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文/徐栋章 能源情报
要掘金天然气,必须先适应油气圈那一股抑制不住的奢华风。不如此,圈里人可能都不接纳。
LNG2019的展会现场,全球各路大玩家竞相展现实力,一个比一个高大上且奢华无极限。面对全球最大、增速最快的增量天然气市场,上游资源方、液化天然气项目方使出了浑身招数,吸引目光,关注就是潜在的合同、也是潜在的投资方。
就连中国国内的城燃终端们也都悉数登场。也有一批天然气行当的新进入者,上寻气源、下接消费终端。趁机也能吸引到资金合作方,谋划天然气蓝图。华瀛天然气就在其中,华瀛天然气董事长舒昌雄在其展位迎来送往,一片忙碌景象。
舒昌雄对天然气前景仿佛胸有成竹,早有大蓝图。他端着一摞审批文件,和表现当地政府对项目重视的新闻报道的报纸复印件,随时准备击穿可能的质疑声音。
在经历5年的天然气消费双位数增长后,2019年中国天然气消费增速已经放缓。即便这样二手吊车,2019年全年天然气消费量超过3000亿立方米,达到3040亿立方米,站上3000亿立方的槛。
讨论了一整年的国家管网公司也在这年的12月份,正式挂牌。同样在12月份神华国华能源投资公司,中俄东线通气。非三桶油的民营企业早已开始布局,一连串的改革政策,更是让市场在平静的表面下积蓄着力量:谁都想在天然气市场上分一杯羹。
舒昌雄赶上了这波机会。华瀛天然气和华润电力华南大区7月份签署天然气购销协议,舒昌雄此刻估计更有底了:搭上了央企,也搭上了大用户。或许,还是潜在投资方。真是一箭三雕,也上演了天然气市场上一出重新组合的好戏。
华润电力和华瀛合作,谁收益更大
华润电力华南大区与华瀛天然气签署天然气购销合作框架协议。签署协议中透露出几分蹊跷:华瀛的接收站还没有建成,华润电力和华瀛目前没有签署任何长协,购销协议像是为国外采购做铺垫。
或者,华瀛在到处寻找深度合作伙伴,华润电力可能是购销协议基础上的投资合伙。这比签署一个空泛的购销协议更有前景。不过华润集团贵为央企,在电力和城燃领域广有资产,依然还没有接收站资产,也不持有接收站的权益。华瀛则抓住了央企合作协议的加持,也获得天然气市场位置极佳的入场券。
要知道,华润是一家特殊的央企。华润集团历史悠久、地位独特。华润普遍被认为是央企里面的民企,效率高、管理水平先进、反应相对快、市场化程度高。
华润前身“联和行”1938年就在香港成立。1948年改组更名为华润公司。1952年隶属关系由中共中央办公厅转为中央贸易部,即现在的商务部。1983年成立华润(集团)有限公司。1999年12月,华润与原外经贸部脱钩,列为中央管理。2003年划归国资委监管,是国有重点骨干企业。
华润的业务一向是进出口,1983年华润集团成立后,适逢归口管理的外贸企业转型,历经30多年吊车,逐渐从综合性贸易公司转型为以实业为核心的多元化控股企业集团。2000年以来,华润奠定了大消费、大健康、城市建设与运营、能源服务、科技与金融五大业务领域。直属企业中有7家在港上市,华润燃气、华润电力都是上市企业。
2013年,华润原董事长宋林陷入贪腐风波。当时华润集团筹划,华润电力合并华润燃气,后因股东反对合并失败。至今华润电力和华润燃气都是分开运营。
中国发电领域有五大四小的说法。五大发电集团是华能、华电、国电(已与神华合并成现在的国家能源投资集团)、大唐、国电投(中电投和国核技合并后的公司),每家总资产都在1万亿上下,装机规模超过1亿千瓦。
四小电力包括原来的神华国华电力、国投、华润电力和中国广核。如今神华国华电力已经整合,国投电力资产重组或出售,剩下华润电力和中国广核。
截至2019年底,华润电力总资产2157.36亿港元,发电运营权益装机容量40392MW,合4039万千瓦,业务覆盖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其中包含在广东的天然气发电厂。华润售电是电改之后,广东市场上的重要参与方之一。
华润电力在广东有广州、海丰两个燃煤热电厂。广州华润热电2006年1月成立,运营两台330MW热电联产机组。华润电力十四五规划在广州建设珠江热电有限公司2×60MW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项目。
天然气电站项目是天然气消费大户,以往都是跟上游气源,一般是三桶油的贸易公司签署代采协议,直供。近年随着油气改革的落地神华国华能源投资公司,大用户都蠢蠢欲动,向贸易和气源扩展。发电厂是气源方眼中的优质大客户。
发电厂也在向上游扩展,日本的大用户都是公用事业企业,手握大把长协。国内的广东能源集团等也在逐步靠近气源。
看起来像是华润电力的热电联产项目寻找气源。华润电力华南大区和华瀛天然气都表示,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在能源领域的多样化、差异化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资源共享。签约后双方进行了座谈,就能源领域合作开展了深入交流。
电力和燃气加起来,是多么大的一个大客户啊!华润电力需要,兄弟单位华润燃气更需要。但这次签约,还是华瀛加分多一点,搭上了央企华润。
舒昌雄的天然气蓝图,更清晰了。
华润需要接收站,会更进一步吗?
