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二航局四公司今年是中交二航局成立75周年
也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
大桥连心,筑梦通途从长江之畔到深海之湾
从峡谷高山到异国他乡
二航人用行动践行交通强国战略
用智慧构筑300余座壮丽桥梁
“二航桥”已经成为一张闪耀的名片
今天,让我们继续云游“二航造”
感受这支“中国建桥梦之队”如何以桥为笔
绘就山河壮阔的奇迹画卷
★“谁在挥毫海中央,一轮青春朝阳……”
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南航道桥主墩平台
《海中央》MV正滚动播放
歌曲曾亮相央视“五一”晚会
入选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献礼典藏
歌曲主角来自中交二航局的大桥建设者
在世界三大强潮海湾之一的杭州湾
直面惊涛骇浪让全长29.2公里的跨海大桥破海而生
这座世界最长高速铁路跨海桥
中交二航局承建超19公里海上段
面临48个月海上段施工工期
年平均有效施工天数不足200天的严峻挑战
二航建设者把牢“六个变量”内在逻辑
在“喇叭状海湾”书写出工程攻坚的壮阔篇章
01破局之基:钢铁栈桥改写施工逻辑
清晨的阳光掠过杭州湾
钢铁栈桥如赤色长剑劈波斩浪
这座将“海上作业变陆地作业”的超长临建工程
改写了杭州湾栈桥的施工法则
2024年11月长约11公里的海上栈桥被拉通
全栈桥方案借鉴杭州湾公路大桥
嘉绍大桥等项目经验将恶劣海况隔离大幅减少海上船舶使用数量
避免台风期船艘“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情况
通过封闭南航道桥通航水域
实现两个主墩共享一座拌合站
作业人员、设备和材料调配效率提升40%
在长5.5公里的浅滩区创新采用泥浆内循环系统及
绿色土平台等理念满足杭州湾湿地严苛的环保要求
将施工效率提升30%02攻坚之智:技术创新破解先天难题
项目10.96公里长的海中引桥
原设计138 个埋置式低桩承台桥墩
钢管桩需打入泥面下3米
叠加15米以上水头差成全桥进度制约瓶颈2023年6月,项目启动试桩
建设者历时两个月验证了超长送桩器的不可靠性
推动设计变更为“20%低桩+80%高桩”组合方案
消除深水围堰施工风险
节省工期6个月施工中,安排专人驻场保障供桩需求
专人协调三地海事保船舶调度
优化打桩方案工序打桩效率从单船月均35根提升至85根
助力2024年大桥南海中引桥钢管桩
2025年全桥2398根钢管桩沉放完成
在台风季来临前提前撤出“二航长青”等大型打桩船
03安全之盾:细节管控织密防护网络
项目管理跨度长达32.8公里
安全防线如影随形栈桥交通安全采用“双控”模式
防撞型钢护栏+北斗定位测速系统
限时速大车30公里,小车50公里
超速即自动告警,全年安全生产零事故
交通船靠泊的“超宽间隙”曾是致命隐患
项目团队在船舷加装可折叠翻板
靠泊时展开形成无缝通道
根本上消除人员跳渡风险
项目部编制了完备的海上应急救援预案
在主墩平台搭设无人机机场
引入我国首款通过ISO23582应急救援
认证的空中载具具备“绳降-牵引双模救援”功能
最大载重40公斤,续航28公里
通过搜救无人机与救援船舶紧密配合
突破了杭州湾流速快、潮差大的救援难点
让安全管理从“被动应对”变为“主动防控”
04管理之效:汇聚众智催生新质生产力
针对超大管理跨度项目以 “工段制” 替代传统架子队
设六大工段,由副经理带班作业
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压实安全责任让“安全优先”成为生产组织的前提
实行标准化管理提质增效
分部分项工程实施前实行清单式管理
首件总结优化形成标准工艺
提炼出10套作业标准化手册
9套安全管理标准化手册
确保工序有章可循同步推进全员创新与技能提升
开设“建言献策箱”开展“聚众智”创新活动
产业工人培训中心采用“必修+选修”模式
6000 余人次实现“劳力型”向“技能型” 转变
评选9 名“项目工匠”通过“大讲堂”传承技艺
46 项工艺创新改良成果
申报发明专利 16 项,实用新型专利 12 项
移动式护栏安装小车整体式泥浆循环系统等一线智慧
获管理单位认可让跨海大桥成为 “新质生产力” 的生动实践
潮起潮落间杭州湾的“钢铁脊梁”正不断延伸
这座凝聚着“变中求新”智慧的大桥
将成为连接长三角的交通动脉
书写下新时代工程建设的优异答卷
2025来源:中交二航局微信公众号
作者:王昊THE END厚重 稳健 务实 创新宽广天地,二航四与你共拓CCCCSHEC FOURTH ENGINEERING COMPANY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