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二局集团江苏工程有限公司不知不觉,就到了到金秋9月
2025届的见习生来公司2个月有余
渐渐地褪去了学生气息
化身为勤勤恳恳的职场“打工人”
历经2个月的职场“打磨”
相信他们有很多话要说
接下来,就请跟随小编,听听他们的成长感悟吧~
胡赓华东交通大学 铁道工程
7月14日到项目部报到那天,夏日的太阳格外炽热,“中铁二局集团”的几个大字在阳光下亮得有些不真实。当时我心里很慌乱——想象中扛着仪器跑现场的场景并未出现,迎接我的是办公室里一摞摞图纸,还有前辈们“先沉下心来学习”的叮嘱。如今两个月过去,我才慢慢明白,这段尚未开工的“前奏”,原来是给新人最好的“启蒙课”。
第一次走进项目部,发现它和我印象里的工地差距很大。想象中的脏乱差没有出现,转而是干净整洁的单人间,我暗自窃喜,觉得来对了地方,对未来的工作生活也充满了期待与斗志。
头一周,我着实有些手足无措。打开施工图,密密麻麻的线条像迷宫,几百页的图纸更让我无从下手。但沉下心仔细看后,发现图纸内容和课堂上学过的知识有不少相似之处,这才让我找回了一点熟悉感。最初几天,我和同事们主要靠在网上找资料、看施工工艺流程动画,逐一弄懂工程名词的含义,慢慢熟悉公路施工相关的知识,其实有些工艺流程看着并不复杂,可当总工带我们去铁路项目参观时,我才真切感受到理论与现实之间隔着“实践”这道坎,也终于懂了前辈们为何苦口婆心叮嘱我们要多动手。看着现场庞大的施工机械和烈日下忙碌的工人,我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这两个月来,通过熟悉图纸、绘制施工图,再加上办公室前辈的悉心指导,我逐渐摸清了工作要点:图纸必须画得清晰,让工人能看清细节;各类标注要准确完整;施工方案要符合设计规范;技术交底时,施工工艺流程要简单明了,让工人能看懂;看图纸要先抓整体再抠细节;所有施工环节都要遵循标准化要求;相关表格要做得细致清晰。与此同时,我也慢慢适应了项目部的生活作息。但我深知自己还有很多不足,比如对各类工程软件的操作不够熟练,对更多施工工艺流程缺乏了解,执行任务的能力还需提升,遇到不懂的问题要更主动虚心地请教……
两个月的时间,我明白自己学到的不过是皮毛。接下来,我特别希望能多跟着办公室的前辈学习,踏踏实实地掌握真本领,争取把所学知识真正运用到工程实践中去。
顾剑浩
华东交通大学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来到中铁二局已经有近两个月的时间,在这期间经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回想刚刚来到公司时的那种拘谨以及憧憬,竟恍如昨日般清晰。
在来到暨南大道项目的开始,对路桥方面知识一窍不通的我在初次接触图纸以及方案显得毫无头绪,但在后面的时间里,通过在网上观看教学视频,施工动画,在各位同事和前辈的的指导下,我已经开始逐步熟悉项目的基本情况以及各种施工方法,但理论与实践终究不能相提并论,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部长带领我们去参观各类工地,无论是钻孔灌桩亦或是其他工艺,亲眼所见永远比书本上来得实在。
在这段时间的学习中,对图纸的熟悉与绘制,对文件的阅读与整理,我已经基本熟悉了自己的工作,但我也认识到仅仅会是不够的,还需要提升细节以及质量,这就是如今需要解决的不足之处,比如画的图纸与做的交底要能让工人看明白,方案要符合规范的要求,还有各类文件的格式要求等等。同时我也在试验室学到了很多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东西,各种试验也是工程的必要组成部分,过程复杂繁琐,但对于工程的成功这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阔别学校,来到项目部,转变身份,踏入这个行业,作为一个职场“小白”,有迷茫也会有惶恐,但在同事的帮助和带领下,我也逐渐开始“上路”。转眼已经在项目部度过了两个月,我已经适应了这样的环境与作息,我也很庆幸能够遇到好的老师们带着我们学习,这两个月收获很多,但我知道现在所学还太浅显,在之后的日子里我也会尽自己所能去掌握接触到的知识,积累经验,脚踏实地,为未来打好基础。
