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碳中和”支撑中长期风电需求向好,“十四五”期间国内
风电年均装机有望达到 45-60GW,相对于“碳中和”目标提出
前的产业预期明显上调。
2、在风机价格超预期下降、陆上风电经济性充分显现的情况下,
国内陆上风电装机有望提前见底回暖;而在需求向好的预期下,
风机价格竞争也有望出现一定程度的缓和。
3、大宗原材料价格如出现松动则有望增厚风电中游制造环节的
整体利润。风电制造业量、价、成本三重底有望确立。
风电机组大型化趋势基本确立,未来风电整机价格和度电成本有
望持续下降,进一步打开需求空间;在大型化趋势影响下,整机
与零部件环节的竞争格局亦有望出现变化,部分企业有望受益。
一、“碳中和”支撑装机预期上调
“碳中和”目标支撑中长期需求
1、我国规划 2030 年实现碳达峰、2060 年实现碳中和,
2、碳中和相关政策逐步出台,
3、双碳目标支撑我国新能源发电长期增长空间,
4、全球“脱碳”支撑风电装机需求,
二、“十四五”国内需求预期上调
1、风能、光伏发电是非化石能源替代主力,
2、“十四五”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增量的比重将达到 80%,预
计“十四五”期间我国风电年均装机有望达到 45-60GW,
3、“十四五”新能源装机规划密集发布。
三、风电经济性提升促需求释放
1、 抢装后整机招标价格快速下降,2021 年新核准项目再无补
贴,陆上风电 2020 年现抢装潮,装机需求潮起潮落,带动
风机招标价格先涨后跌,2、 整机价格下降刺激需求释放,陆上风电项目在当前风机价格
与利用小时数下具备充分的经济性,
3、季度招标规模增长,装机回暖有望提前,地方接力国补支持
海上风电风电塔筒图片,抢装结束后初始投资下降或带来一定经济性。
四、大型化趋势推动格局演变
1、大型化机组降本优势明显,风机厂商大功率机型占比提升,
2、大型化机组有望从两大方面降低风电度电成本,
3、大型化机组提升风机利用小时数,
4、大型化机组摊薄风机制造成本,
5、大型化机组降低风电场系统成本,
6、大型化趋势确立,助力风电度电成本持续下降。
五、整机环节格局生变
1、抢装行情下,整机格局有所分散:2020 年抢装行情带来的需
求快速攀升为风机企业带来历史性行情,行业二三线企业收获颇
丰,一线企业市占率有所下降,行业 CR3 从 2018-2019 年的 61%
下滑 12 个百分点至 2020 年的 49%。
2、风机报价持续走低,价格战下风机格局或进一步分散,
3、大型化趋势或对整机格局产生影响:机组大型化对于风机制
造成本的摊薄程度或因风机技术路线不同而有所区别。其中直驱
机组主机重量较大、但发电效率较高、维护成本较低;双馈机组
主机重量较小,但发电效率、维护成本方面居于劣势地位;半直
驱机组则相对居中。在大型化趋势下,我们认为风电场业主对于
初始安装成本与全生命周期 LCOE 的选择偏好可能对整机竞争格
局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六、零部件龙头份额有望提升
1、轴承环节:尚未完成国产替代,
2、领衔国产替代的头部国内企业有望受益于大型化趋势,
3、铸件环节:格局基本稳定:风电铸件市场格局近年基本稳定风电塔筒图片,
根据日月股份公告,目前全球风电铸件 80%以上产能集中在中
国。截至 2019 年末,全球风电铸件 CR5 达到 64%,其中日月
股份产能达到 40 万吨,位列全球第一。在日月股份之后,还有
永冠集团、吉鑫科技、山东龙马三家企业产能较大,分别达到
21 万吨、16 万吨、14 万吨的产能,其余各家产能均在 10 万吨
以下。
4、塔筒、叶片环节:头部企业产能布局具备优势:风电塔筒与
叶片的市场可达范围受限于运输半径,大型化趋势对企业的产能
布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四五”期间陆上风电开发重点预计
将回归三北地区,天顺风能、中材科技等头部企业在周边产能布
局成熟吊车出租,有望率先受益于需求回暖。
5、原材料价格松动有望增厚中游利润:风机产业链中的零部件
基本都属于钢铁铸锻件,其生产过程中钢铁等原材料成本的占比
一般较大,因此企业整体盈利能力与钢铁价格关系十分密切;近
期钢铁原材料价格走高,或对风电制造企业盈利能力产生一定的
负面影响。展望后续年份,如原材料价格出现松动二手吊车,风电中游零
部件企业的成本压力有望减轻,部分格局较好的零部件环节利润
有望增厚,而在格局较差、话语权较弱的零部件环节,原材料降
价红利有望传导至风机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