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建11月20日,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创新联盟2025年度大会在武汉成功举行,大会以“储能大时代,长时新蓝海”为主题,聚焦多元长时储能技术创新和新型储能价格机制建设两大焦点,探索新型储能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路径。本次会议在、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宁德时代、天合光能的共同指导下,由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创新联盟、
电规总院、西安交通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
(中心)、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新型储能分会联合
承办。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李新生,
储能 联盟理事长吴云,湖北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熊江涛,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刘亚芳,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李一男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钮新强,中国工程院院士杨春和,
IEEE Fellow、浙江大学教授文福拴,
首席专家万明忠作主旨演讲。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国家储能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主任何雅玲出席会议。大会由
电规总院党委书记、总经理、储能联盟秘书长胡明主持。
李新生在致辞中表示,新型储能不仅是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环节,更是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领域。将始终秉持开放合作、协同创新的理念,依托联盟这一重要平台,联合多方力量,深化与各成员单位的
协同合作,加强与国内外 储能组织的交流对接,与各方携手,将联盟打造成为引领行业发展、促进合作共赢的重要载体,共同培育开放共享、协同共进的产业新生态。
吴云在致辞中表示,联盟持续围绕
“四个一批”工作主线,在标准引领、智库建设、活动策划、产业协同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扎实进展,他对新型储能未来发展提出四点倡议:一是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长时储能多元化发展;二是加快构建反映储能真实价值的价格与市场机制;三是推动数字化智能化与储能系统深度融合;四是深化区域协同与产业生态共建。
熊江涛在致辞中表示,
新型储能已成为湖北省支撑新能源发展的重要力量,为电力保供和绿色转型作出了积极贡献。未来将锚定
“有电可用、用电不贵、服务更优”目标,从三个方面
推动新型储能跨越发展:一是 突出创新驱动,共筑新型储能创新策源新高地;二是突出开放协同,共育产业升级新动能;三是突出改革赋能,共塑产业发展新生态。
在主旨演讲环节,钮新强
院士作了题为《新能源及新型储能典型案例分享》的主旨演讲,从新能源发展背景展开,分享
“抽水蓄能+新能源+水资源配置”多功能融合、300MW级压气储能人工硐室工程
等典型案例,利用储能从不同维度破解新能源消纳难题
, 提出建立协同高效的多层次新能源消纳调控体系,推动全产业链技术创新,为城市群、能源基地、电网枢纽和关键负荷中心提供可靠的能源支撑保障。
杨春和院士线上作了题为《深地储能机遇与挑战》的主旨演讲,围绕深地储能技术发展和应用,从深地储能的
定位意义、发展现状、趋势与挑战、我国研究基础与优势
等四个方面,介绍了深地储能的发展前景
和 重大战略需求,展示了国内外各类深地储能的建设成果,阐述了深地储能与清洁能源之间的转化利用关系,展望了深地储能的学科发展方向和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
高端对话环节由电规总院高级顾问、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谢秋野主持,国家电网一级顾问欧阳昌裕,国家电投经济技术研究
院执行董事何勇健,电规总院高级顾问、全国工程勘察 设计大师孙锐,中国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副总经理刘广华,上海电气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张洪斌
等5位行业专家,围绕“电与非电并举,新型储能助力新能源消纳”这一主题进行对话,共同探讨高比例新能源
接入系统后推进电与非电并举、电热氢相互转化多元化利用
,以及新型储能助力新能源消纳的实施路径、技术装备支撑等关键问题。
在成果发布环节,中能建
数科集团、氢能公司、储能科技(武汉)、 天合储能先进电力电子研究院分别就人工硐室成套技术、绿色氢氨醇系统解决方案、新一代电化学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构网型实践等成果进行发布。此外,大会还发布了由联盟与
电规总院联合编写的新型储能科普类专著《新型储能百问百答》。
会议同期举办长时储能技术发展和新型储能市场机制专题研讨会,来自高校、研究机构、行业组织、设计单位以及新型储能设备制造企业的
20余位专家,分享交流氢储能、压缩空气储能、压缩二氧化碳储能、液流电池储能等长时储能技术创新与实践;探讨适应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新型储能电力市场机制、价格机制
建设以及典型省份的市场模式。
会议采用线下+线上直播的形式召开,共有
来自100余家单位的300余位代表现场
参会。会议全程通过、电规总院、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新型储能联盟等
微信视频号和新华社云平台同步现场直播,
20多万人次收看了本次会议的直播实况。大会的召开,为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提供交流、合作与推介平台,为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编辑:张 烁校审:储信艳来源:科信部主要领导人员职务调整
倪真与松原市委书记陈强会谈
倾情巨献|《国之能脉》之《炽光铺西域》
签约,马来西亚绿氢项目!
客服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