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九局大连分公司以“铸就品牌 勇当先锋”党内主题实践活动为契机,公司围绕“增现金、强管理、控风险、提效益”目标,广泛征集施工一线的“奋斗者故事、团队协作案例及个人成长经历”,以“身边人、身边事”为原型,弘扬“效益文化”,树牢“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轰——!”这是公司刚果(金)联合体项目矿山机器的轰鸣,更是资源转化为产值、使命兑现为价值的奋进强音。我们的战场,在广袤的非洲大地上,也在“毫厘之间”。一个参数的偏差、一笔物料的浪费,都可能让效益从指缝流失。图纸上的坐标、预算表中的数字、采购环节的价格,就是大家共同坚守的“效益红线”。
拒绝“经验主义” 风险,常隐藏于“经验主义”的阴影之下。还记得在某采剥项目1155米深孔作业时,原本可以按惯例抽检,但穿采车间技术主管马明选择了全面复核——结果发现孔深差异近半米!一旦忽略,成本和风险将直接击穿利润。那一刻,所有人后背发凉,却让整个团队更坚定了“精益求精”的信念。
保障“资金安全” 资金,是企业运转的血脉。项目财务团队始终坚信,只有畅通现金流,才能保障企业良性发展。项目财务焦传祎,2019年初到
刚果(金),面对错综复杂的税务政策,他不断学习当地财税法规,结合国内企业政策,寻找最大化降低税负的空间。在一次与政府税务官员的谈判中,他与项目翻译面对严肃的谈判氛围,强制冷静、沉着沟通、理据充分,成功将税款谈至最低限度,守住了项目“增现金”的生命线。
实现“技术赋能” 2025年,根据大连市工会建议成立了“祁晓鑫劳模工作室”,祁晓鑫作为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围绕矿山技术难题开展攻关,目前已形成20余项成果,涵盖采矿工艺优化、设备革新等领域。他还推行油脂与配件闭环管控、单机台账核算与数据化分析,确保及时发现异常、精准干预。在设备更新上,他提出并牵头实践了“报废年限设备大修”方案,最终设备性能稳定且经济性显著。
穿采车间精准布孔,是降本的基础;钻机手按图施工,是控风险的骨架;技术人员反复校验、车间主任严格把关、管理人员全程监督——构成了效益实现的坚实屏障。当钻机手主动节约钻头、当测量员及时制止浪费、当财务严审每笔开支……这些微小的行动,正是“人人都是价值创造者”的生动写照。
真正可持续的效益从来靠的都是团队协作
供稿|刚果(金)联合体项目
编辑|王天琦 吴永好审核|祁晓鑫 宋鹏激情 诚信 融入 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