焦竞恒长安大学 交通工程
7月的蝉鸣伴着我初入职场,带着校园里的青涩与懵懂,我加入中铁二局江苏公司暨南大道项目部
时光如白驹过隙,2个月过去了,我如今已渐渐褪去学生气,努力适应工作节奏。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在校所学的交通工程专业知识,与实际工程中需要的专业技能存在不少差距,因此唯有多向工程部的前辈们虚心请教,才能更快补齐短板。
回首这两个月的见习时光里,有过困难,有过挫折,也曾迷惘,也曾困惑,但这一路走下来确实让我学到了不少实用技能:我主动摸索了Midas软件的基础操作,但深知自己尚未完全掌握其全部功能,后续还需不断精进,熟练运用到实际工作中;面对桥梁图纸时,起初有很多地方摸不着头绪。好在通过自主钻研和向前辈请教,我对图纸的理解逐渐加深,也慢慢能抓住设计的核心要点;同时我已基本掌握台账的制作方法,尤其是在负责桩基台账的过程中,收获良多。微观上,我熟悉了桥梁桩基的组成部分及各参数间的关联;宏观上,也对项目内八座桥梁的桩基特点与整体布局有了更清晰的认知。由于在校时对 CAD 的学习不够深入,绘图时曾遇到不少难题。在前辈们的细心指导下,我不仅加强了对图纸内容的理解,更明确了绘图的标准要求——比如黑白打印时颜色需清晰分明,标注及说明要整齐规范等,这让我深刻意识到“按标准绘图”的重要性;我也尝试编写了导管水密性方案交底、钢筋笼加工技术交底、管桩施工技术交底及预应力管桩施工交底。在编撰过程中,我不仅熟悉了各类方案的具体内容,也对相应的施工工艺流程有了更透彻的理解。
除了室内的理论与技能学习,我还多次跟随前辈前往施工现场见习。实地学习不仅让我熟悉了实际工作环境,对各类工程机械设备有了直观印象,更重要的是,我亲眼见证了理论知识落地为实际工程的过程:桩是如何一步步施工成型的,路基又是如何逐步填筑压实的。这些鲜活的场景,远比书本上的文字更让人印象深刻,也让我对施工工艺有了真切的认知。
此外,我还参与了试验室的部分工作,协助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试验,了解到混凝土是由水泥、骨料(砂、石)、水、减水剂、粉煤灰等材料按比例配制而成的;同时也参与了土的最优含水率测定试验,亲手操作了击实机械,完成了 27 次锤击作业。但我也意识到,自己在试验过程中缺乏主动思考,今后需要更积极地向前辈请教,主动探寻问题的答案。
展望未来,我希望能进一步提升图纸绘制技能,做到绘制的图纸既符合标准规范,又清晰易懂;同时,还要加强方案与交底的编撰学习,摆脱“不懂内容、不知流程”的困境,真正吃透工作要点,将所学技能扎实运用到实际工程中。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仍需努力,提升自己,认认真真学习,踏踏实实做事,把自己学到的贯彻到工作中去。
王凡铭
中南大学 土木工程
从七月开始,我已经到尤旺邻里中心项目见习两个月了。初来乍到的我很庆幸来到了尤旺项目这样一个刚刚开始建设的项目,随着项目的推进一同成长,记得刚来时项目尚未开始动工,场地内空空荡荡,而如今基坑已经初具规模。一路走来,我自觉收获满满,也深刻体会到自己经验尚浅,前路犹长。从现场管理到内业准备,从工程验收到资料报审,从安全检查到技术讨论,每个过程我都历历在目。
在工程部见习期间,在导师的指导下我进行过工程量的核算,也跟随监理一起到现场进行过冠梁的工程验收。不论是表格里的数字,还是现场的钢筋间距、搭接长度,每一处都马虎不得。我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了解了工程量核算的要点,掌握了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工序的验收要求,也认识到工程质量、施工工艺和工程安全之间密不可分。
