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一公局二公司在衡水湖畔,一片承载着万千群众安居梦想的建设热土上,安置房项目正紧锣密鼓推进。这里,有一位平凡却不普通的建设者,他身着整洁工装,怀揣滚烫初心,以电工的专业、服务的热忱、担当的底色,在基层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坚守。他就是项目员工口中亲切的“强哥”——强力。
作为保障项目水电运维的基层技工,强力的工作贯穿项目办公区、生活区、施工区的每一个角落。水电安全是工程建设的“生命线”,更是员工生活的“定心丸”,这一点,强力始终铭记于心。从业多年来,他始终保持着用钢笔记录工作的习惯,工整隽秀的字迹里,密密麻麻记满了设备参数、巡检记录、维修台账,每一页都是对“零差错”工作标准的践行。
每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工地,强力的身影早已出现在配电房、水泵房。他手持工具,逐一排查线路隐患,小到一颗螺丝的紧固、一根线路的规整,大到配电系统的调试、大型机械的电路维护,都细致入微、毫不懈怠。“水电无小事,隐患藏不住”,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凭借“火眼金睛”般的细致和过硬的专业技能,他累计排查整改各类安全隐患百余处,负责的水电运维工作从未发生过安全事故,为项目高质量建设筑牢了坚实的安全屏障。
在同事眼中,“强哥”是随叫随到的“及时雨”,更是排忧解难的“全能手”。深夜里,员工小芦加班后发现电瓶车报警器故障,焦急之下拨通了强力的电话。放下电话,他拎起工具箱、揣上手电筒便匆匆赶来,借着微弱的光线逐一检查电路和零部件,半个多小时后便让电瓶车恢复正常。面对感激,他只是笑着说:“都是小事,以后有问题随时找我。”
寒冬时节,瓦工小李和工友们下班后来到洗浴房,却发现没有热水。刚从工地回来满身泥泞的小李找到强力,话语中满是急切。“你们天天加班砌基坑胎模,辛苦得很,洗个热水澡太重要了!”强力二话不说,转身取来工具包,一头扎进热水器检修工作中。测试排查、更换配件、调试运行,一个多小时的奋战后,温暖的热水重新流淌,工人们纷纷为他竖起大拇指,而他只是擦擦额头的汗水,憨憨一笑,又转身投入到后续的巡查中。
从同事的生活用品故障到项目公共设施维修,只要一句“强哥”,他总能第一时间响应。这种无私的服务精神,如同冬日暖阳,温暖着项目上的每一个人。
“细节见真章”,在强力的工具间和工作桌面,各类工具分类摆放、线路规整收纳、台账资料装订成册,整洁有序的环境背后,是他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这种作风不仅让他在日常工作和应急维修中能快速找到所需物品,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身边的同事,带动大家形成了规范有序的工作氛围。
在衡水安置房项目,像水电运维、路面养护这样的工作看似平凡,却关乎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和员工的日常生活。强力始终坚信,“岗位没有高低,责任不分大小”,他把每一项任务都当作使命来完成,把每一次服务都当作责任来践行。
民生工程,枝叶关情。衡水安置房项目承载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这样的民生工程,正是因为有无数像强力这样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一线员工,才能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他们没有耀眼的光环,却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他们没有惊天的业绩,却用点滴付出筑牢了民生保障的基石。
强力的故事,是千千万万基层建设者的缩影。他们以主人翁精神,用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作风投身项目建设,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他们的坚守与奉献,不仅为民生工程的圆满完成注入了强大动力,更彰显了新时代劳动者的责任与担当。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上,正是这样一群平凡而伟大的劳动者,用实干温暖人心,用坚守诠释担当,为提升群众福祉、促进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来 源 | 衡水安置房项目
供 稿 | 王银春、陈雪荣
编 辑 | 夏英育
推荐阅读在“最后一班岗”上写担当!他扎根施工一线书写“初心答卷”
让世界更畅通让城市更宜居让生活更美好长按二维码关注
客服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