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交一航局五公司|1个月突破100米!北甸村这10个村民在咱们的工地上转型成功~

2021-12-17 10:01:28浏览:540 来源:中交一航局五公司   
核心摘要:1个月突破100米!北甸村这10个村民在咱们的工地上转型成功~

“蜂班长,赶紧找几个人把这些慰问品搬进去!”

随着一辆蓝色的皮卡车停在北甸班组门口,公司宾川河道治理项目部副经理夏可强一边大声朝屋里喊人,一边打开了车斗,露出了大米、牛奶、鸡蛋、猪肉,外加两箱王老吉。


北甸班组带班班长蜂国文从屋里走出来,看到这一幕一时愣住了:“夏经理,这不年不节的,咋还给我们送慰问品啊?”夏可强笑着说:“你们刚来一个月,就实现了自主施工突破100米,这是奖励你们的。”蜂国文听说是奖励,脸上的笑容一下子更浓了:“项目部已经对我们很照顾了,是我们应该干的活,还给奖品。”

眼前这让人喜悦的场景,在1个月前,可是不敢想像的。

一个月前,作为一航局的帮扶对象,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北甸村的10个村民正式成为项目部的务工人员。

对于刚刚走出家门的他们来说,工地,是个很陌生的地方。而对于项目部副总工张浩然来说,要如何把这些连工地都没见过的人变成合格的施工人员,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项目部分派给他们的施工任务是进行格宾石笼施工,就是一种将机编网做成网箱,然后向网箱里码放块石,直至码放至设计结构尺寸,然后将网箱封闭之后形成挡墙的工艺。

“这个工艺的难度不算太大,但对于连见都没见过的人来说,要想控制好尺寸,还是需要一些技术和经验的。”张浩然在心里琢磨着,他还是有压力的。

为了让他们尽快进入角色,项目部首先对他们进行了细致的安全教育培训、技术交底,并按照施工需要把他们10人分为一个班组。为了让他们能尽快掌握施工方法,项目部派与他们熟识的、工艺也成熟的老乡先带着他们学习三天,从最基本的搬石头开始。

可真一上手,困难就来了。

绑扎工绑扎不够牢固紧密,绑扎距离也控制不好,效率很慢;网箱的平整度要控制在5厘米,可工人们码放出来的石头,总有凸起来的,在验收的时候总是不合格。为了让他们尽快掌握,项目部每天都派人进行专门指导。

张浩然和同事们在日常巡查的时候,会耐心地向工人们传授小窍门:“要先把石笼在岸上绑扎完成,然后放到河里,在岸上量好每个格子的距离进行绑扎,绑扎完成后再放到河道里,码放块石”、“石笼四周块石要保证大,且面要平整,石笼内部要使用小块石填缝,保证石笼的孔隙率,顶部填缝的块石还不得小于网孔的孔径……”

经过技术人员的指导,十几天后,验收的合格率开始攀升。

和这些掌握了“硬功夫”的工人们相比,班长蜂国文的收获更大。

原来,从工人们自己施工第一天起,技术员赵洋就开始教蜂国文使用奥维地图、CAD快速看图。

刚开始,蜂国文觉得不用学,“以前干活也不需要学习软件啊!”直到赵洋告诉他,使用奥维地图,在手机上就能看到桩号,不用再总找项目部的测量员进行现场放线盯着,减少了他们干到哪里却不知道位置的麻烦,他才开始认真学起来。又教他学会CAD快速看图之后,蜂国文发现再也不用拿着纸质版的图纸,在现场来回翻看查找了,节省了很多时间。通过奥维地图和CAD快速看图相结合,使他明白和掌握了施工中哪些断面会发生变化,施工到哪个桩号,需要看哪个桩号的图纸。这是他之前没有想到的:“施工,原来可以这么方便。”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掌握了“硬功夫”和“软本事”的北甸班组,干活的质量和速度都在稳步上升,终于在12月12日那天,实现了自主施工突破100米的关键点。

“这是我待过的最好的地方了,大家伙儿现在也越来越有信心!”蜂国文一边搬东西,一边忍不住表达谢意,北甸班组门口,着实热闹了半天……

素材|云南宾川河道治理项目部

供稿|李冬梅

编辑|李冬梅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
下一篇:

三峡170MW风电项目机组及塔筒采购招标

上一篇:

中交一航局五公司|一航局领导到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北甸村调研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