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二局坚持“品质”引领凭借实力“出圈”近段时间多个项目在高效推进施工的同时
以高标准的品质建造成效
迎来全线及其他单位观摩
持续擦亮“二局建造”金字招牌
渝昆三标项目以品质建造成效赢得观摩团集体“点赞”
7月17日,渝昆高铁云贵段三标项目部成功举办无砟轨道施工观摩交流会。此次观摩交流活动由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滇中指挥部带队,渝昆高铁云贵段(代建段)施工、设计、监理等单位共50余人参加。
观摩团一行首先深入项目无砟轨道路外试验段了解路基、桥梁、隧道三种轨道板精调、混凝土灌注等关键工艺的标准化流程,随后到项目八仙营跨环城路特大桥无砟轨道首件段对施工工艺、技术标准、实体质量等进行实地观摩。在观摩现场,项目技术人员对每一道工序的规范要求、安全风险点与质量卡控核心要素进行了细致讲解,并重点演示了无砟轨道施工智能工装的应用。
随后召开的无砟轨道施工交流会,渝昆三标项目部分享了在施工组织、过程管控及技术创新方面的实践经验,与会人员围绕路外试验段和首件段施工技术、工艺流程、质量管控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
观摩交流过程中,滇中指挥部及其他观摩单位对项目无砟轨道施工质量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赞项目无砟轨道施工质量管控到位、无砟轨道底座及轨道板观感质量良好。与会单位一致认为,项目部在无砟轨道施工质量安全管控上起到了首件示范和标杆引领作用。
自3月开始无砟轨道路外试验段施工、6月启动无砟轨道首件段施工以来,渝昆三标项目始终坚持高质量建设理念,大力推进品质建造,努力克服标段内路基、桥梁、隧道等多类型工程交错以及施工里程长、难度大、风险高等挑战。为保证工程品质,项目部针对大风天气多、昼夜温差大、高墩大跨度等特殊施工环境,提前对施工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分别按照路基、桥梁、隧道三种无砟道床结构形式进行路外试验,有效验证施工技术方案可靠性。同时,坚持智能建造,
研发出智能精调排架及配套智能精调系统,通过自动化、数字化手段大大提升无砟轨道施工质量、生产效率及安全性。
成达万3标项目以“绿色施工”成效迎来参建单位组团“取经”
近日,成兰公司组织管段内成达万高铁16家施工单位、西成铁路5家施工单位及设计、监理单位约50人组成的观摩团,专程赴承建的成达万铁路3标项目庙子坡弃渣场,开展生态建设与标准化管理成果现场观摩交流活动。
在观摩活动中,观摩团实地考察了庙子坡弃渣场,详细查看了高标准实施的挡护工程、排水系统及绿化复垦成果。项目部坚持“先挡后弃、分级填筑、分层防护”的施工理念,其显著成效获得了观摩团的高度评价。
开工以来,项目部始终秉持“生态优先”理念,
在弃渣场建设中严格遵循“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施工工艺。通过创新应用BIM+GIS技术,充分发挥其可视化、模拟化优势,
对边坡防护、排水系统等进行“三化”(优化、细化、深化)设计,并采用三维可视化技术进行现场交底,显著提升了施工指导的精准性。同时,
通过表土剥离、盲沟排水、分层碾压等技术措施,有效确保了渣场结构稳定与生态修复的双重成效,
为该弃渣场的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随后召开的交流会上,建设单位要求各单位学习借鉴成达万3标项目“生态优先、服务地方、和谐共建”的建设理念,以“安全、生态、民生”为核心,高效落实环水保要求,全力推动弃渣场管理向标准化、施工向精细化、复垦向常态化迈进。参会单位纷纷表示,将学习庙子坡弃渣场的成功经验,进一步优化施工方案,确保生态保护与工程建设同步推进、协同发展。
此次观摩交流既是对项目生态建设成果的肯定, 也是对项目绿色施工经验的推广,对
助力全线生态环保工作提质增效具有积极意义。成达万铁路3标项目部将持续践行“厚植绿色底蕴,建生态成达万”的承诺,通过创新绿色施工技术、完善环保管理体系,持续提升项目建造品质,以高质量的生态建设成效为铁路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主办丨党委宣传部(企业文化部)
来源丨杨永红、杨生龙(二公司);杜容全(新运公司);张家瑞(渝昆三标经理部)
编辑丨查忠明校对丨曾成娜初审丨魏 潘终审丨姜 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