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高烧尚未退去,截至2009年12月30日收盘,创业板的整体市盈率仍高达105.3倍,这样的高烧在A股市场上似曾相识——2007年12月26日,金风科技(002202)新股首日的收盘价刷新了A股市场上新股开盘价的最高记录,而且目前还没有上市公司可以突破其记录,这使得号称价值投资的机构投资者,也不惜飞蛾扑火。俱往矣,今天的金风科技,即使仍是最火热的低碳经济概念的龙头二手吊车,其股价复权后也仅有上市首日最高价的一半。虽然金风科技仍站在概念股的前沿,但是金风科技已经不复当年勇。
新能源龙头股却跑输大市
截至2009年12月30日,新能源板块指数一年以来的涨幅高达111.96%,但是复权后,金风科技的区间涨幅仅有57%,远远跑输大市。当年的第一妖股,至今已经妖性尽失。截至12月30日,金风科技收盘报28.37元,如此计算,其总市值为397.18亿元,复权价接近80元,而金风科技2007年12月26日上市首日,其股价一度高达160元,上市首日收盘价仍高达131元。“金风科技上市的时候,正是新能源概念股最受市场追捧的时候金风科技股票行情 百度,这家公司各方面的情况都很有吸引力。” 某基金公司研究员告诉记者,“2007年金风科技是投资人的‘完美情人’:市场容量巨大的新兴产业,龙头公司,超高的增长速度。但时隔两年多,公司的基本面情况已发生根本性变化:业绩增速开始趋缓,‘大小非’解禁压力很大,行业竞争剧烈,泡沫破灭也正常。”
上市首日高价里隐含泡沫
2007年12月26日,金风科技首日开盘即沖高到138元,其百元以上的开盘价,刷新了A股的历史纪录。但是受制于当时的发行制度,金风科技的发行价仅为36元,发行市盈率不足30倍。让金风科技能够乘风而上的还有当时失控的油价,从2007年11月开始,国际原油价格已经突破了每桶90美元。在高油价的环境下,新能源获得了政策的大力支持。根据《可再生能源长期发展规划》,我国力争到2010年使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到能源消费总量的10%。2008年1月,金风科技公布的2007年年报显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2.77%;营业利润同比增长92.36%;净利润同比增长98.61%;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96.98%,每股收益达1.27元。金风科技在上市首日开盘即爆出了138元的天价,较其发行价36元上涨283%。到当天收盘,金风科技按照2007年业绩计算的市盈率高达103倍。其疯狂程度,比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也毫不逊色。
业绩虽不错仍难逃泡沫破灭
至今金风科技虽然依然可以视为低碳经济概念的龙头,但是股价走势已经大为逊色。截至12月30日金风科技报收于28.37元,复权后不足80元,金风科技预计2009年全年的每股收益为0.85元-0.98元,据此计算,其动态市盈率最高不超过34倍吊车,金风科技当年百倍市盈率的牛劲已经不复存在。金风科技在2008年仍算成绩斐然,金风科技2008年年报显示,2008年完成营业收入65亿元,同比增长108%,从该项数据看,金风科技实现了连续第九年的业绩翻番,但是其2008年实现的净利润为10亿元,同比增幅已经降低到了63%;每股收益0.91元,同比仅增长30%。中金公司的研究员陈华认为,公司预计全年利润增速对应的每股收益为0.85-0.98元金风科技股票行情 百度,低于市场1.02元的一致预期。增速放缓的同时,发起人股东的“背叛”更加加剧了金风科技的股价压力。从2009年上半年,坊间就开始传言有金风科技限售股开始曲线转让。
“朝阳”产业如今产能过剩
在金风科技上市的2007年,风电行业是朝阳行业,但是到了2009年,风电行业已经成为需要调控产能的对象。2009年9月26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该通知中具体提及了风电设备与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和多晶硅六大行业的产能过剩状况。2009年12月23日,央行公布了一行三会《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服务支持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和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对不符合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和国家已经明确为产能过剩的行业,禁止通过股票或增资扩股等方式融资。”对于已经上市的金风科技而言,真正的影响则在于竞争的加剧。海通证券(600837)的研究报告认为,“2010年,国内风机制造厂商有效产能将达到近1300万千瓦,位于前三甲的金风、东汽和华锐即达1000万千瓦左右,加上国外厂商在中国境内的有效产能550万千瓦,合计有效产能将达1800万千瓦以上,超过预测1250万千瓦装机需求近50%,国内风电整机产能将供过于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