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8月4日讯记者费伟伟报道:受煤炭成本上升影响,今年上半年电力行业许多企业出现亏损,然而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却一举实现利润8314万元,并且各项主要生产指标均创历史最高水平。这得益于伊敏公司多年来坚持走循环经济、科学发展之路。
伊敏公司借鉴了国外煤电一体化发展的模式,改变传统的行业分割,实行煤电合一,统一经营。这一项目依托保有地质储量达50亿吨的煤田,首先建设年产500万吨的露天煤矿,同时建设由两台50万千瓦的燃煤机组组成的发电厂。露天煤矿不仅给电厂供煤中国华能伊敏发电厂,并且将开采中的疏干水输到电厂作为循环补给水,完全满足了电厂的用水需求,年节水达1300万吨,并且这些水在处理达标后再排放灌溉草原;电厂用煤则通过3.7公里的皮带走廊直接从露天矿送到电厂锅炉,省掉了铁路运输环节;燃煤发电后产生的灰渣,一部分作建材出售,其余均通过皮带返排回露天矿坑中国华能伊敏发电厂,其上覆盖腐植土恢复植被种树,既消除了建灰场和冲灰水对环境的污染,又增加了收入、造了地。这种煤、水、灰科学循环利用的方式,完全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煤、水、路、灰,是构成电厂生产成本的几大要素,伊敏公司煤是自产自供,水也是自我循环,路由短距离的皮带替代,灰则即产即返填矿坑,节省了建灰场的大笔开支,因此生产成本极大下降。今年上半年两台机组单位燃料成本仅42.03元/千千瓦时,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0%。经国家核准于今年3月动工的二期两台60万千瓦机组投产后,随着规模效益的扩大,各项成本还将进一步降低。
按照规划,华能伊敏公司将建成装机700万千瓦、煤矿年产3000万吨的具世界竞争力的一流煤电企业。华能伊敏公司总经理戴为充满信心地表示吊车出租,届时企业年实现经济效益可达40亿元以上。
发展循环经济目光要远(短评)
说来您可能不信,华能伊敏公司这样一个煤电一体化经营的好项目,直到今年上半年才第一次实现盈利。因为这一项目前期投入太大,既要建煤矿又要建电厂,建设周期很长。企业上马时贷款利息正高,好不容易电厂投产了,偏偏前些年电力市场又疲软。因此,即使几年前吊车出租,这样的煤电一体化项目还并不被人看好。
确实,在煤炭资源不那么紧张时,直接搞电厂项目不仅建设周期短,回报也来得快且高。买米下锅就成,何必又要耕地又要收割呢。然而,华能集团却认为,伊敏煤电一体化项目是一种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科学发展的先进模式,因此不计较项目一时之亏损,始终满腔热情地倾心培育扶持,历经风雨终于唤出彩虹———今年上半年实现了大幅盈利。
伊敏公司由亏损到盈利、由不被看好到前景一片光明的变迁,给我们以深刻启示:发展循环经济必须科学理性,目光长远。
《人民日报》 (2005年08月05日 第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