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上风电】
国家电投白城发电公司实现“热电解耦”开辟清洁能源供热新模式
吉电股份白城发电公司清洁供暖项目,是国家首批火电灵活性改造试点项目之一,于2017年1月12日正式投入生产运行。经过一个采暖期的风火替代检验,实现了“热电解耦”,为北方严寒地区冬季供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选择,开辟了清洁能源供热新模式。
国家能源局先后在2015年、2016年发布《关于做好2015年度风电并网消纳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三北”地区可再生能源消纳工作的通知》,力促“三北”地区积极推广应用风电供暖技术。该公司地处“三北”地区的吉林省西北部,风电资源可观,但是风电“扎堆”也同样带来大量的弃风“困扰”。为了解决北方严寒地区冬季供热问题风电塔筒涂料,开辟风电清洁供热新模式,吉林省能源局和白城发电公司总结几年来开展风电清洁供暖的试点经验,提出了热电联产与风电清洁供暖一体化方案,将原在市中心从配电网供电的电制暖锅炉移植到厂内,降低了热电联产机组的上网功率,取得了良好效果,为全面推动热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实现了热电解耦,促进了可再生能源消纳。经过实践验证,风电清洁供暖一体化灵活性改造是解决“三北”地区风电消纳和民生供暖的有效途径。
白城发电公司处于风电站密集地区,具备风电清洁供暖的环境条件。该公司清洁供暖项目建设规模50兆瓦,建设三台16.7兆瓦高电压电极式电锅炉,位于该公司热网首站与输煤综合楼之间。项目采用10千伏单母线分段接线,电源取自两台发电机出口封闭母线,电锅炉热网供回水系统直接与热网循环水系统相连,并向市区提供热源。三台高电压直热式锅炉供热量每小时为183.6吉焦,最大采暖面积达85万平方米,单个供暖期供热小时数为4008小时(176天每天24小时),供热量约73万吉焦、耗电量2.17亿千瓦时。通过风火替代每年将节约标煤7万吨,实现烟尘减排55吨,二氧化硫减排909吨,氮氧化物减排606吨,环保意义重大。
电锅炉蒸汽参数与机组抽汽供热参数一致,以一定电导率的水作为介质,利用水的高热阻特性,直接将电能转换成热能,热量通过循环泵传递给用热设备,能量转换近于“零”损失,通过换热器接入热网循环水系统,实现机组抽汽与电锅炉一体化运行对外供热。电锅炉供热系统与原供热首站共同承担白城市现有城区的部分热用户供热的要求,采用与原热网首站循环水泵房联合运行方式。电锅炉在采暖季运行,运行方式根据电网负荷进行灵活调峰,通过降低热电联产机组的上网功率,为风电机组腾出负荷空间,实现了风火替代。在开展风火替代的同时,该项目积极参与深度调峰,为促进吉林省内新能源就地消纳做出了一定贡献。截止3月18日,电锅炉累计风火替代电量2364万千瓦时,利用小时数达473小时,实现供热量8.08万吉焦,烟尘减排6吨,二氧化硫减排96吨,氮氧化物减排64吨。预计在后续运行中将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白城电锅炉项目作为国内首家火电灵活性改造试点的示范性项目,以整个热网主管路系统做为蓄热罐实现了“储能”,给北方严寒地区冬季供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选择,开辟了清洁能源供热新模式,同时,降低了热电企业主机供热负荷“瓶颈”的束缚,可参与深度调峰,实现热电解耦,为缓解吉林省电热矛盾、消纳新能源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示范性作用风电塔筒涂料,意义深远。
该项目的投运作为国家火电灵活性改造项目范畴尚属首例,也为热电企业在引领国内清洁能源发展方向起到了示范作用,白城发电公司灵活性项目已与国际先进清洁能源项目同步,为加快能源技术创新,挖掘燃煤机组调峰潜力,提升我国火电运行灵活性,全面提高系统调峰和新能源消纳能力,起到了引领示范效应,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了价值。
龙源中能公司获得一项发明专利
近日,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龙源中能公司自主设计的“一种风机基础测温装置”被授予发明专利,这是公司今年以来取得的第4项发明专利。截至目前,公司已累计获得发明专利19项。
