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城专题对接会
项目协调推进专题对接会
根据
设施建设专项对接会
编者注
8月28日,2015年“山西央企”拉开帷幕。58家中央企业在国务院国资委领导下集体进山,在装备制造、能源开发、现代煤化工、低碳技术等领域从我省起步。合作会议。
此次国务院国资委组织开展我省“六大发展”、实施“三个突破”,是加快推进小康进程的重要机遇和强大动力. 本次活动是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的具体体现。好项目是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招商引资的重要举措。这也是增强央企投资信心,促进更多央企来我省投资的重要举措。
8月29日下午,央企与山西展开互动交流。基础设施建设、装备制造、科技创新城、开发区新兴产业、项目协调推进等5场专题对接会精彩亮相——对接会安排紧凑高效。结果是富有成效和可喜的。
本期聚焦对接会合作亮点,关注五个议题的详细内容,及时反馈“央企山西”进展情况,为增强信心、鼓舞活力、促进稳定和全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高起点、大规模、强动力——装备制造业推动“双赢”好项目
本报新闻
(记者 冷雪)8月29日下午,装备制造企业项目推介对接会如期召开。我省十几家中央企业和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就大家感兴趣的合作领域进行了座谈。在此次“山西央企行”活动中,我省推进的装备制造对接项目32个,合作方式多样。这些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全省中长期发展规划。是起点高、规模大、动力强、发展基础好、市场前景广阔、投资回报高的好项目。
2015年,我省响应省政府“工程质量效益年”工作要求,积极推进装备制造项目建设。今年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含新建和续建)包括装备产业项目224个,总投资占全部装备产业项目总投资的70.82%。1-7月,全省装备制造业累计投资2.47.67亿元。其中,重点项目(投资10亿元以上的项目)累计完成51.84亿元。
我省装备制造业由金属制品、通用装备制造、特种装备制造、汽车制造、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等9个行业组成。目前,全省有规模以上企业541家,从业人员近24万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0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5个,行业技术中心5个。
“十三五”期间,我省将以推动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推动装备制造业向“集聚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推动装备制造业优化升级。产业结构调整,支持产业体系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为推进“四化同步”和“六大发展”,以及全省新型工业化进程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我省开辟央企投资绿色通道
本报新闻
(记者张毅)“开辟央企投资项目绿色通道,落实关键要素,实施精准服务。” 在8月29日下午召开的“山西中央企业”基础设施建设专题会议上,省发改委副主任刘凤祥对与会的11家国有企业作出了上述承诺。
刘峰表示,虽然全省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着,但为更好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未来仍有较大投资空间。“十三五”期间,山西将继续扩大交通、城市、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城市综合管廊将成为发展重点,也是投资创业创业的重点发展各类央企。我们诚邀国有企业到山西投资兴业,承诺做好各项服务。一是开辟央企投资项目绿色通道。各中央企业 山西投资项目将采取“一对一”服务、专项办事等方式,加快项目落地,早日取得成果。二是实施要素倾斜。在国家政策范围内,土地配给、财政等因素将向央企倾斜,争取更多央企在我省落地。三是实施精准服务。采取一公司一策,一事一策,专人负责解决央企项目建设运营中的问题,解决公司后顾之忧。二是实施要素倾斜。在国家政策范围内,土地配给、财政等因素将向央企倾斜,争取更多央企在我省落地。三是实施精准服务。采取一公司一策,一事一策,专人负责解决央企项目建设运营中的问题,解决公司后顾之忧。二是实施要素倾斜。在国家政策范围内,土地配给、财政等因素将向央企倾斜,争取更多央企在我省落地。三是实施精准服务。采取一公司一策,一事一策,专人负责解决央企项目建设运营中的问题,解决公司后顾之忧。
太原晋中联合推进科技创新城
本报新闻
(记者周慧芳)8月29日,2015年“国企山西行”活动科技创新城专项推介对接会在太原召开,来自中国神华股份有限公司、中广核集团风电公司、中冶天工等8家央企代表详细听取了山西科技创新城总体情况、太原、晋中支持科技城建设、转型升级的政策科技城村、工业区招商引资情况。
