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吊车起重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再次点赞徐工!

2021-11-26 10:56:01浏览:284 来源:中国吊装网   
核心摘要:11月22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江苏厚植实体经济(“十四五”,我们这样开局起步)》。徐工第5次登上人民日报今年6月,徐工生产的300吨大吨位全地面起重机成功进入海外市场。截至目前,徐工移动式起重机累计国内有效专利1272件,累计海外发明专利51件,全行业领跑。履带起重机领域,过去一年来徐工市占率提升了超10个百分点,稳居中国第一。

11月22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江苏厚植实体经济(“十四五”,我们这样开局起步)》。

报道中称:“徐工发展质态的提升,是江苏聚力打造制造强省、厚植实体经济优势的一个缩影。”

这已是今年以来

徐工第5次登上人民日报

原文节选如下

今年6月,徐工生产的300吨大吨位全地面起重机成功进入海外市场。“能够进入海外工程机械高端市场,关键在于个性化定制。”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孙建忠介绍,产品既要符合当地施工特点和使用习惯,又要满足客户提出的40多项技术新要求,其中结构件的焊接更是关键。

吊车起重表

揽下“瓷器活”,得有“金刚钻”。走进徐工起重机智能生产车间,只见焊接机械手实时感知焊接位置,不断调整焊枪姿态,一次焊接,双面成型。目前,徐工起重机产品结构件所有关键受力焊缝,全部由智能化机器人焊接完成,检验合格率达100%。今年1至10月,个性化定制的徐工起重机销售量增长235%。

徐工发展质态的提升,是江苏聚力打造制造强省、厚植实体经济优势的一个缩影。今年前三季度,江苏制造业增加值超过3万亿元,同比增长14.2%,占经济总量比重达35.8%。

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徐工集团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时指出:“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抓实体经济一定要抓好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脊梁,要加大投入、加强研发、加快发展,努力占领世界制高点、掌控技术话语权,使我国成为现代装备制造业大国。”

自主创新

主力产品实现100%纯国产

11月16日,位于徐州经开区的全球最大的起重机5G智能园区,“12至1800吨”近30台徐工起重设备列兵布阵,“高空五联吊”,环环拿捏 ;千吨级王者XCA1800实力压舱;C系列新品,环绕两侧,徐工14款最新一代K系列、G系列、C系列起重机新品批量上市。

据悉,作为高端全地面起重机国产化里程碑式产品,此次全新上市的5款C系起重机,实现包含“智能臂架、双模式分时切换驱动系统”在内100%国内自主化,彻底颠覆了“中国制造没有芯”的魔咒。在起重性能、动力性能、智能化水平、操控性水平上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吊车起重表

“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很多核心技术是求不到、买不来的。”负责技术工作的徐工起重机械事业部副总经理单增海说,100%国内自主化的背后是徐工3年奋斗突破百吨级,8年钻研攻克全地面吊车出租,10年努力突破千吨级的峥嵘历程。

一台徐工XCA130L8C全地面起重机配置有上万个零部件,如此多零部件又牵动上千家供应商吊车起重表,从8吨到2000吨共计120多款热销产品型号......在工程机械领域流传着一句口号:“得零部件者得天下”。

单增海坦承,至少在30年前,行业内关键零部件接近70%利润被外商攫取、吊臂所使用的“高强钢”被外资企业高价限量......一直以来,缺“芯”少“魂”使得国产起重机始终未能真正崛起。

从2000年开始吊车,徐工制定了零部件国产化提升产业壮大的战略,并逐步全面实施零部件专有化研发策略,支撑主机产品高精度、高性能的技术领先。

徐工向内向外多企联动攻关,研发了起重机高端比例控制多路阀、控制器、大载荷独立悬架技术及零部件等,其中与宝钢研发的1100兆帕级国产超高强热轧钢,破解了世界级技术难题,使得中国工程装备超强钢制造技术跻身世界前列。

国产化征途上,中国配套体系全员进位,徐工起重机产品在“起重性能、行驶性能、安全性、智能化、使用经济性”水平上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截至目前,徐工移动式起重机累计国内有效专利1272件,累计海外发明专利51件,全行业领跑。一批“别人拿不走,全球立得住”的独有、独到、独占、独创、独行天下的核心技术被牢牢掌握在徐工人手中。

吊车起重表

强势登顶

努力占领世界制高点

传承着红色基因的徐工起重

初心从未忘记

使命始终在肩

2000年,徐工K系列汽车起重机的推出,真正开创了中国工程起重机自主研发的道路。

自2002年开始,徐工起重用10年时间实现K系列汽车起重机和全地面起重机型谱的完善,产品覆盖60吨—1200吨级,每一款产品都是与用户深度融合,以实际施工应用为目标,铺设了中国起重机械产品的发展和进阶之路。

吊车起重表

2008年左右,徐工起重500吨全地面起重机投入应用后,结束了国内风电领域全进口全地面起重机的历史。

2010年,徐工起重研制成功当时全球最大的1200吨全地面起重机,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以势不可当之力,逐渐取代进口,并以稳定的产品性能满足国内工程应用需求。

2016年,徐工起重G1起重机技术研发平台的推出,开启了吊装行业从系列化产品到内涵式增长的新时期。

2019年,徐工起重推出专门针对中东、非洲、东南亚地域条件和用户需求的区域起重机,开辟了中国乃至全球起重机行业企业大规模针对全球各区域市场特点进行系列化、定制化产品的时代。

从2017年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徐工时第七位

到历史性的跻身全球三甲

再到全系列起重机械

强势登顶全球第一

徐工始终坚守产业初心

代表中国工程机械

向全球产业珠峰不断发起冲击

高质量出战“世界决赛赛道”

目前,徐工进入市场不到2年的G一代新产品,销售比重已经超过50%。在代表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百吨级以上移动式起重机领域,徐工市占率更是高达55.6%,以绝对优势稳居中国第一。特别是千吨级以上全地面起重机产品,徐工目前已经成功实现进口替代,并进一步形成市场主导优势。履带起重机领域吊车起重表,过去一年来徐工市占率提升了超10个百分点,稳居中国第一。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
下一篇:

三峡170MW风电项目机组及塔筒采购招标

上一篇:

2016年风电发电量|年发电量17亿千瓦时,海上风电逐渐完善,碳中和或将到来?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