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22号线全长30.8公里,均为地下线,共设车站8座,其中换乘站4座,线路定位为市域快线,时速160公里。首通段全长18.2公里,自北向南设有陈头岗、广州南站、市广路、番禺广场4座车站。其中,广州南站、番禺广场站与既有线路换乘。
轨道公司承建土建施工五工区、广州南站工区,一站一区间,即广州南站、广州南站—市广路站盾构区间。六公司承建首通段正线及陈头岗停车场铺轨工程。
广州南站位于高铁广州南站东广场南侧,明挖车站为地下4层15米宽岛式站台车站,长452米,宽25米,基坑开挖深度34米。施工过程中,为解决超大深基坑出渣难题,项目部采用长臂挖机+抓斗相结合的运输方式,将42万立方土和岩石顺利运出。在主体结构侧墙施工中,项目部采用单侧4.5高整体钢模板混凝土浇筑,能有效保证车站侧墙构件不变形、棱角完整。具有一次性投入量小,可重复使用,安拆简便,绿色环保等优势。
广州南站至市广路站盾构区间总长6.6千米,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地质复杂,建筑群密集。项目工期紧,任务重,为确保工期,项目部投入4台盾构机同步掘进,创造了单月掘进807环的最好成绩。
盾构机在掘进中要穿越1200米长的密集建筑群、超高压燃气管道、广明高速祈福隧道等重点建筑物。为此,项目部制定了完善的施工技术方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大鹏高压燃气管线钢管直径610毫米,运营压力8.6~8.8Mpa,为超高压燃气管线。燃气管线埋深约3米,隧道与燃气管道最小竖向净距12米,为降低盾构机掘进对超高压燃气管道的影响,项目部创新采用“深层监测点”,将监测点放在盾构机掌子面上方的岩层中,通过深孔监测第一时间掌握地层变化,及时有效采取应对措施。同时项目建立井上井下联动机制,保障了盾构机安全穿越。
首通段正线及陈头岗停车场铺轨长度50千米,道岔37组。建设者克服了战线长、工期紧、专业交叉作业多、施工空间狭小等困难。他们凝心聚力,不断优化施工组织,以最优的资源配置,高效组织施工。
在轨道辅设过程中,比肩高铁施工标准,轨道精度控制在1毫米,TQI评测结果均值3.3,远高于4~9的验收标准。应用了国内最先进的高铁CPⅢ轨道控制网精测技术,选用新型轮胎式铺轨机组,单工作面日铺轨进度最高120米 ,全线最高日铺轨进度达到400米,同时采用“轨行区调度管理系统”等多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根据规划,未来22号线还将与芳村至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城际项目联通运营,将串联广州火车站、广州白云站、广州南站等铁路枢纽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3座航站楼,实现枢纽间互联互通;实现空港经济区、白云城市中心等与广州主城区的快速联系;实现广州市中心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30分钟、南沙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45分钟通达。
素材:崔吉顺 刘飞 刘锦睿 编辑:黄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