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二公局萌兴工程有限公司上游短时强降雨带来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洪泥石流灾害河流下游的钢筋加工场
施工人员驻地被冲毁6人死亡、46人失联、21人受伤
……这起灾害发生在四川凉山州金阳县
事发时间为2023年8月21日
正是汛期>>点击查看详情
除此之外河南南阳、甘肃白银等地
近期也发生了局地暴雨洪涝
造成野外建设工程施工人员群死群伤事件
↓↓↓1.2025年6月30日21时至24时,
河南南阳市西峡县太平镇、二郎坪镇遭遇短时极端强降雨,将一工地板房冲毁,造成5人死亡,3人失联。
2.2025年6月23日18时许,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永新乡新泉村新泉沟发生山洪灾害,造成5人失联。
这些事件暴露出一些企业风险意识淡薄
防汛责任不落实等突出问题汛期,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做好安全管理工作?请看↓↓↓近日,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关于切实做好夏季高温期间建筑施工安全防范工作的通知》显示,
针对可能的极端天气,建设单位应组织施工、监理单位严格落实“四个一”要求。
相关企业可参考借鉴:
人员安全意识再教育一次
围绕极端天气应对,开展一次专题教育;专人负责天气预报的查询、传达工作,及时调整防强对流措施;鼓励现场人员查找身边安全隐患,继续营造“人人都是安全员、处处都是安全岗”的良好氛围。
现场安全隐患再排查一次
针对深基坑、外脚手架等高风险部位,起重机械倾覆、高处坠物、临时用电不规范、临边围护缺失等多发安全隐患,开展自查自纠;企业安全管理机构应组织巡查,同时紧盯临山、涉河、低洼等地质灾害易发区建设工程,发现隐患立即停工整改。
应对处置能力再验证一次
针对基坑、线性工程,要确保具备满足短时强降雨的排水能力;如强对流天气引发险情,要确保应急队伍、物资符合抢险需要;塔吊、吊篮、卸料平台、外脚手架、各类工棚要提前加固,确保能够抵御极端大风;暂停一切户外高处作业,确保相关指令能迅速传达执行。
工友转移预案再模拟一次
建设单位牵头定期摸排项目在施人员总数,提前与项目所在地政府沟通确定符合需求的转移安置点,切实提升极端天气项目转移避险效率;各在建项目部从转移指令发布开始,全过程模拟演练转移预案,进一步厘清分工、完善细节,实现现场安全可控、人员转移有序。
汛期施工安全手册码住↓↓↓以上群死群伤案例教训惨痛
汛期施工“致命漏洞”藏在哪儿?
来听专家解析↓↓↓加强外来人员管理尽早融入当地灾害防控体系
应急管理部防汛抗旱司司长徐宪彪提醒,每年汛期都有
外来人员因为暴雨、洪涝、台风等灾害造成人员伤亡
,尤其是施工工地,人员密集,更容易发生集中的群死群伤。
这是由于外来人员管理,存在以下两方面短板:
外来人员不了解当地情况,不清楚当地的致灾风险。
外来人员可能没有被纳入当地的灾害防控体系。
专家提醒,汛期针对外来人员,
务必做好人员信息及人身安全管理,尽早融入当地灾害防控体系
。做好外来人员的信息管理,坚决做好转移避险,应转尽转,
应转早转。外来人员自身也要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多关注预警信息,在当地通知转移时及时响应撤离。
一旦发现周围情况异常,不要犹豫,尽一切力量逃生。
营地选址提前评估风险
杜绝“假转移”应急管理部综合减灾和改革协调司司长吕红频
提醒,施工营地选址前必须提前开展风险评估。
严禁在行洪河道、泥石流易发区、低洼易涝区等危险区域设置营地。
地方防汛指挥机构应详细掌握辖区内野外工地、营地位置及人员数量,加强实时动态管理。
在预警响应方面,预警叫应必须到点、到人,
严格落实“四个一律”,即:当雨量达到临灾预警阈值时
,一律进行转移避险;当发生险情异动时,一律进行转移避险;当风险隐患不能准确预判时,
一律进行转移避险;特别是当晚上发生以上三种情形时,
不等不拖,连夜一律进行转移避险。
此外,地方防汛指挥机构要通过视频、电话等方式进行验证,杜绝“假转移”。对造成施工工地群死群伤的各类灾害事故,
一律提级调查。汛期施工安全“九个必须”
一图读懂来源:四川省应急管理厅 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应急管理部 中国安全生产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