太原市副市长张启山介绍,山西科技创新城地处太原南部,必将带动全市科技创新,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太原将全力支持和服务科技城建设,大力优化政务服务环境,落实相关扶持政策,认真完成省交办的各项任务;加快实施科技城核心区城中村改造,目前正在参与核心区建设规划的三个村正在进行全村拆迁改造。欢迎中央企业参与城中村改造发展;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华电煤业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围绕科技城确定的煤炭和低碳领域布局太原创新链。在服务链上,顺应科技城产业发展方向的大好项目,率先引入科技城。
晋中市副市长王胜章对各位央企朋友表示欢迎。他介绍,晋中市是太原都市圈的核心群,培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型产业体系。拟在晋中北部枢纽核心区建设山西科技创新城。晋中将汇聚各方力量,全力以赴,协同服务科技创新城建设,坚持“简程序、低门槛、专事”的原则。, 不断提高服务效率,以优质的服务确保项目如期开工,确保企业健康发展。
瞄准央企对接新兴产业——我省开发区要“搭梯子爬”
本报新闻
(记者张巨峰)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国华能集团、中海油、中国中车……8月29日,我省17家央企、28个开发区、工业园区负责人及项目代表双方就新兴产业合作投资等话题进行了面对面的热烈讨论和交流。
作为“央企山西行”的重头戏,当日,2015年山西开发区暨央企新兴产业专题对接会在晋祠大酒店举行。这是省内开发区首次与多家央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集中对接招商。记者从会上看到,利用央企进山的难得机遇,参与牵线搭桥的各开发区负责人主动寻找新兴产业投资合作机会,希望引进央企投资。企业助推地方开发区经济发展。
近年来,我省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达516亿元。已建立完善的道路交通、通讯、供水供电、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同时,还建设了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形成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食品农产品加工、现代商贸物流、新材料六大产业集群的优势。根据初步规划,我省将推动全省开发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到 2020 年吊车公司,初步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届时,开发区将成为拉动全省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发挥全省核心经济区的辐射、带动、引领、示范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标,中央企业大力招商引资尤为重要。省商务厅副厅长张跃建表示,此次“央企山西行”为开发区招商引资提供了契机,对推动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抢抓机遇,做好与央企对接,推动我省开发区进一步开展与央企合作,省商务厅编印了《山西省开发区合作项目书》 ” 根据开发区上报的项目,120个招商引资项目被带到本次专题对接会。各开发区还各自带来了60个重点项目,并积极向参与的央企推介。这些项目均以新兴产业为重点,重点围绕我省确定的七大非煤产业,包括文化旅游、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食品医药、现代服务业等。
在当天的对接会上,运城开发区和侯马开发区提出了重点推荐。此外,通过一对一的交流洽谈,我省各开发区与国企加深了了解,并表示会后将进行深入接触,促进合作。
国企重视我省基础设施建设
本报新闻
(记者 张毅)8月29日下午,在山西中央企业基础设施建设专项对接会上,省发改委副主任刘锋介绍了我省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情况与会的11家中央企业。各类国有企业纷纷关注我省基础设施建设,寻找新的投资机会。
基础设施是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我省长期坚持基础设施优先发展战略,近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从交通基础设施看,截至2014年底,全省铁路运营里程4985.8公里,其中高铁567公里。公路里程14.0400万公里,其中公路里程4821公里,公路密度达到89.85公里/100平方公里。省内运营的机场包括太原武宿机场、长治机场、大同机场、运城机场和吕梁机场,临汾机场和五台山机场正在建设中。
从城市基础设施看,全省城市供水能力602万立方米,城市供气普及率为86.2%,集中供热普及率为84.5%,累计建成污水处理设施134座。九十四座塔和垃圾处理已经完成。从能源基础设施看,作为国家综合能源基地,我省特高压工程、输变电工程、农网升级改造等电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特别是四大对外输电通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近年来的进展。. 从水利基础设施来看,“十二五”期间,我省实施了大水网战略。截至今年7月底,大水网共完成隧道开挖397公里,管道铺设106公里。小浪底引黄改扩建、东山供水、新安泉供水等工程开工建设,进入建设攻坚阶段。
