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招商项目——吉林中通诚飞新材料有限公司武威分公司生产的2MW风机叶片正在装车外运。记者马顺龙
国家水利重点工程——民勤县红崖山水库加高扩建工程进展顺利。记者马顺龙
武威招商项目——甘肃诚威专用车制造有限公司年产3000辆专用车生产车间一角。记者马顺龙
民生工程——新建的武威市人民医院一角。记者马顺龙
记者马顺龙
近年来,武威市委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将项目建设贯穿于经济增长、产业培育、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的全过程和各个领域。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近年来,项目带动了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又拉动了经济快速稳定增长。2015年,武威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27.64亿元,增长15.02%,是2010年6.的5倍。其中,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32亿元,是2010年的8倍。今年至4月底,
从无到有抓项目
武威市委、市政府坚持“草木不成,有所得益”的理念,强化抓大项目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抓大作为发展的载体,把项目建设作为发展的载体。发展的起点,坚持大资源、大市场的理念,以引资抓项目、增加投资、扩大总投资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深入实施“3341”工程,不断提高项目绩效率、启动率和资金可用率。“十二五”期间,全市共完成316个2.
抓好新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武威市各项新项目稳步实施。甘肃省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链联盟成立,中国航天武威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拥有300台(套)2MW电励直驱风力发电机组、2MW电励磁发电机组和兴业太阳能(甘肃)产业园300兆瓦光伏组件和民勤红沙港百万千瓦风电基地建成投产。全市风电装机容量达300万千瓦,新兴产业快速成长。
“十二五”期间,全市大部分主要经济指标绝对量较“十一五”末期有明显增长,增速高于平均水平省的。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16.19亿元,是2010年的1.8倍,年均增长11.7%。2010年全省、市、州排名上升,从当年第7位上升到第6位,一项产出增加值99.790亿元(耕地面积为380.900万亩,第七名),排名第一。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70.9%。
2015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6.84亿元,是2010年的4.2倍,年均增长33.1%;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43.45亿元,是2010年的3.4倍,年均增长27.4%。公共预算支出171.86亿元,是2010年的3倍,年均增长17.9%。年末存款余额816.9亿元,是2010年的2.5倍,年均增长20.3%;贷款余额696.2亿元,2010年是4.3次,年均增长34%。
今年1-4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6.79亿元,增长7.8%。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9.77亿元重通集团成飞(大安)风电设备有限公司武威永昌镇,增长14.12%;其中,限额以上90.17亿元,增长13.91%。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15.97亿元,增长34.25%。
创新平台抓项目
武威市立足小城镇、大城镇、工业不发达的实际,按照省委、省政府区域发展战略和“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以甘肃省武威市农村发展试验区为依托。城乡一体化开发区总体规划将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打造武威城乡一体化发展核心区黄金大道。
黄金大道项目于2011年7月开工建设,投资48.4亿元,建设全长185公里、宽26米的高等级公路。起点在武威市凉州区金太阳高新技术产业园,接G30连云港-霍尔果斯(甘肃段)高速公路丰乐匝道,与金昌-武威高速公路相交,终点在武威市古浪县。景镇接定(边)吴(卫)营盘水至双塔高速公路。
黄金大道是推动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建设过程中,武威市将以黄金大道为“主动脉”和“脊柱”的核心区,构建连接群与公园、城镇、旅游景区、和村组,连接29个乡镇。一个国有农场和10个工业园区形成了“交通轴+葡萄串+生态绿地”的发展模式,受益人口超过120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60%,实现要素融合、资源共享、城乡一体化。新模式。
随着黄金大道的建设,武威城乡一体化核心区的承载能力和招商引资吸引力不断增强。沿线流动经济、食品加工、新能源、装备制造、精细化工、汽车装配、碳基材料、保税物流、现代农业、现代物流等现代产业,建成10个工业园区、1个保税物流中心、 4个大型物流园区,聚集各类企业2000多家,形成了一批规模宏大、品牌优良、功能完善、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正在形成百公里工业经济走廊。实施1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844个,完成总投资1152亿元,是“