“罗马并非一日建成”,工程项目也并非一蹴而就,把工作的每个微末做好,最后的结果一定不差,这是我两个月以来见习的最大收获,也让我坚定信心要脚踏实地、虚心学习,更快更好地融入到项目建设中去。
张文皓西南科技大学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时光荏苒,转眼间入职已两月。回首这段时光,感触良多。从校园到职场,从理论到实践,这是一段充满挑战却也收获满满的旅程。
初到项目时,面对陌生的环境与具体的工作任务,我曾感到忐忑与迷茫。但幸运的是,公司为我们提供了清晰的培养路径,项目领导班子更是亲自带教,耐心指导。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我逐步克服了畏难情绪,提升了如何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无论是图纸的理解、现场的协调,还是与同事的高效沟通,每一次尝试都是一次进步,每一次总结都让我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成长方向。
这两个月,我不仅学习了岗位技能,更重要的,是心态的转变。我明白了责任的含义,懂得了团队协作的力量,也体会到了工程人严谨务实、精益求精的精神。每一次攻克难题后的成就感,都让我更加热爱这份事业,也更加坚定了扎根行业、不断学习的决心。
感谢公司提供的平台与项目领导的悉心栽培,让我在短时间里快速融入、稳步成长。未来,我将继续保持空杯心态,脚踏实地,主动学习,争取早日独当一面,为团队和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汤俊杰
华东交通大学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告别大学校园,怀着满满的期待,我来到了智能网联汽车项 目的工地上。在这待了俩月,整整六十天,让我对“工程人 ”这 三个字有了完全不一样的理解。
这儿的日子是真的“热 ”,不只是天气,更多的是大伙 儿干活的那种热火朝天的劲儿。还记得第一次跟着师兄去现 场“放点 ”,把图纸上的线条在荒地上变成实际的白线;还 有第一次跟着师父去验收钢筋,图纸上密密麻麻的符号,成 了眼前整整齐齐的钢筋网,我的心里无比震撼,所谓“万丈 高楼平地起 ”,靠的就是这种不放过每一个细节的严谨。从 一开始啥也不懂、只能跟在别人后头看,到现在能自己完成 一些简单的测量放线;从一开始完全不懂规范,到现在也能 看出现场的一些小问题——我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离不开 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工地是一个特别锻炼人的地方,不光 能学技术,更学会了怎么跟人沟通。我会继续在这儿踏踏实 实地学、好好成长,用奋斗给自己青春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周冠羽南京林业大学 土木工程
我在无锡智能网联汽车项目的实习过程中,我学习了如何防线,能够使用RTK来放桩位点,配合挖机完成出土,根据CAD来确认钢筋绑扎是否正确等等,以上种种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了每一寸道路,每一座建筑背后凝聚的建设力量,天天跟着工友们晒得黝黑,但看着图纸上的线条变成实打实的水泥基地,还挺自豪。
工地上的声音特别喧嚣且复杂,搅拌机的咔咔声,装载机的轰轰声,锤子的当当声,钢板碰撞时的框框声,好想在给工人们加油打气,工人们不畏寒暑,不怕风吹日晒,夜以继日辛勤工作着。若不是亲临现场,有谁能目睹这背后凝结的一滴滴汗水,我要珍惜现在的生活,拥抱生活,为自己的人生增添一份光彩。
再庞大的工程都有完工的一天,那时,我们的汗水和欢笑都会留在这片土地上。不管时光怎么流逝,能加入到中铁二局这个大家庭,对我而言都是一次人生的洗礼,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