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建筑一公司铭记荣光情暖军心公司“八一”建军节慰问活动
1921-2025 为进一步弘扬“拥军优属、拥军爱民”的光荣传统,传递对退役军人职工的关心关爱,不断增强退役军人职工的荣誉感、归属感、幸福感,在“八一”建军节即将来临之际,公司开展了退役军人职工慰问活动,为退役军人职工送去节日的祝福和慰问品,以实际行动弘扬拥军光荣传统。
变的是身份和着装,不变的是藏在骨子里的军人底色,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的军旅感言,那些关于使命、成长与坚守的故事。
杭州临平项目 方超 你好,18岁的方超,我是如今在杭州临平项目综合办公室“战斗”的老兵,指尖划过档案盒标签,恍惚又触到那年反恐课目演练时烈日下滚烫的钢枪。地表蒸腾的热浪中,你和战友们将每个军事动作、每句口令都刻进肌肉记忆,大队长嘶吼在耳畔:“演习即实战,训练场即战场!”
八一建军节 你看,我依然在战斗,只是阵地从训练场变成了这方工位。当年在烈日下淬炼出的耐性与精准,此刻正熔铸在梳理繁杂综合事务的逐项比对里,当琐碎事务被梳理得井井有条,那份“毫厘不差”的踏实,和你当年手握钢枪的眼神一样坚定,现在的我,依然是那个冲锋在前、保障有力、服务全局的兵。
(个人荣誉:当兵第一年入党,荣获集体三等功一次,集团嘉奖一次,连续三年荣获
“优秀士兵”)致/敬/最/可/爱/的/人
南京安置房项目 冯红太
八一建军节 从军人到驾驶员,身份转变但初心未改。军旅生涯锤炼的纪律性、责任感、执行力等良好品质,成为我做好岗位工作的法宝。退伍不是终点,是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新起点。未来,我将不褪军人本色,继续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做好眼前事,在平凡岗位上续写不凡新篇章。
致/敬/最/可/爱/的/人
重庆南川项目 黄志开八一建军节 卸下戎装,踏入工地,忠诚二字早已刻入骨髓。昔日守护疆土,如今紧盯每处隐患。安全帽下的眼神,仍如军营般锐利;检查记录的笔迹,延续着军令般的严谨。工人的平安,是我新的阵地。这身工装里,跳动的还是军人的心脏,用一生忠诚,为工地筑牢安全防线。
致/敬/最/可/爱/的/人
扬州GZ431项目 蒋志才
我叫蒋志才,是一名来自扬州GZ431项目的安全管理人员。
19岁那年,我怀揣着热血与梦想,踏入了绿色的军营。每日的整理内务和队列训练,让我成长为一名纪律严明的战士;无数次的军事技能训练,更是磨炼了我的坚强意志……这段军旅生活,让我懂得了坚韧与责任,为我铸就了钢铁般的精神内核。
八一建军节 19年后,38岁的我站在了建筑工地,肩负起安全巡查的重任。安全帽是否正确佩戴,卡扣有无松动,脚手架是否稳固,电气设备是否安全等等,我都会逐一排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从军旅到工地,场景虽变,但那份坚守责任、守护安全的初心从未改变!
致/敬/最/可/爱/的/人
厦门白鹭西塔项目 刘艳春
八一建军节 我是厦门白鹭西塔项目司机刘艳春,在担任项目司机的日子里,我始终以“退伍不褪色”的军人本色严格要求自己,将部队培养的忠诚担当、严谨作风和奉献精神融入每一次驾驶任务中。从“八一绿”到“中交蓝”,变的是着装,不变的是初心。
致/敬/最/可/爱/的/人
扬州霍桥项目 刘源 我是扬州霍桥项目的一名工程管理人员,2004年入伍,曾连续五年获得“优秀士兵”“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
八一建军节 每当指尖触碰测量仪,总想起2005-2021年在海上,和战友顶烈日用多波束等仪器绘制海图,“真实准确及时”六字已刻入骨髓。
16年军旅经历广州亚运安保、马航370备份、“048工程”、“138工程”以及其他国防重大任务,2021年穿上“中交蓝”,岗位虽变,为党为国、为民为公的使命始终未改。
致/敬/最/可/爱/的/人
南京溧水项目 裴启政 我是南京溧水项目的一名司机,2019年入伍成为汽车兵,2021年退伍,曾参与部队物资运输保障任务,获“红旗车驾驶员”称号。
八一建军节 你好,21岁的裴启政,我是26岁的你。此刻,我正检查着项目通勤车的轮胎气压。每次转动方向盘,总会想起2020年那个暴雨天——你驾驶军用卡车在泥泞山路运送机务人员,雨刮器不停摆动,你紧盯着前方,把车开得比履带装甲车还稳。那紧握方向盘的掌心汗,让“稳妥”二字成了刻进骨子里的准则。
致/敬/最/可/爱/的/人
南京金燕路项目 徐清龙
脱下穿了多年的军装,我带着一身军人的烙印,踏入了建筑企业10余年。这段从军营到工地的转型之路,充满了挑战,也让我收获了太多成长与感悟。
八一建军节 无论身处军营还是工地,改变的是环境和身份,不变的是那份责任与担当。部队教会我的忠诚、勇敢、坚毅,将永远是我在建筑行业前行的动力。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会继续带着军人的底色,在建筑这片天地里,书写属于自己的新篇章。
致/敬/最/可/爱/的/人
祥云项目 朱庆康 你好,20岁的朱庆康。我是10年后的你。此刻指尖正划过钢筋的螺纹,金属的冰冷触感瞬间唤醒2015年入伍夏天的记忆,首次扣动扳机时震耳的轰鸣让双手失控脱靶,老兵按着我肩膀低语:“呼吸沉到脚底,准星对焦目标。”当子弹第10次穿透靶心,终于感悟到:“战场没有侥幸,唯有千锤百炼方可换得生机”。
八一建军节 当我抚摸参建高楼的玻璃幕墙,触摸到的不是冰冷建材,而是青春以血汗浇铸的信仰年轮,更是工程兵以大地为纸、钢筋为笔写给祖国的深情情书。从“人在堤在”到“楼立魂立”,变的是阵地坐标,不变的是老兵之魂!
