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财联社西安发布《卡壳12年,华能延安百亿电厂项目投产临近又搁浅》一文,引发社会各界关注,一时成为舆论热议。秦君对此深感诧异,一个背负众望的电力项目,在费尽心思征地百亩后,如何又让土地重新种起玉米……华能一手策划、投资的电厂项目,怎么就接近流产的边缘?
%7B%22nid%22%3A%22news_566584944%22%2C%22sourceFrom%22%3A%22bjh%22%7D
该照片于6月24日摄于华能延安电厂
情况梳理
2008年,华能延安电厂项目落户,开始征地。于7月征用430亩土地,租赁土地200多亩。(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24亿,规划总容量332万千瓦,一期投资49亿元,占地1250亩,投产后每年可发电66亿千瓦时,产值20亿元。)
2008年——2018年,因产业规划、项目审批等原因停滞。(详见财联社报道)
2018年12月15日,华能延安电厂举行开工仪式,报道显示:计划于2020年竣工投产。
2019年4月,华能延安电厂从混合所有制变更为全国资,成为华能陕西的全资子公司,各项建设重新恢复。
2020年6月初,财联社记者赴华能延安电厂建设工地探访,现场看到其特有的红军帽造型烟囱主体已到顶;综合办公楼也已封顶;而电厂的运行核心——两个间冷塔,其下滑梁刚刚浇铸完成,这意味着距离建成还有大约三分之二的进度;工地一片死寂,综合楼下有三三两两的工人在将拆卸下来的脚手架装车准备运走。与工地紧邻的是配建的750千伏富县开关站,据了解早在2019年1月就已投运二手吊车,但电厂发电至今仍待时日。
2020年6月24日,秦君赴华能延安公司。据华能延安一名副总经理介绍华能集团电厂,“今年以来,延安电厂不存在报道显示的停工情况,是由于施工人员多为外地籍,疫情期间未能按时返工等原因导致返工时间推迟。目前,公司在岗300余人,其中管理人员170余人。月底(6月30日前),公司将有600余人返岗工作。另外,延安项目今年计划投资8亿元,目前已投资1.4亿元,预计明年10月,将实现电力并网。”
而在华能延安电厂外,当地一名曾在华能延安电厂务工过的老百姓却说:“今年以来似乎没有动静。”
随后,秦君致电了富县工业园区办一名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表示:“在我们与华能方的对接中了解到,根本原因应是延安电厂项目未被列入华能集团今年的项目计划当中。”对于华能方所说,该工作人员表示希望其所说为真,“拖了这么久,不管是对政府、企业,还是老百姓任何一方都不是一件好事。”
秦君想说
一、回到当初,2008年,为了这个酝酿已久的电厂,曾有400多亩土地被征收,同时根据方案计划,共有1250亩地被用来电源项目建设。如果说这些本应该节约利用的土地资源,从那时开始种植富县苹果,按照一亩地收入一万多元计算,这12年的时间华能集团电厂,是一种怎样的损失?
二、十余年搁浅,华能作为央企,作为支援老区,以及脱贫攻坚中的重大项目,其作用到底应该如何发挥?
三、对外宣称复工复产,可华能方代表却和园区干部、当地百姓“各执一词”,是谁在说谎?
四、华能集团接下来是否能如该副总所说,按计划如期推进项目,社会各界拭目以待,秦君也将持续关注。
辗转12年,曾经被赋予厚望的延安电厂项目,曾得到各界的诸多关注,还被认为足以改变当地的经济格局,但这个分量十足的“硬核”项目二手吊车,却屡遭难产,这张怀胎12年的支票到现在仍未能兑现。这个以“百亿电厂”名片赚入无限风光的项目,当前能否把损失的时间抢回来,改变青黄不接多年的滞胀惨状呢?(来源:壹眼观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