该专利涉及风电机组基础施工领域,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新型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方法,通过借助温度变化引起的电阻变化测量混凝土养护温度。针对风电工程施工特点,精心设计测温点布置、材料选材、安装固定等方式,并在多个风电项目工程开展试点应用,均取得良好效果。相较于传统测温方法,该专利显著提高了测温操作性和准确度,有效解决了风电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养护监控问题。
云南龙源支锅山风场实现安全生产1800天
截至5月4日,龙源云南公司支锅山风电场实现连续安全生产1800天。
支锅山风电场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针,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按期组织学习安全规程、事故通报、安全红线,开展安全大讨论等活动,让安全意识植根于每个人心中,有效增强职工安全生产意识;每月组织技能培训,坚持“外学内训”相结合,将设备厂家请进现场,根据设备常见故障,通过图纸讲解原理、现场拆装实物等方式开展培训,职工利用班后会学习巩固吊车,进一步提高职工运检技能水平,有效增强职工故障消缺能力;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反事故演习、救护培训,增强职工应急救险、自救互救能力;成立党员攻关队,找准党建、班建服务现场中心工作切入点,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攻关队承担各类“急、难、险、重”任务,全力营造创先争优氛围,助力风场更好地开展安全生产工作。
广西龙源4月份发电量同比增长24.55%
5月9日,据龙源电力4月份发电量公告显示,截至4月30日,龙源广西公司当月累计完成发电量2135万千瓦时,同比增长24.55%,完成月度发电计划的133.45%。
龙源广西公司坚持 “安全第一”“度电必争”理念,绷牢安全生产这根弦,盯紧抢发电量不放松,以“四重视”举措保安全、促生产。密切关注设备状况,积极与厂家沟通协调,发现缺陷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提高风电机组利用率;通过邀请厂家技术人员、外出学习职工讲课,组织风电场周考和月考,提升运检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提高维护消缺能力;充分借助春季大风期,跟踪风功率预测曲线,合理安排风电机组半年检、油样采集及技改工作,对设备进行全面“体检”,避免因设备欠维护或维护不到位影响发电量;利用春季安全大检查等时机,增加设备巡检次数,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深入开展安全风险分析,确保运行参数可控在控,保证设备在高负荷时安全运行,为抢发电量创造有利条件。
大唐河南清洁能源公司风机可利用率创新高
今年以来,大唐河南清洁能源有限公司不断强化安全生产,提升员工业务水平,通过日常细致巡检、认真分析运行数据,发现问题并合理安排检修工期,在最短时间内排除隐患,提前对自然灾害做好防范措施,防止多发性故障,全面提升风机可利用率。截至目前,该公司风机可利用率再创新高。
该公司风场运维人员在日常巡检和定检的过程中,通过“望、闻、问、切”对风机螺栓、齿轮箱、电机轴承及控制柜进行细致观察,第一时间发现异常并进行消缺,将故障扼杀在萌芽中,保证了风机设备时刻处于良好状态。同时,通过精心安排风电机组停机维护,利用小风时段进行检修工作,避免人为电量损失,坚持“小缺陷不过夜,大缺陷不过班”的原则,严格执行“两票三制”,真正做到“耐心、用心、细心”,确保设备始终处于可控、在控状态,为机组能发电、多发电做充分的保障。
该公司对风机的功率曲线进行统计与分析,有效掌握各型风机随季节变化的出力规律,并以此制定合理的定期维护工作时间表,减少风资源的浪费。另外,对风机各种故障深入的分析,制订措施及处理方案,减少排除故障所用时间,防止多发性故障的发生次数,最大限度提高设备完好率和可利用率。
同时,为迎接汛期的到来,避免洪涝灾害对生产造成影响,该公司结合各风场防汛日报,提前部署防汛工作,积极展开隐患排查工作,对防汛物资、下水道、房屋面、落水管、电缆沟等防汛重点部位进行全面检查,制订并落实防范措施,补充和完善防汛应急预案,定期组织生产人员进行防汛应急演练,提高运行人员处理应急问题能力,确保人员作业和设备运行安全。
大唐东平风电场荣获山东省优秀风电企业称号
近日,山东清洁能源公司东平风电场荣获“2016年山东省优秀风电企业”称号。
