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建西北区域总部在新疆天山南麓海拔3660米是吊车的无人区
一项利在千秋是吊车的工程正在创造奇迹
由中国交建承建总承包分公司管理一公局集团、二公局参建
中交天和生产制造装备是吊车的
天山胜利隧道建设步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
作为乌尉高速的“咽喉”工程
这条世界最长高速公路隧道
有着独特的“三洞+四竖井”设计中交建设者通过长隧短打
将工期从10年缩短至52个月
2024年12月30日天山胜利隧道迎来了全线贯通
2025年6月13日由中交集团自主研发的
世界首台高寒高海拔超大直径全断面
硬岩竖向掘进机“首创号”“一钻成井”
实现世界最深高速公路竖井
天山胜利隧道2号竖井成功落底贯通为乌尉高速的通车按下了加速键
PART1“超级天梯群”构建天山呼吸系统
天山胜利隧道属特长公路隧道
全长22.1公里最大埋深1112.6米要穿越100多种复杂岩层
四组八座竖井等于在隧道上方
开8处“天窗”,总深2828米
相当于在山体内建起“超级天梯群”
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隧道的“呼吸系统”
它解决隧道施工和运营期间的
安全作业和空气质量难题
作为施工辅助通道它为施工设备、材料的运输
以及人员的进出提供便利
作为应急救援通道它保障应急救援的效率和成功率
作为排水和排渣的通道
它将隧道内的水和渣土排出
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2号竖井是4组竖井中最深的一组
2号竖井对应隧道左右洞
其中,2#-1竖井深度达
707米竖井开挖直径11.4米,成井内径9.5米创造了高速公路竖向掘进机施工
竖井深度、直径、海拔
三项世界纪录PART2“首创号”创新工法攻克高寒高海拔厚岩层施工难题
为竖井量身定制的“首创号”
零部件全部国产化主机长24米,重约1100吨
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和恶劣的施工环境
“首创号”展现出了强大的适应性和可靠性
首次将TBM破岩石工艺与竖向掘进完美结合
采用掘、排、支相结合的全新钻井工艺
避免了传统钻爆法对岩石的扰动
TBM全智能化竖向掘进实现了井下无人化操作和超大直径竖井一次成型
开挖碎石经泥水循环系统排出环保处理
在世界隧道竖井施工史上当属首例
配置自主研发的垂直导向系统
精度控制在2毫米内,竖井垂直度更加精准
成功研发了多适应性锥形刀盘
“泥浆+吊桶”相结合的
垂直上排渣技术和导洞下排渣技术
成功应用了撑靴式硬岩竖向掘进机
首次形成了成套的竖向掘进机施工关键技术
成功应用了竖向掘进机掘进+导洞排渣组合施工工法
填补了我国在地下工程领域
大直径竖井全机械施工的空白
PART3“天罗地网”守护天山安全生产线
竖井的建设,不仅是技术的突破
更是对安全和质量的严格把控
建设团队推进党建安全环保一体化
建立了“三维安全网”
智能预警56个传感器实时监测井内气体、岩体位移让安全隐患无处遁形垂直生命线每50米设置防爆电话和应急物资舱
高原医疗站施工区建制氧室现场配有急救车,并有医护人员值守
与乌鲁木齐三甲医院建立5G远程会诊通道
正是这套体系实现了707米深井施工“零死亡”
PART4“竖井铁军” 党旗在天山深处高扬
比开凿天山更难得的是建设者们的钢铁意志
2号竖井施工现场被称为“帐篷项目部”
建设者们用高压锅煮饭、用棉被裹设备
面对氧气稀薄、极端天气等困难
他们还需要克服洞内洞外近70℃的温差
常常裹着3层羽绒服和防风服施工
里面的速干衣反复被汗水浸透
先锋力量冲锋在前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小组扛起风钻与锹镐
与工友昼夜并肩作战最终按时完成了始发井的施工
为国内首个竖向硬岩盾构机的试掘进
打下了坚实基础天山胜利隧道2号竖井的落底
不仅是乌尉高速公路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更是我国交通建设在高寒高海拔地区施工能力的有力彰显
新疆天山胜利隧道建成后
将打通天山南北的交通运输屏障
乌尉高速公路将成为连接南北疆之间的
安全舒适高效的公路运输通道
乌鲁木齐到库尔勒的车程也将
从7个多小时缩短至3小时左右
对于推动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
促进南疆经济发展和区域优势资源开发
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有重要意义
来源《中国交建》公众号欢迎转载 注明出处推荐阅读在“云端”种树,这些不为人知的艰辛超乎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