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水规总局副院长易跃春:海上风电竞争性部署已成为全球海上风电发展趋势

2021-10-12 17:00:57浏览:296 来源:中国吊装网   
核心摘要:前面把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的情况给大家做了汇报。第三个方面是海上风电行业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标准体系。全球海上风电发展前景及趋势。竞争性配置海上风电已成为全球海上风电的发展趋势,加快海上风电成本下降成为全球各国的共识,对我们来讲,也存在加快技术进步、降低成本的发展需要。

第三届全国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大会将于12月8-9日在广州召开。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易跃春出席第三届全国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大会并作题为《中国海上风电发展现状与展望》的主旨演讲。

易月春: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第三届全国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大会。今天,我就中国海上风电发展的现状和前景做一个报告,供大家工作参考。

一、开发状态

海上风能资源基本清晰。中国海上风能资源丰富。5-25米水深50米高度海上风电开发潜力2亿,水深5-50米70米高度海上风电开发潜力2亿5亿千瓦。海洋还拥有丰富的风能资源。

获批在建海上风电项目稳步推进,装机容量持续扩大。截至2018年11月末,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约360万千瓦,核定容量超过1700万千瓦,在建容量约600万千瓦。目前,已并网的海上风电项目主要集中在江苏和上海。但近年来,福建、广东、浙江等地海上风电开发建设步伐明显加快。目前,我国海上风电并网装机容量仅次于英国和德国,居世界第三位。

海上风电发展趋势

典型海上风电场案例分享。第一个代表是中广核集团如东150MW海上风电场,亚洲首座海上升压站,中国首座离岸10公里、水深10余米的海上风电场米。第二个代表是三峡兴化湾海上风电一期项目和三峡响水海上风电项目。三峡兴化湾海上风电项目一期安装了单机容量5MW及以上7个型号14台风机。这是中国第一个批量使用5兆瓦及以上机组的示范海上风电场。它将在未来进一步发展我们的国家。海上风电开展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有益实践和探索;三峡响水海上风电场建成国内首座220kV海上升压站。第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国家电投滨海H2#400MW海上风电项目,这是目前亚洲已建成的最大海上风电场。第四个具有代表性的海上风电项目是鲁能东台2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这是目前中国距离最远的海上风电项目。离岸36多公里,项目建设条件复杂。第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国家电投滨海H2#400MW海上风电项目,这是目前亚洲已建成的最大海上风电场。第四个具有代表性的海上风电项目是鲁能东台2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这是目前中国距离最远的海上风电项目。离岸36多公里,项目建设条件复杂。第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国家电投滨海H2#400MW海上风电项目,这是目前亚洲已建成的最大海上风电场。第四个具有代表性的海上风电项目是鲁能东台2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这是目前中国距离最远的海上风电项目。离岸36多公里,项目建设条件复杂。

海上风电关键技术取得突破。通过典型海上风电场项目建设,探索积累海上风电关键技术,实现海上风电关键技术突破。第一个突破是大型海上风力发电机逐步国产化。金风科技、上海电气、明阳、远景、海庄、华锐等整机设备制造商均进行了5MW以上大容量机组的试验示范。从我国海上风电并网发电量来看,单机容量4MW以上的风电机组占并网容量的一半以上。我们知道,海上风电除了风力发电机,升压站也是关键。第二个突破是各类海上增压站的顺利安装。截至今年11月底,我国已开发建设升压站14座,其中12座已并网;其中一个典型代表是世界上第一个分体式海上增压站的建成,另一个是汇流站大规模深海相关技术研究的初步完成。三是风机基础设计能力不断提升,防冰设计和集成设计能力增强。在总结欧洲海上风电单桩基础存在的问题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设计优化和改进,提出了无过渡段的单桩设计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各种类型的地基如负压桶、重力、导管架等,在我国不同海域的海上风电中也得到了实践。单桩防冰锥桩基础已在我国渤海海域应用,海上风电机组与基础的一体化设计也进行了深入探索。第四个突破是海上建设安装能力不断提升。风电施工专用船起重作业能力不断提升,满足大容量机组安装需求;打桩设备齐全,基础施工工艺和施工工艺基本成熟,可满足大容量风机基础的施工要求。