根据公开信息,华瀛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12月成立,是一家以能源投资为核心的实业投资和资产管理公司,核心业务范围包括石油化工、石油天然气生产经营、天然气管网运营、天然气热电联供、基金管理等。
华瀛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 6月在广东潮州由华瀛集团投资成立,注册资本金15亿元,负责液化天然气项目及相关产业的开发建设及经营工作,主要经营范围包括天然气(LNG)的贸易(含接收、储运、采购、批发和零售);货物及技术进出口;天然气配送服务;天然气利用开发技术服务与咨询;燃气输配管网的投资、建设和经营;LNG码头的投资、建设和经营等。
华瀛集团下游城市燃气业务也有合作方。但其城市燃气业务规模一般,客户主要集中在潮州当地。600万吨/年的LNG接收站,还需要更广阔的思路。其接收站投资额大,一直在寻找从用户、城燃到投资机构等各方投资人,以打开局面。
华润电力的兄弟单位华润燃气,也没有涉足上游气源和接收站。2019年华润燃气年报显示,华润燃气经营者251个城市燃气项目,业务遍及22个省份,其中14个省会城市,73个地级市,在重庆、上海、天津三个直辖市都有城市燃气业务。
华润燃气拥有3795万户燃气用户,2019年销售天然气280.1亿立方米。接驳覆盖人口2.64亿。在纯城燃公司中处于领先地位,天然气销售量仅次于中石油旗下的昆仑能源。可以预计的是,昆仑能源的管网和部分接收站资产将划拨国家管网公司。
华润燃气作为央企的地位将更加突出。华润燃气销售气量占去年全国天然气消费量超过9%,相当于进口LNG量34%。但是,竟然没有接收站,也不持有长协。
华润燃气的项目很多分布于东部沿海,距离接收站近。同为央企,与天然气的主要供应方中石油及中石化、中海油打交道应该更有优势。央企之间的合作渠道更为通畅,国资委对监管的企业也有聚焦主业的要求,导致华润一直没有自己的接收站,甚至不持有接收站权益。
他们需要接收站吗?答案是肯定的。
华润燃气今年5月18日召开“十四五”气源规划编制启动会。华润燃气管理团队成员,总部各部室相关人员及各大区、设计研究中心、上海LNG贸易公司气源规划编制小组成员共计100余人参会。
与会人员围绕“十四五”气源规划、国家管网公司对接、LNG 接收站投资与获取、气源开口布局、储气设施统筹、区域间管网互联互通等问题展开研讨。各大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集团“十四五”气源规划的总体目标、工作思路和重点事项建言献策,进一步明确了方向。
接收站投资与获取,他们还是非常需要的。
华润燃气总裁史宝峰发言指出,气源工作是今年的中心工作之一,对公司健康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央企总部之间的沟通渠道一如既往,但是市场格局已经在悄然调整中。过去两年,最大的变化在于,全球LNG贸易量快速增长,LNG现货贸易量占比不断提高。LNG现货的价格低到地板价,带来了新的诱惑。
2019年我国LNG进口量816亿立方米,增长12.4%,占进口总量的62%,比上年提升4个百分点。低价是重要原因之一。
低价气源意味着更高的利润率,在存量市场上更占优势。没有贸易团队、没有接收站,当下就难以真正介入LNG贸易贸易。面对低价LNG现货,只能干瞪眼。
不过,现在接收站能力已经达到9000万吨,还有成批的拟建项目。普遍预计,3到4年后,LNG接收能力将空前饱和,接收站将成为基础设施。时间不等人,现在投资新建已经显得晚了。无论如何,当前低价LNG现货的红利肯定分享不到了。
国资对国企聚焦主业的限制,可能也会影响华润真正投资或获取接收站。不过,作为下游年售气量280亿方的城市燃气企业,作为公共事业企业,向贸易、接收站、气源延伸也很正常。上下游产业链打通,可以对冲风险。
这么看,无论是华润电力还是华润燃气,都需要接入贸易和接收站。这样,才能全产业链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回顾起来,当年华润电力和华润燃气的合并,也颇有前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