在工业经济项目建设中,武威市坚持建园区、引进项目、做规模、创品牌、增效益,培育壮大支柱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培育产业链经济,打造风向标。光伏设备制造和碳化。硅新材料、汽车制造、电石、生物制药、包装、液体经济等产业联盟和产业集群,新的产业体系初步建立。以酒为基础的液体经济加速发展。葡萄种植基地已达25.9500万亩。完成莫高、威龙酒堡等项目。武威市也被命名为“
武威通过市场机制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实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实现产业规模整体效益最大化。对新建项目,按照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实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按照能源需求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园区”。节约和环境保护。新设企业186家,总数达到241家。
武威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自2010年8月开工建设以来,坚持规划优先的原则,委托上海浦东新区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各项规划。公园总规划面积27.7平方公里。为使入驻企业落户园区并不断发展壮大,始终以路网、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搭建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绝佳平台. 截至目前,园区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已达17.38亿元,完成道路及路基工程52公里;配套给排水管网各40公里,通信光缆35公里;已完成绿化面积2400余亩;一座日供水2万吨的供水厂,一座110kV变电站,一座330kV变电站;一个大型垃圾填埋场也在建设中。
种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随着园区建设步伐加快,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好项目、大项目一一落户园区。截至目前,武威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已签订各类招商引资合同项目57个,其中开工建设项目48个;中国航天武威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江苏荣宝照明、重庆中通集团风电叶片生产基地、凯迪斯电梯、诚威专用车、上海永恒电动车、海润光伏组件等25个项目已初步建成投产,河北鼎坤管材产业园、甘肃建投装备制造产业园、北京恒昌顺中国生殖健康产业基地、威海万丰塔机等重点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园区现有规模以上企业12家,固定资产投资总额89.570亿元,其中工业项目72.19亿元,7.1个。 38个基础设施项目。亿元。
“十二五”期间,武威工业园区将围绕开放外向型、工业强市、城乡一体化、生态城建设战略,以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为重点。主线。改善环境,加快园区扩建改造,突出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提高基础设施和生活配套水平,着力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培育一批新兴产业,建设一批新兴产业。园区成为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宜商、宜居、宜创业的新型产业园区。
武威工业园区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第一要务和发展的重要抓手。园区采取“走出去”与“邀约”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兰交会等平台,抓住中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展对接推介. 采取招商引资、节庆邀约、小团队邀约等多种招商方式,先后赴浙江、江苏、福建、北京、广州等地开展“一对一”“点对点” 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确保资源消耗低,保护环境,招商引资、稳住、开发条件好、经济效益好的轻工业项目。“十二五”期间,园区实施各类项目257个,总投资192亿元。主要引进了青岛啤酒60万升啤酒厂搬迁扩建项目、北京京高港集团年产50万吨饮料生产线及特色农产品综合深加工利用建设项目、甘肃华谊家具项目等大好项目入园。同时引进金澳港天然矿泉饮料项目,
武威市推动工业企业“走出城进园区”,实施荣华、青岛啤酒搬迁扩建工程,荣华150万吨捣实焦、青岛啤酒60万升啤酒生产线20万升8万升易拉罐、新苗40万吨粒状石灰氮、景澳港30万吨高端饮料、成威3000辆特种车、卡迪斯5000部电梯、祁连山2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大化50万亩节水灌溉 设备建成投产 荣华30万吨鲜奶、2万吨婴幼儿奶粉、新苗60万吨电石、2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4万吨氰胺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和荣达600,000吨电石、甘肃鲁润超大口径PE管和甜高粱收获机生产线项目加快推进。
同时,建成甘肃首个保税物流中心,搭建外向型经济发展平台。依托武威保税物流中心同步规划建设武威保税物流产业园,主要包括电子商务、汽车产业、IT电子产业、流动经济产业、特色农牧业、资源型产品等工业物流区和铁路货场区,结合物流业、汽车业、IT电子业、包装业、农牧业等相关工业加工区,形成集进出口加工为一体的产业一体化平台, 国际物流,
