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一航局二公司说起“速度与激情”别只盯电影筑港现场藏着更硬核版本
罐车泵车“流水作业”高效协同
维修团队“闪电救援”速解难题
每一次精准配合的“快”
是并肩作战的底气是属于我们筑港人的硬核浪漫迎战台风抢修临时“护堤墙”
在广西白龙核电项目,为应对强台风来袭,需在堤边铺设多层大块石作为临时“护堤墙”,因此,所需石料、设备使用远超平日工作量。项目安监部、设备部分别派出青年骨干,与堤身推填组的调度和技术员一道,合力制定铺石计划,全员到场指挥土石方车、挖机等设备运作。最终,高质高效完成约4000方石料的铺设,有效抵御台风侵袭,保障工期进度。
与潮水赛跑推进方块施工
清晨的中国石油青岛海建基地项目二期工程,“起锚艇15”“起锚艇5号”已配合“起重11”完成驻位,严阵以待,方块安装施工即将打响。
“潮位正在窗口期,最后一块卸荷板抓紧安装!”船舶分公司工程部部长张光飞对讲机里传来指令。海面上瞬间上演“速度与激情”。“起重11”巨臂轻舒,200吨卸荷板缓缓吊运入水,过程不断微调方块位置。
测量员紧盯屏幕报出厘米级数据,船长马昆握着对讲机指挥若定。当最后一块卸荷板严丝合缝嵌入预定位置,对讲机里传来激动的声音:“漂亮!收队!”“起锚艇配合‘起重11’起锚撤场!”
三块方块,一块卸荷板,6小时完成精准“流水作业”,船舶进场至撤场共用时20小时,后续施工任务得以接续推进。
拌合站抢抓浇注窗口期
拌合站的夜没有硝烟,却浸着柴油与水泥混合的厚重气息,探照灯刺破黑暗,在料场投下巨大的光斑,将这场与时间的赛跑照得透亮。
那晚为抢抓浇注窗口期,整个站像被按下快进键的精密仪器,每一颗螺丝钉都在高速运转——操作员小李紧盯控制台,屏幕上的骨料配比曲线跳动不止,他布满老茧的指尖在按钮间翻飞,时而轻点调整参数,时而猛按确认键。窗外,罐车司机老王左手把着方向盘,右手快速切换挡位,“倒车、再倒半米、停!”随着他利落的操作,罐口精准对准下料口。
对讲机里的指令与应答像急促的鼓点此起彼伏:“3号车还有5分钟到,料仓准备补料!”“收到!骨料仓已补满,输送带转速调至最高!”料场里,装载机司机小张操控着机械臂,铁斗铲起砂石时扬起细小的粉尘,他盯着后视镜里的料位计,手腕轻转操纵杆,砂石稳稳落入仓内。没有多余话语,上料、搅拌、卸料、运输,每个环节都像咬合的齿轮般严丝合缝。当最后一辆罐车的尾灯消失在夜色尽头,紧盯现场的试验员田文存这才直起腰来,抹了把额头的汗,笑道:“咱们这节奏真稳当。”
塑性混凝土渗透仪修理记
塑性混凝土抗渗试验是检测中心今年首次开展的参数,根据检测规范要求,对水泥土渗透仪进行了改造,但在试验过程中却出现了失压漏水的状况。好在试验样品已经封装,但团队仍需当天完成相关检测试验。
故障报修电话挂断不到十分钟,设备部的张举文和刘啸就扛着工具箱匆匆赶到。“别急,先说说试验步骤。”张举文一边听着试验员讲解加压过程,一边蹲下身仔细观察设备。刘啸则迅速打开工具箱,取出扳手和压力表,开始从加压水泵
、快速接头、管路、阀门、底模等部件逐一排查。确定为快速接头密封问题后,却发现库房里并没有设备备件。“既然接头换不了,咱们试试改换管路!”二人急中生智,变换思路,随着最后一个卡箍拧紧,在场众人无不长呼一口气。“开阀试试!”刘啸屏住呼吸,缓缓打开总阀门,加压水泵启动的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压力表上——指针稳稳上升到规定压力值,设备抢修顺利完成。
深夜抢修空调管路 夏末的夜晚,暑气还未完全散去,中港大厦一处空调机房内却紧张万分。这里管道纵横交错,黑色的管道如巨蟒般盘踞,各类阀门、仪表星罗棋布,机器运转时发出低沉的嗡鸣。
突然,大楼内一处空调管路突发破损,出现漏水情况。接到消息后,维修团队迅速赶到现场。一进机房,便立刻投入抢修。工人师傅老崔
经验丰富,他眉头紧锁,目光锐利地在管道间扫视,仔细排查漏点,嘴里还不停念叨着:“漏点肯定就在这附近,仔细看。”工人小毛则动作麻利地拿来工具,准备精准拆卸损坏部件,他双手紧握扳手,手臂上的肌肉微微紧绷,眼神专注得像要钉进管道里。另一边,工人老张正小心翼翼地操作着阀门,他抬手转动那带着蓝色轮盘的阀门,手臂缓缓用力,脸上满是谨慎,生怕因操作不当加剧漏水。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紧张抢修,伴随着最后一处接口被妥善处理,漏水终于止住。队员们脸上露出疲惫却如释重负的神情,轻轻舒了口气。
策 划 | 容 磊(“云编辑”团队)
素 材 | 广西白龙核电项目部、船舶分公司、烟台项目部、检测中心、服务保障中心
供 稿 | 李添智、郭 磊、姜文强、张 征、栾 欣
编 辑 | 邵高明校 对 | 张 恒
审 核 | 刘 畅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