此奖项由山东省电力企业协会颁发,集中表彰一批为全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做出突出贡献的风电企业,全省共30家单位获奖。
据了解二手吊车,山东清洁能源公司及所属东平风电场始终贯彻落实国家能源局、山东省委省政府和集团公司各项工作要求,积极发展风力发电业务,不断规范企业管理,在山东省新能源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
东平风电场将以此为契机,认真总结经验,充分发扬优势,努力克服管理短板,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努力为企业效益提升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五凌电力托克逊和鄯善风电场发电量再创历史新高
4月,吐鲁番公司代维的托克逊风电场和鄯善风电场发电量再创历史新高。托克逊风电场4月份发电886万千瓦时,完成月度计划发电量的145.3%,突破历史最高发电量19万千瓦时,同比增长了2.2%。鄯善风电场一期4月份发电956万千瓦时,完成月度计划发电量的123.3%,突破历史最高发电量75万千瓦时,同比增长了8.55%;鄯善风电场二期4月份发电912万千瓦时,完成月度计划发电量的110.4%,创下投产以来的历史新高。
目前,吐鲁番结合托克逊风电场和鄯善风电场的实际情况,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尽可能地提高风机的可利用率,有条不紊地开展两个电场的安全、生产工作。
【海上风电】
海装风电与山东省莱州市政府签订海上风电合作协议
近日,中船海装莱州海上风电开发及莱州海洋装备产业园风机总装基地项目签约仪式在山东省莱州市举行。海装风电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孙建中,莱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由如林,海装风电董事会秘书、海装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陈德春,莱州市市直有关部门及经济开发区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双方就加强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孙建中董事长对莱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表示海装风电将立足于产业优势,在新能源开发和海洋装备制造等领域加强与莱州市的务实合作,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积极的贡献。由如林市长代表市委市政府热情欢迎中船重工在当地投资合作,并表示将予以全力支持。双方一致希望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优势产业与优势资源的良好结合,互惠共赢,共谋发展。
会上,双方签订了中船海装莱州海上风电开发及莱州海洋装备产业园基地项目建设协议。
海虹老人推出2款海上风电塔筒飞溅区专用涂料
丹麦海虹老人涂料(Hempel)日前推出了两款专门用于海上风电装置塔筒浪花飞溅区保护的最新涂料。
据公司介绍,与传统涂料不同,Hempadur Multistrength 35480和35482几乎不含溶剂。新产品通过采用更高含量的反应性稀释剂代替常规溶剂,以产生优异的交联性能,这是一种有助于涂层固化的化学反应,并且显著增强了涂层的耐腐蚀性能。
此外,新涂层还采用层层重叠的玻璃鳞片进一步提高其耐水性,并加强它们抵抗物理冲击的能力。超高固体分(99%)和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的特点,使其比常规涂料更具有环境友好特点,传统的溶剂型产品往往存在溶剂滞留于涂层内部的可能性,并可能导致外观不良、流挂、涂层失效等问题。
飞溅区域是海上建筑物(如风力发电机等)最易产生腐蚀的区域,它正好在水线以上,因此遭受大气和浸没腐蚀的双重冲击,此外还受到磨损和冲击等物理损伤,特别是在船舶停靠部位。
Hempadur Multistrength 35480和35482已经通过NORSOK M-501系统7A和7B预认证,此外还通过了ISO 20340:2009等多项测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