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五局装配科技公司11月19日晚,成渝中线项目乐至制梁场的灯火划破夜色。伴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顺利入模、振捣到位,最后一孔24米预制箱梁完成浇筑,项目24米箱梁预制任务全部完成。这不仅是“大干100天,决胜总目标”攻坚行动的阶段性突破,更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成渝中线剩余箱梁预制+成达万联络线箱梁预制”双线并行攻坚期的新进程。
攻坚破局:智能赋能,百日冲刺创产能新高
自“大干100天,决胜总目标”冲锋号角吹响以来,成渝中线项目始终以“百日攻坚计划”为核心抓手,聚焦进度与产值双目标,攻克技术难题、优化施工方案、协调跨部门衔接、打通施工难点堵点,保障生产任务高效推进。在施工过程管控中,项目团队通过搭建“智能化装备+数字化管理”高效“生产矩阵”,推动箱梁预制效率与质量管控实现双重跃升。智能化设备的协同运作成为攻坚“利器”,利用钢筋吊装设备同轨运行、箱梁模板自动清理及喷涂机器人、预应力智能化一体设备等多种智能设备,结合定位网自动化加工技术及“蓄水+智能化喷淋”养护技术,实现了从钢筋加工到后期养护的全流程自动化作业,大幅度提升了生产效率与施工质量,有效保障了箱梁结构稳定性。数字化管理为产能提升再添动力,依托BIM数字管理平台,实现了“生产排产、材料管控、路径优化”全流程动态优化视化,为项目管理提供了科学、精准的决策依据。在这套“智能组合拳”支撑下,截至目前,预制作业单日最大产能突破4孔,单月最大产能突破87孔,累计完成制梁532孔,占总任务的83%。
安全筑基:全链管控,守住攻坚“生命线”
保证攻坚进度的同时,项目始终将安全管理作为不可逾越的“红线”,落实“事前预防、事中管控、事后复盘”的全链条安全体系,确保安全管控覆盖施工每一个环节。设备安全管控方面,项目定期对提运架等大型特种设备进行“全面体检”,重点核查同轨运行限位装置、制动系统等关键部件性能,确保设备参数符合安全标准;每月25日前后组织召开安全生产月度分析会,全面通报当月现场人员配置、设备运行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各班组班前安全讲话的频次与内容质量,精准研判潜在安全风险,明确各岗位风险防控要点,督促问题整改闭环,强化过程管控。隐患排查与应急管理同步发力,年度累计排查安全隐患272条,通过“排查-登记-整改-验收-销号”的系统性处置流程,实现100%整改销号,确保问题库动态清零;针对架桥机高空作业、火灾等潜在事故风险,常态化开展“双盲”应急逃生、高空坠落等专项应急演练,提升施工人员应急处置能力与协同配合水平,为高效施工筑牢坚实安全屏障。
质量护航:红色引领,“三查三带”树标杆
为将“源头控质”理念贯穿始终,项目以党建为引领,重构质量管控措施,创新推行“三查三带”工作法,让“精益求精”成为建设者的行动自觉。岗前查“双保障”,既核查设备运行参数、零部件完好度,也同步检查作业环境安全、防护措施到位情况,从源头杜绝隐患;岗中查“双规范”,紧盯操作流程是否符合标准、工序衔接是否顺畅高效,实时纠正不规范行为,确保施工过程“零偏差”;岗后查“双达标”,以外观检测、回弹法强度检测、支座空响敲击等措施,确保在库及已发运成品梁质量100%合格;同时召开质量复盘会,梳理问题、总结经验,实现“产品合格、管理闭环”;党员带头结对帮扶,对技能薄弱员工,通过“手把手教学、点对点指导”教学补齐能力短板;带头攻坚破难,施工生产的难点在哪里,党员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带头践行标准,通过经验分享、现场示范,带动全员对标先进。截至目前,工务段提前介入验收合格率达95%,项目严格落实“问题库随入随销”机制,确保问题不积压、整改不滞后,让“精益求精”成为项目建设的鲜明底色。
内容来源:常 佳、何 宁
图文编辑:公司党委工作部审核单位:公司党委工作部
客服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