量12MW左右海上风电机组安装。

“白鹤滩”号主船体成型 本文摄影:魏大伟 张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