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1、国内风电整机龙头,全球出货排名第六;
2、三季报业绩高速增长,大功率风机占比提升;
3、地方推出海上风电相关支持政策;
4、前瞻布局漂浮式,有望继续领跑海上竞争;
5、券商乐观目标价20-22元,上涨空间20-30%。
相关标的: 明阳智能(601615)
一、国内风电整机龙头,全球出货排名第六
明阳智能是国内风电整机龙头,公司自成立以来专注于风电领域,主要业务涵盖风电机组制造及风电运营与风机运维。根据Wood Mackenzie统计,2017-2019年公司全球出货排名分别位列第十、第八、第六,市占比持续提升。公司在陆上和海上风电领域均已进行了长期而深厚的技术积累,具有低成本、高稳定性、高发电量等特性的紧凑型半直驱技术路线,已获市场高度认可。
二、三季报业绩高速增长吊车公司,大功率风机占比提升
公司前三季度营收151.26亿元,同比增长110%,归母净利润9.33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三季度单季营收68.05亿元,同比增长39%,归母净利润4.02亿元,同比增长124%,业绩稳定高速增长。第三季度公司实现风机销售1.77千兆瓦,年内累计实现风机销售3.8千兆瓦,同比增长121%,风机销售逐步提升。
明阳智能大兆瓦风机发展迅速吊车,目前公司8MW(兆瓦)风机已经完成实装,10MW和11MW风机陆续发布。上半年公司在手订单结构持续优化,公司在手订单中陆上风机占比58%,海上风机占比42%,3MW及以上机组占比超过95%,大功率机组订单占比提升。
三、地方推出海上风电相关政策,获通辽市“火风光储制研一体化”项目
2020年9月29日,广东省发改委、能源局等六部门发布《广东省培育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表示将加快海上风电规模化开发,基本建成现已规划的浅水区项目,争取国家支持建设专属经济区近海深水区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到2025年底,累计投产海上风电约1500万千瓦。在2022年国补退坡之后明阳风电,地方性支持政策有望推动国内海上风电稳步发展。预计海风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将在广东省充分积累制造经验,进而推动国内其他省份更早步入平价,国内海风发展有望超预期。
11月3日,公司发布公告称成为通辽市“火风光储制研一体化”示范项目的开发企业明阳风电,该示范项目将新建170万千瓦风电、30万千瓦光伏,同步配套建设32万千瓦/96万千瓦时储能。该模式是在公司“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电站投资运营”业务基础上的重要突破。
四、前瞻布局漂浮式,有望继续领跑海上竞争
公司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余额4.14亿股新股,其中部分用于投资建设10MW级海上漂浮式风机设计研发项目、汕尾海上风电产业园项目等。相较于近海海风,漂浮式风机可能更具竞争力。随着海上风电的快速发展,近海资源可能逐渐饱和,海上风电向深远海转移将会成为趋势。漂浮式风机成本变化较小,且降本空间大,未来可能低于固定式。漂浮式可以进入风况更好的资源区,发电量更高。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0年上半年国内海上风电实现新增装机1.06GW,同比增长165%。同时海上风电成本迅速下降,全球迎来高速发展。在近期欧洲的海上风电竞价项目中,德国和荷兰已经实现海上风电零补贴。相比陆上风电,我国海上风电起步时间与欧洲差距较小。公司技术路线相对较优,且具备较难复制的竞争优势,有望更快的积累制造经验,深入参与全球海风竞争。
五、券商乐观目标价20-22元,上涨空间20-30%
招商证券认为,公司上市近两年以来的业绩可以较为充分的说明其竞争优势。公司在海风领域的优势较难复制,可能会走出不同的发展路线,最终通过海上风机打开国际市场,直面国际整机巨头并与其竞逐海上整机制造。维持“密切关注”评级,目标价为20-22元。
风险提示:风电抢装期之后,产品价格或出现下行;补贴款难以及时收回;新机型研发和投运可能出现技术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不推荐股票,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