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电观察WIND POWER 获悉,《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的核心目标是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通过市场化交易形成价格,同时建立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平衡市场波动对新能源项目收益的影响。
可以说,和此前行业发展依靠“资源驱动”和“政策驱动”不同,“136号文” 之后,中国风电行业的“打法”确实发生了根本性的、系统性的转变。新能源全量上网倒逼行业进入“市场驱动” 和 “技术驱动” 的新阶段,发展方式也从粗放扩张变为精细化运营,从规模速度转向质量效益。
136号文衔接政策盘点 游戏规则的彻底改变,无疑将新能源行业推入了一个全新阶段。
我们梳理了全国发布“136号文”衔接政策的28个省区市,在存量项目电量和电价方面,基本与现有政策实现了有限衔接。除蒙西、蒙东暂不安排新增纳入机制的电量外,绝大部分地区增量项目的机制电价由竞价形成。
值得一提的是,山东省、云南省走在了全国前列,已经分别进行了一轮增量项目机制电价的竞价——山东省以风电项目机制电价0.319元/kWh,光伏项目机制电价0.225元/kWh为全国新能源机制电价立下标杆。
与此同时,昆明电力交易中心于9月29日组织云南省2025年6月1日-12月31日全容量并网的增量新能源项目机制电价竞价,最终中标项目509个,光伏项目出清机制电价0.33元/kWh,风电项目出清机制电价0.332元/kWh。
除上述省区市外,多地已陆续发布了“增量新能源项目的机制电量竞价通知”,明确了2025年6月1日至2026年上半年乃至全年的新能源增长规模和电价基本盘,接下来将会有更多增量项目的机制电价公布出来。
28地“136号文”衔接政策梳理
风电发展从规模速度转向质量效益
此前,风电项目的经济性测算高度依赖补贴电价水平和保障性收购小时数,此后,项目收益则完全取决于当地的燃煤基准价和市场交易电价,利润空间被急剧压缩。开发商必须将项目的度电成本(LCOE)持续降低,在全生命周期内进一步提升发电水平,项目才具有投资价值,倒逼整个产业链将降本增效作为唯一生存法则。
从近几年的发展趋势来看,风电产业的技术竞争也从堆砌容量到追求单机效能,风机技术更追求可靠性和智能水平。因此,大风机不能解决全部的问题,塔筒、基础、吊装方案等全链条的技术降本和创新,才是支撑系统性降低LCOE的有效手段。而有了质量效益后,风电才有能力去面对现货市场、中长期交易的电价波动风险。
可以说,“136号文”像一道分水岭,不但开启了真正的市场化、成熟化发展的新纪元,也进一步促进风电发展重心的转变和商业模式的丰富,将极大地提升中国风电产业的韧性和整体竞争力。
特别声明:本平台 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标明原创的文章,转载需获授权。
近期风电大事件1.国家能源局等四部门发文!海上风电说了这些
2.广东:增量海上风电项目机制电价竞价0.35-0.453元/kWh!
3.200万千瓦!华电拟投建山东大型海上风电项目
4.全球最大,漂浮式风机“三峡领航号”顺利下水
5.深远海大风机!35MW级风机试验机位项目启动招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