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国能建】闪亮“十四五” | 中国能建:构建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新格局

2025-11-22 23:19:50浏览:168 来源:中国能建   
核心摘要:闪亮“十四五” | 中国能建:构建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新格局
中国能建中东沙漠腹地,光伏板如蓝色海洋,将炽热阳光转化为汩汩电能 ; 中亚黄沙戈壁,风电塔阵如银色哨兵,捕捉着呼啸的澎湃动能;东南亚千里沃野,储能系统精准调配电力,支撑城市和乡村的清洁用能;非洲热带草原,微电网点亮学校与医院,传递 “绿色”温暖......这一幕幕跨越山海的发展新图景,正是积极响应 “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的生动写照。 “十四五”以来,以科技创新为笔、以务实合作为墨,用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在全球 绘就了一幅幅绿色低碳、科技赋能、互利共赢的能源转型工笔画,为共建清洁美丽新世界贡献能建力量。绿色引领,推动全球能源转型 9月16日,来自奥地利、博茨瓦纳、克罗地亚等14个国家的主流媒体记者走进总部,参加2025“一带一路”中外媒体采访行暨品牌开放日活动。记者们参观了公司数字化展厅,聆听了中国能源绿色转型和国际ESG专题报告,并深入了解了高空风能、压气储能、一体化氢能等能源前沿科技创新成果。 活动结束后,记者们纷纷表示中国的绿色能源技术令人惊叹。意大利女记者梅琳 ·洛佩兹说:“中国不仅在加速推进现代化,而且正在重塑全球能源格局。这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故事,而是已经开始的关系到人类未来的叙事。中国不只是谈论绿色转型,它正在以真正引人注目的速度和实际行动推动绿色发展。” 2025“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现场 绿色是 “一带一路”的鲜明底色,更是企业锚定“双碳”目标、扬帆出海的战略内核。“十四五”以来,始终将企业发展战略深度融入国家全局部署,坚定不移地推进国际业务优先优质协同发展战略,以深化国际业务改革为突破口,主动服务全球能源转型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需求。 在全球设立 6大区域总部、27个次区域中心、265个分支机构,业务遍布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设国际项目610余个,形成了以亚洲、非洲、拉美为主,向欧美、中东、中东欧拓展的市场格局。 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1GW风电项目 秉持“规划先行、合作共赢”理念,发挥国家智库、顶层设计与规划咨询的高端优势, 为多个发展中国家提供系统性国家级电力规划咨询服务,以中国方案助力全球能源转型。 2023年,电规总院高质量完成的《乌兹别克斯坦2030年电力系统发展规划》被乌政府定位为国家级电力发展战略。2024年,在乌兹别克斯坦牵头组建了中亚清洁能源研究院。同一年, 受乌能源部邀请,与乌兹别克斯坦能源工程公司合资成立的丝路能源规划咨询公司成为我国海外首个能源规划研究机构。 从 “传统工程总承包商”到“全球化综合服务商”,“十四五”期间,国际签约、营收、利润年均增长14.0%、7.6%、8.3%,新能源业务签约年均增长44.9%、占比达到44.5% ,稳居中国企业“走出去”第一梯队。积极布局海外投资业务,境外投资额年均增长 26.8%,其中新能源投资占比24 %。巴基斯坦SK水电站创建海外协同开发作战模式,全力推动一批国际 “风光储”和数智化、融合化项目加快落地,其中新能源业务成为强力增长极,成功斩获中亚最大规模风电项目——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1GW风电、海外单体最大规模光伏项目——沙特阿尔舒巴赫2.6GW光伏、埃及最大光储一体化电站——本班1GW光储混合电站项目、摩洛哥最大电站——艾勒瓦达900兆瓦燃机等一批“大综新”项目,不断刷新海外工程建设纪录,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创新驱动,提升国际竞争实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十四五”期间,加大新技术自主研发,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同时高度重视产学研一体化融合创新,积极搭建跨区域、跨国别的创新平台,以创新驱动提升国际竞争力。 “十四五”期间设立东盟绿色发展研究中心 、中尼绿色能源研究中心、中亚清洁研究院、中东清洁研究院、中欧科技创新中心等 5家海外研发机构,全球化研发布局加速成型。通过与国际顶尖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整合全球创新资源,推动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为国际业务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中东清洁能源研究院揭牌成立 坚持 “以绿为底”,不断推动中外产学研合作成果落地。2023年,中电工程国际公司与西班牙EAG公司、西北院、长安大学组成联营体,合作进行中国-西班牙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专项“塔式太阳能定日镜结构风荷载脉动特性及其风致振动特性研究”项目。 “希望依托西班牙EAG公司、中欧科技创新中心平台资源以及在清洁能源领域先进的技术优势,主动对接西班牙能源转型需求,与西班牙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各方深度推进科技创新和研发合作。”西班牙科学、创新与大学部秘书长特雷莎说。 收购西班牙易安国际和盖 飒电力设计公司股权交割仪式 2025年7月31日,在沙特成立中东清洁能源研究院,计划将其打造成为技术创新的策源地、资源整合的强纽带、人才培育的孵化器,力争三年内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五年内建成一流的产学研联合研究中心。“在沙特‘2030愿景’下,可再生能源、储能、海淡、绿色建筑等领域蕴含巨大机遇。期待研究院发挥更大平台作用,吸引各方参与产学研生态系统建设和国际合作落地,”沙特电力公司研发创新事业部执行董事法赫德·法赫德·阿尔奥泰比表示。 作为全球海上风电工程技术领军企业,还连续多年在越南、菲律宾等国家牵头举办海上风电专业论坛,邀请国内外政府部委、金融机构、投资商、设计院、设备供应商、清洁能源商等专家学者共商行业技术标准对接、政策支持与全产业链合作。 共赢践责,助力全球发展实践 共赢是国际合作的不变追求。 “十四五”期间,在共建 “一带一路”迈向提质升级的新阶段,以开放姿态深化国际合作,为全球绿色低碳发展书写互利共赢的时代答卷。 与沙特 ACWA Power、阿尔朱美亚能源水务公司、法国电力公司等全球顶级投资企业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构建起“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绿色能源合作网络,在全球落地了一大批绿色标杆项目。“双方在诸多项目紧密合作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建立了深厚情谊。希望双方共同探寻在全球市场的更多合作机遇,创新业务合作模式,在中国、沙特和第三方国家,不断深化新能源、燃机、海水淡化等多领域务实合作,共同打造更多示范标杆项目。”ACWA Power董事长穆罕默德·阿布纳扬在会谈时说。 国际集团与西门子能源签订采购协议 在2025年第八届进博会上,所属企业与 日本日立能源、韩国晓星集团、新加坡港务集团等企业签署设备采购协议 ,金额达 18.28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八年来,与全球伙伴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共享发展机遇,在进博会上累计签约119.59亿美元。这不仅为公司引入优质设备与技术,更助推工程建设与项目管理能力升级。 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交通大学开展校招 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践行 ESG理念已成为企业成功开展国际业务的必要条件与重要基石。高度重视属地化发展,通过师徒结对、技术培训、来华参观等形式,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中外员工比例达1:4。同时,以实际行动彰显央企社会责任,从人才培育到应急救灾,全方位赋能当地发展。 鲁班工坊课堂在乌兹别克斯坦,面对当地青年高失业率、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且中企复合型人才紧缺的现状,系统推进 “中亚讲堂”,派遣300余名项目专家,依托筑梦丝路、鲁班工坊等平台开展培训,累计培训1300余人次,接收实习生100余人次,留用30余人。 布哈拉风电项目的本地员工阿萨多夫 ·米尔法伊兹在接受培训后,不仅专业技能提升,更积极融入中华文化,成为中乌友好的青年使者。他说,他特别欣赏《诗经》里的一句话“我心匪石,不可转也”,于是给自己起了个中文名字“黄磊”。“磊”由三个“石”字,希望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热情像岩石一样永远坚定不移,垒石成山,成为乌兹别克斯坦新一代青年人的代表。 在突发灾害面前,也同样展现责任担当。在 2023年土耳其7.8级地震中,设计、建设、运维的胡努特鲁燃煤电站在震中安全运行,为当地救援提供稳定电力保障,成为灾害中的坚强“能源后盾”。 潮涌千帆竞,乘风万里程。 “十五五”的号角已然吹响, 绿色发展的时代潮流奔涌向前。 将继续秉持创新、绿色、数智、融合发展理念,持续深化国际业务布局,加强科技创新与合作,积极践行 ESG发展理念,为共建绿色美好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能建智慧与力量。 转载请注明来源编辑:张   烁校审:储信艳来源:国际集团倪真出席中国-西班牙企业顾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并发言 倾情巨献|《国之能脉》之《光舞云之南》 河西走廊,又一百万机组投产! 中标4个,能源电力领域“十五五”规划!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网)
下一篇:

【中铁四局钢结构建筑公司】钢构·快讯|一周精彩看点,现在带您速览!(2025.11.9-2025.11.16)

上一篇:

【中国能建】我国首个采用冷却塔“华龙一号”核电站开建!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