(个人荣誉:2015年入伍,连续两年荣获“团级嘉奖”“优秀士兵”。)
致/敬/最/可/爱/的/人
南丽湖项目 周言军 你好,17岁的周言军,我是56岁的老周。此刻,我作为项目专职安全员,正在施工现场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深感责任重大,安全生产关乎你我,关乎企业的稳定与发展。
八一建军节 几十年风雨磨砺,当年的守护与担当,现在依然牢记在心上。如今,把责任二字化作使命,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认真履行安全职责,守护每一刻平安。每当看着耸起的高楼,我所参建的项目以“零伤亡、零事故”完美收官,犹如当年在训练场取得的优异成绩一样开心。
(个人荣誉:1985年入伍,荣获四次嘉奖、两次“先进个人”、两次“集体三等功”。
)致/敬/最/可/爱/的/人
海口高校区项目 袁少雷
我叫袁少雷,是海口高校区项目物资管理员。每当整理项目物资台账时,指尖划过那些标注着“规格”“数量”“入库日期”的表格,总会想起二十多年前在部队仓库里,老兵教我辨认军用帐篷编号的场景。
八一建军节 军营到工地,变的是制服的颜色,不变的是对责任的坚守。当年在雪地里守护物资的少年,如今正守护着城市的安居蓝图。每当看到工人们用我们验收的建材砌筑墙体,就像看到战友们在雪地里搭起的帐篷——那些被妥善保管的物资,最终都会变成温暖的港湾。
致/敬/最/可/爱/的/人
公司本部 孙岐新 八一军旗红,映照赤子心。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我为自己曾是一名军人而无比自豪;作为一名企业员工,我将继续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将“八一”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企业的广阔平台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履职尽责,奋勇争先,用实际行动诠释“退伍不褪色”的铮铮誓言,努力在新征程上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八一建军节最后,祝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祝愿我们公司的明天更加美好。
致/敬/最/可/爱/的/人
公司本部 谢东 当年带着美好的憧憬和希望踏进新兵连,零下28度的操场训练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冬装一天反复湿透五六次,就是那样的日子当时也还是干劲十足。新兵连的日子比下连队苦得多的多,但有我的好班长和一起摸爬滚打的好战友好兄弟陪着,就感觉不到苦也感觉不到累。
八一建军节 回来十几年了,到现在还经常梦见在部队的各种场景,退伍之后回老部队2次,带着几百斤的水果回去看看昔日那住了2年的营房。退役后我走上了司机的工作岗位,一切安好,也祝大家平安喜乐。
致/敬/最/可/爱/的/人
公司本部 朱俊 告别熟悉的军营号令,我怀着对未来的憧憬踏入企业大门。身份虽已转换,但军旅生涯熔铸的宝贵品质——令行禁止的执行力、直面挑战的坚韧意志、追求卓越的责任感——成为我融入新岗位最坚实的基石。
八一建军节 我深知,岗位虽异,忠诚担当的底色永不变。我将以归零心态虚心学习,将“冲锋在前”的军人血性转化为岗位上的敬业精神,把“一切行动听指挥”的纪律意识升华为高效的团队协作,在平凡岗位上续写军人本色,为企业发展贡献全部力量。
致/敬/最/可/爱/的/人
END来源 杭州临平项目丨南京安置房项目丨重庆南川项目丨扬州GZ431项目丨厦门白鹭西塔项目丨扬州霍桥项目丨南京溧水项目丨南京金燕路项目丨祥云项目丨办公室(党委办公室、党委工作部)
建品质工程筑长青基业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