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难题,找他就对了"。
"聪明睿智,科研好手,他的办法永远比困难多"。
"他总是站在我们前面二手吊车,从他那里我们学到了很多"。
这名同事们心目中工作上的"定心丸",科研上的"带头人",学习中的"好榜样",合作中的"好伙伴"正是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西北院的副主任工程师仇韬。
仇韬毕业于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大型火电与光热发电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领域的设计、研究及新产品开发工作。从业14年来,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科研素养,他参与立项并完成20余个技术创新科研项目,获得国家专利11项、中国能建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完成软件著作权5份。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成就斐然的背后,是仇韬迎难而上的勇气、革故鼎新的锐气和与时俱进的朝气。
光热核心技术国产化的先行者
国家"双碳"目标的提出吹响了能源变革的号角,而光热发电作为先进的零碳排放新能源发电技术,是清洁能源利用的一个重要方向。
仇韬参与设计了数十个不同形式的光热发电新能源项目,他深知,控制系统是整个电站的大脑,不能依靠国外的技术产品,核心技术一定要国产化才能避免"卡脖子",攻克技术难题,才是真正的践行"双碳目标"。
于是,自主开发光热电站控制算法成为仇韬的目标。他一边广泛研究国内外前沿文献,一边在项目现场不断学习和积累新能源项目经验,最终成功自主开发了光热电站控制算法,并搭建控制实验台对算法进行不断的测试和完善,最终突破技术壁垒,掌握了不同形式光热发电控制领域的核心技术。
在世界最大容量的熔盐塔式光热电站摩洛哥努奥三期项目中,国外合作方对西北院的控制系统逻辑图深度的要求远远高于国内工程,达到了软件编程组态的深度。时间紧,任务重,仇韬多次往返国外现场进行技术对接,应用此前自主开发的光热电站控制算法,带领技术团队加班加点,顺利完成了DCS控制逻辑组态工作,这不仅完全满足工程要求,赢得外方和业主方的好评。
在摩洛哥工作的基础上,仇韬还带领团队在哈密塔式光热项目中通过仅仅采购DCS硬件的方式自主开发软件控制包,对吸热器、熔盐储换热、蒸汽发生器这些光热核心系统进行完全自主化的DCS控制程序开发,首次在聚光集热系统中实现了APS一键启停控制逻辑,推动了少人值守的智慧光热电站建设。
清洁能源智慧数字化的探索者
以工业互联网、5G、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重塑传统的能源产业,在宏观政策、产业需求、资本市场等因素的影响下,智慧电厂借助"新基建"的风潮在当前呈现大好形势,未来市场前景可观。
仇韬敏锐地抓住发展趋势,响应国家加快发展创新的战略,再次向新领域进发。他走访电厂,了解电厂智慧控制的实际需求及目前电厂控制中的痛点,组织成立智慧电厂工作组,开展各智慧应用模块的设计与研究工作。凭借多年的专业积累和高级程序员的技术基础,经过数年攻坚,仇韬成功完成了西北电力设计院自主知识产权的智慧电厂总体架构设计,并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在仇韬的带领下,西北院相继成功建设完成了多个智慧电厂项目:通过智慧管控、智慧厂区、智慧决策帮助国华锦界电厂搭上快车;通过智能控制、智能诊断、智能生产助力中电投五彩湾电厂完成升级;通过陕能麟游电厂一体化、内蒙古酸刺沟电厂可视化、榆林横山电厂信息化等项目帮助其实现电厂的优化升级……西北院智慧电厂技术方案得到了市场的极大认可和良好反馈,已签订国电湖北随州、北京太阳宫燃机、连云港石化动力站、山东能源红墩界等多个智慧电厂的设计与总包合同,业绩斐然。
科研创新产品孵化的拓荒者
科研的最终目标是业务拓展和服务创新中电投热电厂,只有将科研成果孵化为产品,才能创造价值。在西北院的支持下,仇韬深耕创新,努力研发创新产品。
仇韬组织研发了世界首个塔式光热电站全范围仿真机产品。在这个产品的开发过程中,仇韬和团队遇到了很多难题。首先,镜场模型计算量大,常规仿真机计算能力不足,这几乎导致研发进程无法继续。仿真机厂家经过多次尝试已经放弃,然而仇韬却并不打算向困难低头。
"我要点亮一颗科技树,寻找解决问题的关键点",这是仇韬在遇到难题时最爱说的一句话。
他迎难而上,通过多方学习和研究,找到了解决方法——使用分布式计算,即 "云"计算技术。这项技术从未被在常规发电领域应用过,即使在IT领域也非常前沿。在采用分布式计算后,仿真机保守估计增加400%的计算能力,不但成功解决了仿真机计算能力的问题,而且无任何硬件成本增加。
仇韬还在西北院建立了首个光热电站仿真中心,首次利用"云"计算技术实现了塔式光热电站定日镜场、吸热器、熔盐储热、发电岛等系统的实时仿真。运行人员可以基于该仿真机完成吸热器预热、熔盐泵充盐、熔盐循环、定日镜投入、应急事故处理等系列操作,完成光热电站的全过程启动中电投热电厂,其操作界面和电站实际操作全部一致,仿真机成果被院士专家组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这些核心技术的掌握使西北院得以走在国内外工程公司控制领域的前沿,目前该产品已经计划应用于新能源电站项目中。
仇韬还带领技术团队研发孵化"无人设备智能巡检系统"、"5G智能控制网关"、"AI机器视觉"等多个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数字化产品,寻求在新产品、新业态、新服务上的创新与突破,为客户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一腔热血,融入万家灯火,作为一名年轻的电力技术专家,仇韬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投身技术创新工作吊车公司,助力"3060"双碳目标实现,用技术打造智慧能源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