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二局集团建筑有限公司深入基层听心声 7月22日,中铁二局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刘洪,工会副主席郑宝霖一行深入建筑公司通锦路3号地块项目现场,围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主题,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
“开门教育” 调研座谈会,并同步开展了2025年“夏送清凉”慰问活动,为奋战在通锦路片区旧城改造一线的干部职工送去组织的深切关怀。
炎夏送凉润心田敞开大门纳真言● 座谈会上,“开门教育”的精神内核得到生动实践。刘洪鼓励与会项目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及一线职工代表放下顾虑、畅所欲言,聚焦项目管理体系改革、项目承包制深化等关键议题,直抒胸臆,献计献策。与会人员结合项目实际,就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成本管控、完善激励机制、提升管理效能等痛点难点问题,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现场讨论气氛坦诚而热烈,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不断闪现。
通锦路3号地块代表发言
通锦路4号地块代表发言
同基公司代表发言装修公司代表发言● 刘洪就基层的关切进行了耐心细致地逐一回应,既对改革探索中的困惑进行了政策解读与方向指引,也对亟待解决的现实困难部署了后续跟进措施。他强调,基层的声音是改革最宝贵的智慧源泉,集团公司工会将认真梳理研究大家的意见建议,将其作为优化顶层设计、推动项目管理升级的重要依据,确保改革举措更接“地气”,更富实效。
刘洪就项目承包制改革强调几点意见:
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创造相结合:
项目承包制不是简单的“一刀切”,它既是公司层面战略性的顶层设计,为改革指明方向和框架;同时也必须充分尊重和激发基层的创造活力。各项目要在集团公司统一原则下,结合自身特点(如项目类型、规模、区域、团队等),积极探索差异化、个性化的承包模式与实践路径,让制度真正落地生根、发挥实效。
构建市场化获取分享机制:
改革的核心在于转变分配机制,要坚决打破“大锅饭”思维,建立起市场化“获取分享制”。项目团队乃至个人的收益,必须与其创造的价值、承担的风险、实现的效益紧密挂钩,真正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让贡献者获得应有的回报,充分激发内生动力。
强化市场化运行机制:
项目承包制的有效运转,必须依托于健全的市场化机制。在资源配置(人、财、物)、考核评价等各个环节,遵循市场规律,模拟市场规则,强化成本意识和效益导向。
层层压实责任确保项目盈利
: 承包制改革的最终目标之一,是实现责任的层层压实。通过清晰界定责权利边界,将经营压力、管理责任、成本控制、安全质量等核心目标有效传导并压实到项目团队、直至具体岗位和个人,形成“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心中有责任”的全员责任体系,确保目标清晰、责任到位、执行有力,最终实现项目盈利。
炎炎夏日送清凉● 烈日炎炎,关怀似水。集团公司一行关切地询问项目的工作强度和防暑降温情况,并将慰问金逐一递送到四家单位代表的手中。这不仅仅是一份物质上的支持,更是集团公司工会对在高温炙烤下、在金牛区旧城改造攻坚战场上默默奉献的全体参建人员最真挚的慰问与肯定。
● 刘洪深切叮嘱大家,在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的同时,务必把健康和安全放在首位。他要求项目部要科学合理安排作业时间,严格落实防暑降温措施,切实做好后勤保障,为一线员工创造安全、健康、舒心的工作环境,确保平安度夏、高效施工。
凝心聚力谱新篇● 集团公司工会通过“开门教育”调研,零距离倾听基层呼声,为项目管理深化改革汲取了源头活水;通过“夏送清凉”慰问,将组织的温暖与关怀精准送达攻坚一线,切实提升了职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项目部干部职工表示,将把集团公司的关怀转化为强大的工作动力,以更饱满的热情、更昂扬的斗志,为优质高效完成通锦路片区旧城改造项目、为公司持续健康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审核:高照峰审校:谢杰编辑:干梦莹(3号地块项目)
主办单位:中铁二局建筑公司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