有一定的海上风电运维经验。目前我国已有超过7个海上风电项目运行一年以上,积累了一定的运维经验;运维船创新,应用专业运维船,运维水平不断提升。从目前来看,进入保修期的项目包括江苏如东和上海东海大桥项目。海上风电设备性能故障率基本满足设计招标阶段要求,年发电量基本达到预期,有部分项目。

产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通过示范工程建设,政策、技术标准、检测认证等产业服务体系不断积累和完善,为下一阶段海上风电发展奠定基础。

海上风电发展趋势

海上风电国际合作已有有益探索。一是通过政府推动,加强双边合作,与英国、丹麦、荷兰、德国等发达国家在海上风电产业政策和技术方面开展交流合作。此外二手吊车,我国开发企业通过股权收购、联合招标等方式参与多个国际海上风电的开发建设。一方面,他们通过投资分享了一些行业和计划,另一方面也交流和学习了运维经验。目前,海上风电企业主要是国投电力、中国广核、华润电力、三峡集团。.

推进深远的海洋研究技术研究。开展深海海上风电相关技术研究,为下一步发展深海海上风电进行探索和积累。

我报道了我国海上风电的发展情况。“十二五”期间,我国海上风电正在摸着石头过河,进行有益探索。“十三五”各方发展势头良好,希望大家开好局,共同努力海上风电发展趋势,积极稳妥推进我国海上风电开发建设。

二、海上风电成本

海上风电发展趋势

海上风电成本逐步降低。经过近10年的探索,我国海上风电成本在不断扩大的同时,成本也在不断下降。以江苏和上海为例,海上风电的每千瓦成本已经从之前的每千瓦3万元左右上涨。逐渐下降到1. 5万元左右,广东、福建几千万台海上风电机组造价在6万元到2万元之间。

海上风电成本构成。4兆瓦和5兆瓦的风力发电机价格在6000元左右。由于6MW以上风力发电机没有大规模应用,研发成本较高,单位成本较高。另外,从我们风电基础来看,一个4兆瓦单桩基础造价约9~1300万元,导管架基础造价约10~1400万元,高桩帽造价基金会约12至1500万元人民币。. 由于广东和福建地质条件复杂,单个地基造价约2000万元。从已建项目来看,每个海洋增压站加上陆上集控中心的造价超过2亿元。海上风电海缆价格相对昂贵。35kV海缆成本基本为60%。220kV海缆造价每公里约400万元至500万元。

通过对全国海上风电项目成本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海上风电成本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风力发电机组的成本,二是风力发电机组的基础和建设安装费用,三是风力发电机组的成本。这是海底电缆和海上增压站的成本。目前,这三项投资基本占到海上风电投资总额的80%以上。海上风电需要更加经济。以上是我们海上风电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提高海上风电开发经济效益的途径,我认为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全方位加强优化设计,安全和风电输出,特别适用于海上风机基础、海上升压站和海底电缆的建设和安装。设计优化,通过技术进步和创新减少投资,提高海上风电的经济性。

海上风电面临的成本风险。第一是如何控制质量,保证设计的可靠性,同时稳步降低量产风电机组的价格;二是项目前期对施工码头等施工安全状况的调查是否详细,如果不落实,可能会受到影响。一些额外的成本会增加;第三,随着项目的推进,风机基础设计等设计可能会发生变化和变化,给项目带来不确定的风险;四是不同海域气象条件差异较大,建设窗口期不同。尤其是嵌岩工程和海上风电工程对船舶机械设备的要求更高,而且施工难度大。因此,项目开发单位很难掌握施工招投标。

海上风电发展趋势

三、海上风电面临的问题与任务

海上风电问题。一是风资源评价、海洋水文调查、地质调查等基础工作相对薄弱。二是我们的管理政策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政策,但在实践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三是海上风电产业尚未形成完整的标准体系。