聚焦民生工程
武威市始终把造福群众作为民生工程实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目标管理,层层分解任务,确保各项民生工程有效有序推进。坚持务实工作、切实措施、实效,防止出现“形象工程”、“豆腐渣工程”,确保一个工程完成、人民群众满意、民生工程真正转向成为民心工程和道德政府工程。
交通工程建设方面,永固、瀛双、金乌高速公路及黄金大道、荣盛大道、天一大道、金融沙漠生态公路、武威-仙米寺二级公路、天竹-青海互通二级公路建成通车后,新增新增高等级公路642.6公里(含高速337公里)重通集团成飞(大安)风电设备有限公司武威永昌镇,增设二线和G569北县高速公路千武铁路、民勤县至红沙港、天竺高速公路通往景泰的二级公路建设进展顺利。全市综合客运枢纽中心建成投产。全市新增高等级公路642.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37公里),公路总里程12317公里,路网密度达到37.1公里/100平方公里。综合交通网络体系是基本形式。
水利电力工程建设方面,古浪黄花滩工程主体水利工程、京甸投票渠二期扩建工程、武威市区地表供水工程、杂木河毛藏寺水库工程、天柱南阳山区“下江”“生态移民小康供水工程和石门河引水蓄水工程全面完成。红崖山水库加高扩建工程开工建设。三个新增设330kV变电站,新建或扩建8座110kV变电站,电网供电能力进一步提高。
现代服务业项目建设方面,万嘉国际广场、黄阳公铁联运物流中心、金沙物流园、昊天农产品交易市场、仓储物流中心建成运营,红星时代广场和西北五征汽车商贸城新建延续。、晋城奥特莱斯建材市场等重点市场。武威市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培训基地、民勤县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器项目、各县区电子商务馆建成投产。长城集团中华文明传承创新区武威项目区建设
在城乡一体化项目建设方面,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原则,引领核心区建设吊车出租,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以黄金大道为中轴线,串联连接中小城镇、工业园区和农业发展优势区吊车出租,优化生产要素配置,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优化公共服务配套。梁谷核心区和民勤、天竺县核心经济区综合承载能力和集聚辐射带动能力显着增强。天马湖景观整治工程基本完成。新关村—荣华老厂区棚户区改造、德国城市集中供热建设推进贷款、城乡一体化发展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世界银行贷款进展顺利。凉州城市基础设施和新城区功能不断完善。县城和重点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民勤县、凉州区黄阳镇、古浪县黄阳川镇新型城镇化试点正在有序推进。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92.0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010年的27.56%提高到36.61%。德国城市集中供热建设推进贷款、世界银行城乡一体化发展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贷款进展顺利。凉州城市基础设施和新城区功能不断完善。县城和重点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民勤县、凉州区黄阳镇、古浪县黄阳川镇新型城镇化试点正在有序推进。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92.0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010年的27.56%提高到36.61%。德国城市集中供热建设推进贷款、世界银行城乡一体化发展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贷款进展顺利。凉州城市基础设施和新城区功能不断完善。县城和重点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民勤县、凉州区黄阳镇、古浪县黄阳川镇新型城镇化试点正在有序推进。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92.0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010年的27.56%提高到36.61%。世界银行贷款城乡一体化发展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凉州城市基础设施和新城区功能不断完善。县城和重点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民勤县、凉州区黄阳镇、古浪县黄阳川镇新型城镇化试点正在有序推进。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92.0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010年的27.56%提高到36.61%。世界银行贷款城乡一体化发展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凉州城市基础设施和新城区功能不断完善。县城和重点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民勤县、凉州区黄阳镇、古浪县黄阳川镇新型城镇化试点正在有序推进。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92.0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010年的27.56%提高到36.61%。