梧桐引凤凰——山西科技创新城打造创新驱动新高地
在8月29日召开的2015“山西央企”科技创新城专项推介对接会上,8家央企代表及我省科技创新城、部分高校、科研院所相关负责人、企业、科技城入驻单位代表齐聚一堂,共谋山西科技创新城发展规划。
“智慧碳谷,科技绿城”是山西科技创新城的精准定位。山西省科技厅副厅长李敏介绍,科技创新城位于太原市南部、晋中市北部,规划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北部为核心区,是煤基低碳技术研发基地。南部为工业区,是核心区科技成果产业化和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发展集群的首选地。
“科技城的主要研发方向涉及煤炭高效清洁利用、现代煤化工、煤炭开采与煤炭机械装备、电力设备与智能电网技术、煤层气与新能源等七大领域。 、低碳节能环保、煤矿安全技术研究。”李敏说,科技城还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例如,它毗邻山西省的新大学区。规划区域涵盖太原、晋中几个重点开发区。矿产资源丰富,地处省内交通枢纽,发展空间广阔。
目前,山西科技创新城已引进34家研发机构签约入驻,研发方向覆盖7个煤基低碳领域,其中6家央企入驻华能低碳等7个项目中心、华能电厂、中石油、中海油。、赛鼎工程有限公司、中核新能源、神华集团,总投资64.383亿元。
“山西科技创新城是山西省委、省政府打造的以科技为引领、以创新为驱动的新高地。让我们共同努力,开放更广、更高层次、更大——规模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在科技城介绍结束时,李敏再次向参展央企发出邀请,几家央企负责人也现场表达了入驻意向。深入交流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本报记者 周慧芳
你问我答——独一无二的央企项目对接对接会
8月29日下午吊车,“国企山西”项目协调对接会召开。
此次“央企山西行”项目协调会的主要目的是协调推进参与央企项目单位的诉求,一一分解到省有关部门和市县。下午在晋祠酒店会场,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华电煤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有限公司等14家央企,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国土资源厅等16个省级部门,忻州市、朔城区、冀山县、平陆区等6个市、县、区有关领导,
会上,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就江县安峪电厂项目相关人员的安置问题提出了质疑。省国资委相关负责同志就安置、费用问题进行了解答;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晋城能源投资公司在讲话中提到矿业 省国土资源厅有关负责人就许可手续和地形限制的相关要求给出了解决方案;省发展改革 房建、水利、国土、环保、林业、文物、交通等8个部门分别给出了专业、细致的解决方案和办法。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大同煤矿集团有限公司在讲话中表示,他们已经遇到了手续。省商务厅、引黄局等部门就煤化工项目审批入园等问题进行了解答。
省发改委副主任胡景山总结:会议期间,有关单位达成了一些共识,现场解决了一些问题;会议也通过互动发现了很多问题,找到了解决方案,形成了解决方案。对于当天未解决的问题,各单位和市县需要会后继续深入对接,寻求解决方案。
本报记者杜娟
“用心”可以“使事情发生”
8月29日,作为2015年“山西央企”五场专题对接会之一,装备制造业项目推介对接会座无虚席。我省对装备制造项目感兴趣的央企与装备制造业省级企业 中方领导面对面,畅谈装备制造业合作前景。
一场成功的对接会,前期准备工作非常重要。记者注意到,除了会议工作人员在参会企业案例前精心摆放的资料外,吕梁、长治两市还精心准备了市内情况介绍会和项目宣传册,并在会议开始前摆在来宾手中。在...前面。不仅限于装备制造项目,吕梁市PPP招商引资项目宣传册一一介绍了全市近70个项目华电煤业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其中市政设施23个、公共服务29个、交通设施16个。让央企客人一目了然,我市赢得了更多合作共赢的机会。
一场成功的配对会,主持人对场地的明智控制非常重要。会场进入互动环节,原本雄辩的会场顿时陷入了沉寂。会议主持人巧妙“抛”出“绣球花”,他对央企来宾讲话,拉开了来宾的对话:谈山西的机遇,我们来谈一谈。公司发展前景,谈可能的合作领域...
一场精彩的牵线搭桥,就像会与会之间的互动一样高效。刚开完会,电视记者就“拦截”了他最喜欢的客人,催他说几句。中国三峡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副总经理李伟刚告诉记者:“我们(央企)都有这方面的需求(与地方政府合作)。感谢“国企山西行”活动为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他还表示,在风电方面,山西具有一定的区域优势,“期待与泰中集团合作”,对此充满信心,“一定合作成功”。
只有用心才能“成事”,一切都是真的。
冷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