海上风电面临的任务。政策方面是如何结合海上风电发展,制定完善海上风电相关政策,如何通过优化配置进一步促进海上风电成本降低。技术方面是如何进一步提高勘察设计水平和质量,如何推进大容量机组技术,在保证质量可靠的同时降低成本。经济任务是如何确定海上风电的投融资方案,如何控制海缆价格,如何降低运维成本。还包括标准体系建设、监控体系建设、海上风电机组巡检任务。

竞争配置管理新机制要求。2018年5月,国家出台了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要求。其中,大家比较关心的是投资主体竞争配置的要求。我想借此机会与您交流。新能源发展初期需要国家政策支持和激励。国家在产业起步阶段制定鼓励和支持产业发展的政策是国际通行的做法。但产业培育后能否做大做强,最终还是要靠自身的技术进步和经济提升。对于新能源项目来说,最终不仅要清洁,还要经济。2005年至2010年,我国风电特许经营正在推进,也是我国陆上风电技术进步最快、成本降低最显着、产业发展最快的时期。我国光伏产业从2015年至今,是光伏领军人物奋发向上的时期,也是我国光伏技术进步最快、成本降低最显着、产业规模发展最快的时期。虽然海上风电从业者希望电价高一点,电价降的慢一点,但作为商业运作,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当这个行业逐渐被大规模培育和发展后,如果还需要持续、长期的高强度补贴,这个行业的竞争力不强,这个行业也很难做大。国家提倡资源竞争性配置,不希望不计经济成本的无序和恶意竞争;需要的是各级政府和行业。制定本次融资方案,是为了在保质量、保安全、保效益的基础上,稳步降低我国海上风电成本二手吊车,最终实现海上风电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国家提倡资源竞争配置,不希望不计经济代价进行无序、恶意的竞争;需要的是各级政府和行业。制定本次融资方案,是为了在保质量、保安全、保效益的基础上,稳步降低我国海上风电成本,最终实现海上风电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国家提倡资源竞争性配置,不希望不计经济成本的无序和恶意竞争;需要的是各级政府和行业。制定本次融资方案,是为了在保质量、保安全、保效益的基础上,稳步降低我国海上风电成本,最终实现海上风电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 未来海上风电发展前景

全球海上风电发展前景与趋势。2016-2020年海上风电发展趋势,全球海上风电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0%以上,到2020年底全球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将达到40GW。海上风电的竞争性部署成为发展趋势全球海上风电发展趋势。加快海上风电成本降低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对我们来说,还有加快技术进步和降低成本的发展需要。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和深海发展趋势明显。这些新的发展方向和技术可以为中国提供很好的借鉴,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最后,实现国际标准,发展全球可再生能源。贡献中国智慧和解决方案。

我国海上风电发展前景展望[J]. 目前,我国海上风电规划总发展潜力为1亿千瓦;计划到2020年开发建设海上风电1000万千瓦,建设500万千瓦。“十二五”期间海上风电规划目标虽然没有完成,但进行了有益探索。从五年规划来看已经打下了较好的基础,特别是江苏和广东,在“十三五”的基础上,根据发展建设的实际情况,对规划进行了滚动修订。条件,为后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指导。

最后,我想就我国海上风电的发展与大家分享一些看法。一是市场化面临新的形式。成本优化是行业需要更加关注的问题。竞争性配置、海上规模化开发、海上示范开发、海上风电集中布局,都将成为近期关注的焦点和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二是强化海上风电产业监管机制。好的经验和技术要积累和分享,避免问题重蹈覆辙。推动技术进步、产业升级、规模化发展,是我们行业普遍关心和关心的问题。第三,

希望大家从不同方面共同努力,共同推动我国海上风电产业链的健康发展,为实现我国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贡献风电人的智慧和力量。能源发展战略。谢谢你们!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海上风电技术|“海上风电”建设获赞誉,平湖供电公司获客户感谢送横幅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