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四局市政由公司承建的芜湖朱家桥尾水净化生态湿地公园,位于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长江东侧,占地面积约16.6公顷,是 “长江大保护”试点项目芜湖朱家桥污水处理系统的示范点。7月25日,央视新闻《大美中国》系列节目走进朱家桥尾水净化生态湿地公园,让我们随着央视的镜头一起探寻这座生态公园有什么特别之处?
飞跃长江,从天空中俯瞰,在芜湖市镜湖区西部,港一路以南、长江路以西,藏着一条条绿色的“风光带”。它们依水就势,湖水与绿意相互增色,相得益彰。两座铁路高架桥将这片绿地夹在中间,仿佛繁华都市里的一处“世外桃源”,静谧、安逸中透着一股镇定心神的力量,吸引无数人在此驻足流连——这里就是芜湖市江东水生态公园。
江东水生态公园鸟瞰图
PART.01 芜湖江东水生态公园又称朱家桥尾水净化生态公园,朴素的名字取自其自身特有的尾水净化功能。从昔日的“龙须沟”到今日的“风光带”,若不言明,谁能想到这片生机勃勃的绿地是净化过的污水所浇灌滋养。
在此之前,这里可不是什么公园,更遑论“生态”——交错汇聚的城市道路宛如“利刃”将这里割裂成碎片化水域;雨水混杂着高架上的油污直排而入……脏、乱、差,让这里成为人们不愿涉足的“污泥滩”。
2019年,这里被纳入芜湖市长江大保护项目,通过一期项目“潜流人工湿地+强化处理湿地+生态稳定塘+中水回用泵站”的“变装”阶段,曾经的“污泥滩”旧貌换了新颜。
江东水生态公园强化人工湿地
PART.02 江东水生态公园一期、二期总占地约57公顷,园内潜流人工湿地与强化处理湿地并联运行,通过填料吸附和微生物生化,仅一期部分,每天就可以净化4万吨从污水处理厂出来的“中水”,实现污水逐级净化,提质增效。
江东水生态公园生态稳定塘
生态稳定塘仿照自然湖泊湿地而建,构建“控藻浮游动物—沉水植物—水生动物—微生物群落”的共生生态系统。控藻浮游动物食草虫吞食水中的蓝绿藻、有机颗粒和菌类,3天左右能使水体透明度可达1.5 米以上,恢复水下光照条件,为沉水植物生长创造良好环境;四季常绿的矮型苦草,具备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净化作用和光合放氧功能,使水体具有一定自净能力;大型底栖动物和肉食性鱼类为主导的水生动物群落与水生植物形成共生关系,辅助维持“草型清水态”生态系统固有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稳定进行,将水体内污染物转化为生物蛋白,改善水质及景观效果,构建“水清气净”的“生态景观”水体。
江东水生态公园原生态落羽杉林
PART.03 “湖光山色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沿亲水步道而行,水光潋滟,澄澈见底,吸引了无数水鸟,湖心岛屿上落羽杉林经过湖水浇灌,郁郁葱葱,悠闲的水鸟嬉闹一阵便躲进岸边的草丛,不见了踪影。花鸟、树林、河湖,水下的共生系统补给着岸上的生态圈层,水底与陆地,形成了良性的循环。
江东水生态公园徽派建筑
“云开看树色,江静听潮声”,安徽芜湖素来享有“长江巨埠、皖之中坚”的声誉。雕刻精致的徽派建筑,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为皖南古民居之最。江东水生态公园以殷家山遗迹的周边环境提升为契机,将传统历史文化融入其中,体现地域特色,马头墙依水就势,构思精巧,将徽派建筑的韵律之美融入到花草河湖之间,极富地方人文特色。
江东水生态公园观景平台
目前,芜湖市每天大约有12万吨的尾水通过这座公园,再次被生物净化,达到地表Ⅳ类水以后,再汇入周边的城市水系,进一步提升城市水系的水质。而这座发挥着双重作用的生态公园,在节假日期间,日均游客量能达到
2万余人,成为人水和谐的美好空间。
公司坚决扛起长江大保护崇高的政治使命,聚焦城镇污水治理,实施污水厂提标、扩建和管网提质增效工程,先后承建了九江市中心城区水环境系统综合治理一期PPP项目、芜湖市城区污水系统提质增效项目、无为县城乡污水处理一体化PPP项目、六安市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等一大批长江大保护项目,为保护长江生态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九江市中心城区水环境系统综合治理一期PPP项目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无为市区城乡污水处理一体化PPP一期、二期项目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六安市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芜湖市城区污水系统提质增效项目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媒体聚焦ENDBREAK AWAY往期推荐01公司BIM成果在中国信息协会第五届信息技术服务业应用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
02公司党委书记、董事王长贵在安哥拉人民共和国、沙特阿拉伯王国开展商务活动
03市政公司组织召开2025年二季度商务管理工作例会和商务策划督导推进会
来源:央视新闻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