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六局北京公司11月14日清晨8时,经过3个月连续奋战,公司承建的京雄高速二期上跨京广高铁转体桥现浇箱梁浇筑顺利完成。作为河北省首例上跨运营高速铁路双幅同步转体T构桥,这一关键控制性节点的突破,为京雄高速按期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建设再添新动力。
施工现场 转体桥全长234.1米,采用左右幅对称设计,施工中最具挑战性的是T构转体段施工,团队创新采用“铁路两侧平行搭设盘扣架+梁柱式组合支架体系
” ,先在铁路旁现浇预制2×75米转体段,再进行墩底转体,转体总重量达16500吨,左幅转体角度69°,右幅66°,剩余5米合龙段将在转体后通过支架现浇完成;引桥小箱梁则采用预制工艺,由架桥机精准架设。
京雄高速作为国家重点工程,通车节点要求明确,但施工过程中面临多重考验。高温雨季持续影响,大幅压缩有效作业时间;为追赶进度,桥墩、承台与箱梁施工多工序并行推进,导致作业面分散、管控点增多,安全防护风险与难度同步攀升;同时,集中的人材机资源需求和扩大的现场管理半径,也给质量精准管控带来不小挑战。
施工现场 面对难题,项目部精准施策破解困局。技术保障上,建立协同质量标准体系,分层级技术交底:编制《多工序交叉作业质量技术手册》,明确工序衔接控制点,实行“项目总工-技术骨干-班组-施工人员”三级交底,确保作业有明确技术依据。人员分工上,制定责任到人的网格化分工表,将各项任务逐一分解至具体岗位,避免职责交叉或遗漏,实现
“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责任可追溯
” ,确保临近高铁施工安全全程可控;施工组织上,编排详细内控工期计划,既保障关键节点按期兑现,又能对延误工期实时纠偏,实现资源配置高效优化;安全管理上,
全面开展工地现场安全隐患自查自纠,充分发挥网格化巡查作用,加强作业人员岗前和日常安全教育,确保现场施工安全顺利推进。
现场合影 截至目前,桥梁桩基、主墩承台及墩柱已全部施工完成;引桥承台及地系梁完成80%,墩柱及柱系梁施工推进至40%。下一步,项目部将集中力量推进转体施工和预制小箱梁架设,全力冲刺后续工程。
据悉,京雄高速二期建成后,将与一期工程形成
“双轮驱动” ,构建起北京与雄安新区之间的快速交通走廊,不仅将大幅提升区域通行效率,更将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交通保障,助力区域协同发展迈向新高度。
(企业内部信息自媒体请勿转载)
文字:韩雷影像:信文佳编辑:侯赛赛审核:罗敏斌素材来源:石家庄地区项目部
客服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