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一局城轨公司烈日当空,骄阳似火,上海嘉闵线七莘路站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景象。在工地上总能看到一个皮肤黝黑,戴黑框眼镜,手持对讲机和记录本的身影步履匆匆穿梭于各个作业面之间,他就是中铁一局上海嘉闵线17标项目副经理任涛。
扎根一线以力学笃行练就过硬本领
2007年,刚参加工作的任涛被分配到中铁一局郑西客专项目成为一名现场技术员。面对艰苦的作业环境和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他白天像一颗螺丝钉牢牢钉在施工现场,带着图纸方案认真研究核查,并时不时与前辈、工队人员沟通请教,对于现场发现的问题锱铢必较,生怕出现任何纰漏。晚上回来则挑灯夜学,努力扩充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至今习惯依旧,办公桌上那些被翻看得略显破旧的专业书籍,还有一本本记录着各种现场问题和异常情况的本子,都宛如忠实的伙伴,见证着他在工作岗位上的点滴积累与日益精进。
入职15年间,任涛先后参与了上海嘉闵高架、沪通铁路站前Ⅵ标、杨林塘航道整治桥梁2标、无锡高浪路快速化工程等项目建设,专业涉及铁路、公路、桥梁等多个领域。正是勤学善思、认真负责的积极态度,让他逐步积累起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经历不同领域工程的施工管理上都能够游刃有余,并逐步实现从“学徒”到“指挥员”的蜕变。
严谨细致以“绣花功夫”筑造品质工程
上海嘉闵线17标是任涛首次参建市域铁路工程。与传统地铁车站工程相比,虽然施工组织管理模式类似,但市域铁路车站规模更大、风险更高,对施工工序安排、现场组织协调和施工风险管控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了将深基坑开挖风险降到最低,任涛与大家深入调研工程地质地层情况,并对上海地区已完工程相关施工技术及风险防控措施进行搜集研究,形成项目现场施工管控要点。对于现场发现的红线问题,他从不留情面,有的工人在他跟前嘀咕“又不是造火箭,何必这么认真”,他给工人耐心说到“如果是自家建房子,咱们能给他留下隐患吗”。通过严要求、强管控,引导各作业队伍逐渐适应项目管理要求。
在防渗漏管控上,由于七莘路站开挖深度大且基底位于高承压水层,任涛与技术团队提前研判后续开挖施工渗漏问题将主要出现在地墙接缝处,提出并推动在墙缝处预埋袖阀管,在基坑开挖前通过袖阀管压浆实现墙缝填充,实现对周边土体的加固,达到对墙缝这一薄弱部位起到双重预加固处理,这一做法的成效在后期基坑开挖中得到充分验证,获得了建设单位认可及其他兄弟单位的借鉴学习。
为积极响应业主打造无渗漏车站的目标要求,确保结构施工质量,任涛带领大家积极开展交流研讨,认真分析叠合墙车站结构渗漏特点,充分借鉴类似项目施工经验,从大体积混凝土配比、浇筑振捣及养护等方面,提出通过外加剂优化混凝土配比、改善混凝土入模条件、二次振捣、智能喷淋养护等措施,有效提升了车站结构施工质量。
“计划要求不能是纸上谈兵,得用脚走出来,得用眼盯出来”,任涛每天翻上爬下巡视着施工现场的每一个工作面,用心守护每一寸工程的精度。
尽心尽责以“老黄牛精神”诠释担当
在地铁工程建设中,每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影响工程进度、安全质量和经营效益。作为现场生产副经理,任涛深知责任重大,以“时时放心不下,事事紧抓不放”的责任感,把青春岁月与混凝土一同浇筑在了梁板之中。
工作以来,他始终保持着清晨早起的习惯,在项目早点名前就已完成当天任务梳理,确保在上班后大家便能按计划有序推进当天的施工任务。他的手机从不静音,保持24小时畅通,随时协调解决现场出现的各项问题。
“任经理,现场需要安排人验收”“任经理,这块位置和图纸交底有出入”“任经理,现场需要安排吊车”……,每天现场技术员、施工队的咨询、突发问题汇报接踵而至,任涛总能耐心给予解决,他常说:“焦虑的解药就是行动。”在他看来,问题不会因等待而消失,唯有迎难而上,才能让压力转化为动力。这位从业18年的建筑人保持着每天最后离开现场的习惯,他总说:“晚些走,心里踏实些”。
薪火相传以己身为炬点亮育人之路
工程行业的高流动性让新人培养成为难题,但任涛始终相信,真正的成长从来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用行动点燃行动的“双向奔赴”。
任涛带徒从不拘泥于形式,当年轻技术员对着图纸皱眉时,他会直接挽起袖子蹲在钢筋堆里,用粉笔在地上画出三维模型;深夜的办公室里,总能看到他和学生们挤在规范手册前,每一次手把手的指导,每一次不厌其烦的讲解,都是为了让年轻人能够快速成长。
“工地是最好的课堂”,任涛说着,手指划过算量表格上被反复修改的公式,“而耐心,是最硬的钢筋。”在他看来,带徒弟不仅是传授技术,更是传递一种态度——对工程的敬畏、对细节的执着、对责任的担当。那些曾在深夜灯光下共同钻研的年轻人,如今已有人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而任涛依然坚守在施工一线,用他的方式写着匠心传承。
又是一个平常的晚上,挖机的轰鸣在夜色中震颤。任涛站在基坑边,忽然想起女儿在作文里写道:“爸爸在修地下长城”。钢支撑在探照灯下泛着冷光,如同真正的城砖。他紧了紧工装领口,大步走向正在浇筑混凝土的作业面,身影渐渐融入照明灯交错的光线中,反光马甲在黑暗中明灭,这个夜晚仍在协调施工的背影,恰是无数城轨人的缩影。
编审丨城宣供稿丨苟永行 张佳文来源丨上海嘉闵线17标项目
【往期推荐】党委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暨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
青春逐梦 不负韶华丨2025年新员工入职培训开班
青岛地铁5号线环~镇区间左线盾构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