县城和重点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民勤县、凉州区黄阳镇、古浪县黄阳川镇新型城镇化试点正在有序推进。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92.0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010年的27.56%提高到36.61%。县城和重点小城镇建设加快推进,民勤县、凉州区黄阳镇、古浪县黄阳川镇新型城镇化试点正在有序推进。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92.0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010年的27.56%提高到36.61%。
民生工程建设方面,建设保障性住房12877万套,改造棚户区23138户,改造农村危房78339户。省级创新型试点城市和甘肃武威国家农业科技园建设步伐加快。创办兰州交通大学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甘肃威龙葡萄酒专业学院;武威职业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通过省级评审验收。市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市中医院综合服务楼建成投入使用。恶性肿瘤高发区防控模式示范工程、乙肝防治示范区建设等重点工程基本完成。武威重离子治疗肿瘤中心和荣华颐和园项目建成,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医用重离子加速器成功发射。成立北京国家生物芯片工程研究中心甘肃分部、国家卫计委医学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物治疗合作单位。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提升服务抓项目
为顺利推进项目建设,武威市在招商引资、审批验收、征地拆迁、投融资等方面精简审批事项和审批流程,营造“有效益、无后顾之忧”的投资环境。气和良好的条件”。一个速度最快、服务最好的创业创新高地。
武威市健全完善项目建设激励机制、监督机制、考核机制,使项目建设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同时强化服务意识,帮助项目业主规范项目建设管理,全方位、全过程提供服务。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充分协调,确保土地、水、电等要素,推动项目顺利实施。积极帮助企业开展项目前期工作,积极帮助项目单位完成项目选址、用地、立项、环境影响评价、节能审查等,提高项目文本编制水平。充分发挥市项目办职能,按照“统一受理、集中办公、平行审批、限时结算”的要求,落实重大承包工程前期手续“绿色通道”;对国家和省需要办理的项目手续,确定专人实施;对手续不全的项目,积极帮助项目业主及时完善审批程序,为项目业主提供优质、规范、快捷的服务,确保项目审批通过后尽快开工建设。
加强监督督查,落实进度管理,帮助项目业主解决手续、资金筹措等突出问题,督促有条件的项目尽快复工,加快建设。对进度缓慢的,加强监督检查,督促加快建设进度;对尚未开工的,一一查明原因,创造条件,尽快开工建设;对已发放资金的,协调落实各项启动条件,尽快形成新的投资。今年1-4月,实施500万元及以上项目356个,完成投资85.41亿元,增长12.16%。他们之中,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124个,投资68.78亿元;10亿元及以上项目86个,投资62.33亿元,增长25.92%。100个省市重大项目复工62个,完成投资29.5亿元。规划的35个新项目开工16个,投资5.96亿元。17个前期项目中,武威温泉旅游度假区和沙漠生态产业扶贫项目2个已开工建设,其余15个项目正在前期工作中。@2.33亿元,增长25.92%。100个省市重大项目复工62个,完成投资29.5亿元。规划的35个新项目开工16个,投资5.96亿元。17个前期项目中,武威温泉旅游度假区和沙漠生态产业扶贫项目2个已开工建设,其余15个项目正在前期工作中。@2.33亿元,增长25.92%。100个省市重大项目复工62个,完成投资29.5亿元。规划的35个新项目开工16个,投资5.96亿元。17个前期项目中,武威温泉旅游度假区和沙漠生态产业扶贫项目2个已开工建设,其余15个项目正在前期工作中。
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武威市将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动作用和示范作用,严格落实市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率先抓好招商、争项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定期带队招商引资,分管领导深入招商项目一线,帮助企业解决存量困难。按照意向项目洽谈的要求,洽谈项目签订合同、承包项目开工建设、开工项目开工服务、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开工率得到有效提高。项目的强大协同作用。“十二五”期间,全市投资投资2826亿元,年均增长85.4%,其中2015年投资938亿元,增长15.@ >75%;今年1-4月,全市共签约项目132个,总投资429.23亿元,资本金123.26亿元,增加41.27%。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全市共签约项目132个,总投资429.23亿元,资金123.26亿元,增加41.27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全市共签约项目132个,总投资429.23亿元,资金123.26亿元,增加41.27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