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一公局第八工程有限公司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落实集团上半年生产经营工作会和一公局集团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全面实施“党建骨干强基工程”,一公局集团党委组织党支部书记示范培训班,围绕再深化党建安全环保质量一体化、“三会一课”融入项目治理、推动党建骨干强基工程落实落地等主题开展研讨。
如何将 “三会一课” 融入项目治理
更好发挥监督作用 一公局集团第二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巩固强化“三会一课”制度,将“三会一课”融入项目治理,健全完善党支部参与决策的工作机制。本次党支部书记培训班通过开展主题研讨,从思想融合、制度融合、行为融合三个方面入手,实现 “三会一课” 与项目治理的深度融合,为项目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一落实“三会一课”融入项目治理的基本要点
一是抓书记责任。 党支部书记要充分履行好第一责任,其工作态度直接决定着“三会一课”的质量,对党建的重视度直接影响着党建和生产经营的融合度。党支部书记要充分做好会议的筹划与准备,确保“三会一课”的高质量开展。
二是保障党员知情权。
普通党员虽不能直接对项目重大事项进行决策,但应拥有一定的知情权。只有对事物有充分了解,才能更好地履行监督职责,要确保所有党员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项目的相关情况。
三是丰富完善形式 。要不断丰富完善“三会一课”形式,必要时适当扩大参会人员范围,真正畅通沟通渠道,互通有无。通过创新形式,提高党员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三会一课”的实效性。
二深化“三会一课”融入项目治理的实践探索
一是“灵活组织 + 精准监督”双线并行。
依托“线上 + 线下”模式召开支委会、党小组会,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实现“云端三会”,确保组织生活全覆盖。聚焦项目安全、质量、廉洁等核心风险点,在党员大会中增设“项目监督微课堂”,结合相关制度开展案例剖析,强化红线意识。
二是“党员责任区 + 嵌入监督”双向发力。
以项目为单位划分党员责任区,党员担任监督联络员,全程参与项目安全质量巡查、分包队伍履约评估等关键环节,实现“监督在一线、问题发现在一线”。
三是“三会一课 + 闭环整改”提质增效。
将项目治理难点作为“三会一课”议题,如支委会专题研讨“如何破解 XX 项目进度滞后问题”,形成“任务清单 + 责任人 + 完成时限”整改台账。通过党课宣讲相关重要论述,推动党员带头落实各项制度,确保党建与生产同频共振。
三发挥“三会一课” 各层面在项目治理中的作用
一是支委会层面。 建立支委会决策议事清单,将项目有关生产经营的重大事项纳入议事清单范围,做到项目重要生产经营事项实现党支部委员会提前把关,意见建议作为项目班子会事项决策的重要依据。
二是党员大会层面。 涉及到职工切身利益事项可以听取党员大会党员意见参考决策。党员大会可听取党员反馈各层级职工对项目生产经营的建议意见,进一步凝聚项目向心力。
三是党课层面。 开展党课需结合项目实际,在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结合实际案例和项目涉及事项开展,邀请专业人员讲党课,加强教育实际效用。
四重点做好 “三会一课” 与项目治理融合三方面
一是思想融合。 内容设置从项目管理的难点、职工关切的热点中找准切入点,将生产经营难题作为党组织生活议题,把职工急难愁盼问题纳入学习讨论内容。破除“单向灌输”模式,多开展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的案例研讨、现场观摩等互动式、体验式学习,增强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和实效性。通过谈心谈话、主题党日等形式,将党的理论转化为 “家常话”,依托工会、群团组织多办实事、暖事,使组织生活更具深度和温度。
二是制度融合。 流程标准化,基层项目结合实际情况,梳理细化相关议事清单,形成项目《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会议议事清单》,确保监督不漏项。运行机制衔接,建立支委会与项目班子会双向嵌入机制,会前充分沟通酝酿,会中按照“先党内、后提交”原则履行决策程序,强化党组织在重大事项上的决策监督。监督闭环构建,依托清单执行台账,结合党务公开、履职纪实等手段,推动决策执行可追踪可评价可问责,确保监督不缺位。
三是行动融合。 把更多工作放到项目一线,深化“创岗建区”工作内涵,落实党建安全环保质量一体化工作要求,重点做实两个深化,深化全员 “一岗双责” 责任落实,深化“联建共建”机制,推动项目党组织与属地单位、参建各方党组织签订共建协议,强化“外部监督”力量,形成内外联动的治理合力。
通过将“三会一课”与项目治理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监督作用,同时继续以党建安全环保质量一体化为抓手,深化工作载体,让“三会一课”成为项目治理的“红色引擎”。
来 源 |中交一公局集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