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五局集团轨道交通运营公司为落实好朔黄铁路黄骅港折返段新增调车作业人员培养任务,朔黄铁路运输处以分秒必争的节奏推进人员筹备与培训工作,全力冲刺上线目标。
练习走行部检查(韩海波 摄)
精准响应业务需求,高效启动人员筹备
自确定承揽黄骅港折返段调车队业务以来,朔黄铁路运输处内燃机车队便将人员筹备与能力建设视作“攻坚战”的核心。9月14日,内燃机车队接收12 名新学员,为新业务团队注入新鲜血液;同时内燃机车队将理论准入考试题库调整为黄骅港折返段准入题库,车队当天便完成题库更新与分发,确保培训内容与业务标准“零延迟”对接,为学员构建精准的业务知识学习框架。
“新业务上线时间卡得紧,人员能力必须跟上节奏,从题库调整到学员接收,我们每一步都在跟时间赛跑”,朔黄铁路运输处内燃机车队负责人说。黄骅港折返段调车队业务与运输处现有铁路运输业务具备高度协同性,但港口调车作业对线路熟悉度、应急反应速度要求更高,“必须用最短时间让学员达标,才能确保10月31日顺利上线。”
练习走行部检查及部件认知(韩海波 摄)
理论实作双管齐下,强化培训筑牢基础
为在短时间内实现学员能力突破,内燃机车队结合考试节点与调车作业需求,制定了“饱和式”的培训计划:每日上午8:00–11:00、下午14:00–17:30、晚上19:00–21:00,9.5小时的高强度教学、学员的笔记本上记满重点、题库里划满标记,连课间休息都在互相提问知识点,整个培训现场弥漫着“比学赶超”的紧张氛围。
理论培训上,车队建立“周验收、周复盘”的紧迫机制,教育指导司机每周日准时组织理论考试检验学习成果,截至9月30日,两次验收已顺利完成。针对成绩相对偏低的学员,车队开展一对一帮扶,深入拆解学习难点,加强日常关注,并将每次考试不及格人员纳入考核范围,督促其提升学习效果,确保全员理论知识不拖后腿。实作培训更是聚焦“实战抢练”,多维度挖掘训练资源。一方面,该车队实行“轮岗看道”制度,每班1名学员紧跟老员工熟悉黄骅港站区线路布局与调车作业流程,确保每人都能在上线前完成至少 3 次完整看道;另一方面,面对无整备或辅修机车可练习的困难,车队主动对接黄骅港折返段、内燃运管中心,反复沟通协调,最终争取到双能源机车的临时使用权,教育指导第一时间组织学员开展走行部实作学习;同时安排专人24小时关注库区内燃机车整备、辅修动态,一旦有机车“空档”立即通知学员集合训练,最大化利用每一次实操机会。
考虑到双能源机车与作业将使用的东风4型机车在走行部结构上存在差异,车队提前预判难点,优先组织学员攻克机车车钩前端检查项点、走行部检查步伐及汇报流程,待东风4型、东风12型机车入库整备时,哪怕只有2小时窗口期,也立即组织学员开展模拟练习,手把手纠正操作细节。
示范走行部检查(蒋衡晔 摄)
锚定上线目标,冲刺阶段再提速
此次黄骅港站区调车作业业务的拓展,不仅为朔黄铁路运输处开辟了新的业务增长点,更将进一步完善区域铁路运输服务链条。黄骅港站区调车作业是港口货物转运的“咽喉环节”,10月31日的顺利上线,直接关系到黄骅港后续货物周转效率,容不得半点差错。该运输处内燃机车队负责人表示,后续车队还将增加“模拟上线”演练,让学员提前熟悉作业流程与应急场景,“我们的目标不只是达标上岗,更是上线即胜任”。
走行部检查(韩海波 摄)
该运输处专注于轨道交通运营服务,业务涵盖铁路运输调度、机车运维、线路养护等领域,凭借专业的技术团队、成熟的运营体系与严格的安全标准,在朔黄铁路运输行业树立了良好口碑。未来,该运输处将以此次新业务拓展为契机,总结“短周期、高强度”培训经验,进一步提升团队专业能力,为后续承接更多区域铁路运输业务、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供稿|朔黄铁路运输处 王婧闻 韩海波
值班编辑|阮持明审核|公司党群工作部
客服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