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辊压机设备问题描述
辊压机是根据料床粉磨原理设计而成,其主要特征是:高压、满速、满料、料床粉碎。辊压机由两个相向同步转动的挤压辊组成二手吊车,一个为固定辊,一个为活动辊。物料从两辊上方给入,被挤压辊连续带入辊间,受到高压作用后,变成密实的料饼从机下排出。因辊压机长期处在低速、重载、振动、粉尘等工况下运转作业,轴承及磨辊轴承位的损伤较为普遍,由此导致的意外停机造成了严重的成本浪费,给企业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辊压机构图
二、现场辊压机设备情况说明
该企业辊压机运行过程中,发现存在异响,设备高温跳停,轴承存在跑内圆的现象,无法保证设备的连续化运行。
设备拆卸后发现,轴承滚珠出现碎裂,轴承外圈内表面存在不同深度的凹坑。经测量轴承位直径磨损0.1-0.2mm,损伤较为轻微,分析设备出现异响及高温跳停的问题是由于轴承损坏导致。
三、辊压机设备问题分析
造成辊压机轴承位磨损的主要原因由以下几点:
1、压盘螺栓松动,造成预紧力不足。
2、辊压机密封失效,造成轴承载荷增大。
3.、设备冷却管路堵塞,造成设备高温预警。
4、轴承疲劳运行轴承预紧碟簧,造成轴承游隙偏大。
5、辊压机物料粒度的控制不力。
6、没有定期清除稳流仓物料,排除富集金属物,使设备频繁过载调停影响轴承寿命。
7、液压系统隐患辊缝长期偏差现象严重。
四、辊压机轴承位修复方案说明
在辊压机轴承位磨损的故障处理时吊车,常见的办法有补焊、热喷涂、电刷镀等工艺,除此之外大都只能报废更换。由于以上方法都受到拆装周期及运输成本的制约,大大增加了设备应用企业的修复成本。
采用高分子复合材料进行轴类问题修复方法能够实现了在线修复,该技术应用于辊压机轴承位磨损修复,没有补焊热应力影响,修复厚度也不受限制,大大延长设备部件的使用寿命,为企业节省大量的停机时间,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
五、辊压机现场修复工艺介绍
1、表面处理:去除前后轴肩表面、轴承位表面、轴承内圈表面污物和高点;去除所有螺栓孔和压盘通孔边缘的毛刺,使用砂带等工具将磨损部门打磨出金属原色。
2、以样板尺为基准,测量确定磨损量。
3、清洗表面:使用无水乙醇清洗轴承位表面和轴承内圈表面,轴承内圈表面涂刷803脱模剂。
4、涂抹材料:将调和均匀的金属修复材料直接涂抹修复表面,用刮板均匀涂抹。
5、快速安装轴承,整个安装紧固过程控制在时间控制在40分钟之内。
6、后期预紧:设备空载3小时紧固一次螺栓,载料后12小时、24小时各紧固一次。
六、辊压机轴承位磨损修复应用图片信息
七、高分子复合材料修复工艺的技术优势
1.轴承与轴配合尺寸的增加
金属与金属之间的配合从微观方面来看,两者之间越光滑配合的有效接触面就越大轴承预紧碟簧,接触面越大其受力越均匀,设备运行越稳定,而由于金属本身其特性,要达到极高的配合度难度很大。福世蓝在线修复工艺在利用样板尺确定同轴度,需将福世蓝高分子复合材料调和均匀后涂抹在修复部位,将轴承装配到位,福世蓝高分子材料挤压成型,轴承位与轴承内圈的有效配合面极高。
2.预紧距离及轴承游隙的控制
辊压机磨辊轴承位在原始设计时都留有预紧距离,装配之所以留有预紧距离是为保证轴承运行时的预紧力量,同时以便于后期检修维护时的预紧。福世蓝修复工艺进行修复时,可将预紧距离控制在一个指定范围内,保证后期维护。紧固螺栓时,随着预紧距离的不断缩小,轴承游隙也不断的变化,同样可将轴承游隙控制在指定数值。
八、复合材料技术结语
采用上述方法修复的辊压机轴承位,较传统修复工艺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易于实施等优势,经实践检验,修复后的轴承位能达到一个很长的使用寿命。通过后期的应用效果跟踪与传统工艺相比较后得出高分子复合材料可以很好的应用在辊压机轴承位修复上,为企业提供优异的设备维修维护手段、节省大量的停机时间,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