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一局五公司近日全国各地持续高温公司重难点项目建设者
以昂扬奋斗的姿态“战高温”
一次次刷新工程进度跑出建设“加速度”成渝中线高铁 蜀安隧道
掘进过半
7月31日,由公司参建的成渝中线高铁全线控制性工程——蜀安隧道盾构掘进施工累计达
5190米,标志着国内掘进距离最长、直径最大的土压平衡盾构隧道
掘进过半,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
盾构井标准化作业成渝中线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蜀安隧道位于简州站至成都站区间,
全长10380米,最大埋深约62米,应用“盾构法+明挖法”施工,为全线控制性工程。 该项目自上场以来不断统筹工期安排和方案策划,在始发筹备阶段,建设者攻克超大直径盾构分体始发难题,创造了41天完成大盾构组装调试全国新纪录。面对盾构需下穿西成高铁北湖特大桥、蜀龙路下穿隧道、致力路隧道、成绵高速跨线桥等多处重要建构筑物施工难题,建设团队多次邀请行业专家开展施工方案评审,对暗挖隧道分体始发、盾构穿越瓦斯地层、全断面岩层、并行或下穿运营铁路、砂卵石地层超浅覆土接收等问题进行针对性研讨,不断完善技术交底相关工作,筑牢方案根基。
成达万高铁全线最长隧道掘进突破9000米
7月29日,随着一声炮响传来,由
公司参建的 成达万高铁全线最长隧道——万开隧道出口与斜井大里程顺利贯通,至此全隧掘进里程突破9000米,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
万开隧道出口与斜井大里程
贯通万开隧道跨越开州区和万州区,全长13211.02米,最大埋深达892米,是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
在施工过程中,为保障长大隧道施工安
全并提高生产效率,项目团队全面推行
“隧道全工序机械化施工”。通过科学布局,形成了多机协同作业的施工模式,人员配置减少16人,单循环作业时间缩短4小时30分钟,月开挖进尺增加26米,施工效率显著提升。同时,团队运用智能化技术强化安全管控,配置了瓦斯自动监测系统、智能门禁装置和高清视频监控网络,有效提升了工程安全与质量管理水平。
西渝高铁 石堰村隧道
顺利贯通
7月30日,由公司承建的西渝高铁石堰村隧道顺利贯通,标志着西渝高铁建设又取得新的进展,为全线早日建成通车打下了基础
。石堰村隧道贯通石堰村隧道坐落于重庆市万州区境内,全长
714米,采用单洞双线设计。其所在山体地质条件复杂,洞身穿越泥岩、砂岩、泥岩夹砂岩等多变岩层,
此外隧道处于半径6005米的右偏曲线上,伴有
20‰的纵坡下坡,且转弯半径较小,施工难度大。
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和施工挑战,项目团队对施工方案进行精心打磨和优化,在不良地质段,严格遵循安全施工原则,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同时引入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施工过程的信息化管理。针对邻近营业线的石堰村隧道,项目团队测振控速,优化爆破参数,调整单响药量,有效降低围岩扰动,保障营业线既有结构安全。此外,通过自动化监测,实时监控隧道变形及振速情况,确保施工安全稳定推进。
环北部湾水资源配置工程大井倒虹吸隧洞TBM区间掘进突破500米7月30日,由公司承建的环北部湾水资源配置
项目大井倒虹吸隧洞区间“粤海环北7号”TBM掘进突破500米,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标志着项目TBM隧洞掘进施工从“启动适应期”迈入“高效推进期”
。“粤海环北7号”TBM掘进突破500米 公司承建的B2标段线路全长16.56千米,涵盖2座支洞、2段主洞钻爆法区间、2段主洞TBM区间及1段主洞盾构区间。其中,TBM区间全长9.13
千米,“粤海环北7号”TBM正是该区间的“攻坚利器”。
项目团队以“技术创新+精细管理”双轮驱动,打出系列“组合拳”。通过强化地质预判提前预警断层、涌水等风险
,为掘进参数调整提供依据
;信息化系统全程记录掘进速度、刀盘扭矩、推力等数据
,结合地质反馈动态优化参数
;配备紧急避险舱、高效通风系统及
排水处理设备,确保反坡排水能力达每小时300立方米,满足环水保及应急需求
;作业人员定期对刀盘刀具磨损情况、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检查维护
,确保各系统协同高效,形成了稳定的日掘进
15至20米施工节奏。推荐阅读文图|夏 磊 冯平芝
王礼洪 田江鑫编辑|杨 璇 孙 宏
主编|吴 忌审核|杨镇豪 出品丨九连融媒投稿邮箱:dwxcb2015@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