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国交建】漫步“智慧”公园

2025-07-23 21:27:44浏览:147 来源:中国交建   
核心摘要:漫步“智慧”公园
中国交建孟夏清晨,第一缕阳光穿透湖北孝感邓家河公园的香樟林。退休教师陈建国驻足林间,手机屏幕上实时显示着82%的空气湿度数据——这套由二航局邓家河片区综合利用项目打造的智慧环境监测系统,如同公园的“神经末梢”,正将土壤墒情、负氧离子浓度等环境数据实时传输至管理后台,通过手机分享给前来游玩的市民。 陈建国脚下的透水铺装砖还暗藏着“海绵城市”的智慧,每平方米可吸纳数十升雨水,经地下管网汇入邓家河中游生态净化区。在这里,苦草、狐尾藻等沉水植物构建的“水下森林”,让水体自净能力实现数倍提升。 作为孝感市规模最大的城市公园与生态地标,邓家河公园南北延展5.5公里,占地4300亩,涵盖七大主题园区。依托“三段式”生态修复体系,上游芦苇湿地如天然滤网拦截污染物,中游生态浮岛培育30余种水生植物净化水质,下游候鸟驿站吸引白鹭等珍稀鸟类栖息,成功将水质从Ⅴ类提升至Ⅲ类,生物多样性显著改善。 4月开园之际,“中国梦?劳动美”健步行活动同步启动,超2000名参与者身着统一的运动服,沿着生态步道感受智慧生态景观,用脚步丈量城市新貌。“5G+”与AI的赋能,让每个园区在拥有独特“个性”的同时共享“智慧”。 “3年前这里还是蚊蝇滋生的臭水沟。”项目经理陶张志回忆道。开园期间,他和项目人员主动申请成为园区工作人员,为来往游客提供讲解服务。沿着步道前行,白鹭掠过水面的声响与不远处5D水幕喷泉的轰鸣交织成趣。喷泉旁,小学生正成群结队体验实时光影追踪互动屏,用手势操控水流轨迹。这套系统在施工阶段曾预判并解决了设计位置、观影效果等多处设计冲突,让4300亩公园的1170天工期缩短了15%,而支撑景观运行的6万立方米年用水量,全部来自公园智慧灌溉系统的回收利用。 深入园区,还能邂逅更多“智能管家”:智能安防系统的AI摄像头可识别200米外的垃圾丢弃行为,并及时提醒园区工作人员;智慧照明系统会根据人流密度自动调节色温;停车场的引导屏通过大数据预测车位数量。 傍晚7点,5D水幕喷泉准时启动,光影勾勒出孝感“东拓南移”城市规划的动态沙盘。这条5.5公里的生态长廊,不仅串联起高新技术展示中心与周边产业园,实现数据共享,更在魅力庆典公园的露天剧场定期举办“孝善文化市集”。陶张志笑着说:“公园建成后,周边的人流量增加了不少,相关产业也随之更集中了,这为‘公园+运营’的理念提供了很鲜活的实践案例。” 公园七大主题园区、56个网红打卡点、287种花卉植被,真正实现了“一步一景”的生态文旅融合。这座由二航局精心打造的城市综合体,正以“生态协同、文旅融合”的实践,成为“公园城市”理念的生动样本。 来源交通建设报二航局欢迎转载 注明出处推荐阅读让属地标准成为管理优势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网)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中国交建】党小组激发履约大能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