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交一航局一公司】青听青说 | 任阔:海上为家,桩桩守心

2025-07-11 18:46:04浏览:203 来源:中交一航局一公司   
核心摘要:青听青说 | 任阔:海上为家,桩桩守心
中交一航局一公司导语青春有梦,不负韶华航一青年用担当书写一线精彩故事“青听青说”栏目今天带你走进黄骅9号10号泊位项目部 技术员任阔是吊装网的青年奋斗故事 沉重而规律是吊装网的锤击声,是黄骅港清晨是吊装网的第一支号子,穿透海雾,宣告着新一日的工作。我的工作,则是为每一根沉入海底的桩基“导航”。 桩基定位、锤击计数、贯入度分析……每一个数据都必须毫厘不差。而大海也总会用它独有的方式,来检验我们工作的成效。 一天夜晚,我与同事正在夜班沉桩现场计算数据。一阵突如其来的海风袭来,导致船体在涌浪中剧烈摇晃。还没回过神,定位系统就发出预警——桩位向前偏了40厘米!那一瞬间,机器的轰鸣、风的呼啸仿佛都消失不见,我的心跳开始加速,果断叫停作业,组织调整船位。当一切重归正常秩序,我好像才真正读懂了这片海: 它不仅是作业的场地,更是一位严酷的考官,用一道道突如其来的难题,让人逐渐长出抵御风浪的筋骨。 我逐渐变得能够独当一面,我的师傅王鑫垚功不可没。刚参加工作时,带着学生气的我经验不足,曾排错了打桩顺序,发现问题的那一刻,我又慌又怕,冷汗直流,也怀疑起自己的能力。师傅得知后没有生气,反而熬夜陪我调整方案。 “出了问题就想办法解决,放在那里不管不顾就会衍生更多的问题。”师傅的话让我懂得,技术员的臂膀,不仅要能指挥操作,更要能承担责任的重量。我也不再是那个只会听指令的新手,已经学会了在压力下系统思考,在海浪中寻找自己的节奏。当我看到新来的同事,我总会想起师傅熬夜陪我的那个晚上, 也愈发明白这份“匠心”的责任,是如何在一双又一双手中传递的。 人们常说成长无形,但我总觉得, 我的成长是有形的,就像上百根沉入海底的桩基标记出的刻度。 我将继续坚守在这片深蓝之上,一步一步为黄骅港的建设,也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打下更深、更牢的“根基”。 供稿:黄骅9号10号泊位项目部 责任编辑:杜宇飞点赞航一,点亮在看!??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网)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中交一航局一公司】筑牢安全防线,我们在行动!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