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一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8月6日至7日,水利部专家组到新疆G219线昭温公路二标项目调研。本次调研聚焦世界埋深最大的西天山特长隧道开挖方式、TBM选型、隧洞衬砌施工通道布置及施工组织、超前地质预报、不良地质段处理及风险防控措施等经验及实际应用情况。调研组由国家重点水电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袁文传带队,水利部及交通部等30多位专家参与。
实地探隧:了解西天山特长隧道建造情况
在G219天山数智展厅,通过三维模型与实景演示,专家组详细了解了隧道“五高(高地应力、高地温、高寒、高海拔、高地震烈度)、三长(单洞长、岩爆段长、独头通风长)、一多(不良地质类型多)、一新(三洞方案工艺新)、一深(最大埋深2365米)”的工程特点,以及“双主洞(钻爆法)+侧平导(TBM施工)”的国内首创三洞方案。在TBM模型前,调研人员了解了“温宿号”TBM的创新突破:整机长235米、重1800吨、直径8.83米,针对冰川覆盖、岩爆、涌水等极端工况专项升级,2024年7月始发以来,创下862.4米的世界单月进尺、45.3米的最佳单日进尺纪录,成为特长隧道高效掘进的“标杆样板”。
随后,专家组深入侧平导洞实地考察TBM施工工艺及设备运行情况,围绕TBM工作情况、特长隧道通风、洞内智慧交通、横通道开辟、新能源机械应用等内容进行交流研讨。一系列创新实践让专家们频频驻足,详细询问技术细节。
座谈深研:共话超级工程的创新路径
交流座谈会上,中交集团国内直营事业部执行总经理梁桁介绍道,G219昭温公路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交通枢纽重点工程之一,全长232.513公里,其中中交集团承建的全线控制性工程西天山特长隧道全长15.7公里,建成后将使伊宁至阿克苏的车程从1710公里缩短至450公里,填补300公里沿边通道空白,对南北疆经济融合与社会稳定意义深远。
会上,中交二公院、中交天和、中交一公局集团分别汇报了隧道设计创新、TBM设备研发、施工管理实践。专家组围绕西天山特长隧道工程设计方案、不良地质条件处置措施、大机配套及新能源装备使用情况、工程数字化等方面的内容展开深入研讨。
专家组充分肯定了西天山特长隧道“三洞方案”、不良地质处置、TBM智能掘进、新能源应用等成果,并表示,将汲取西天山特长隧道创新实践经验,助力交通与水利工程技术融合发展。
供稿 | 刘文华、韩梅责编 | 宋艳伟审核 | 曹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