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背景介绍
抽水蓄能按下“快进键”
华东院助力绿色发展责无旁贷
华东院自主研发的抽水蓄能智能选点规划平台
数字赋能
借助自身研发的抽水蓄能智能选点规划平台,大大提升了抽水蓄能选点的效率与效果。
协调配置
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格局下统筹抽水蓄能的配置开发,促进资源互济。
多元发展
根据各省资源禀赋情况因地制宜,在江苏省探索利用矿坑开发抽水蓄能,在浙江、江西、福建等省开发混合式、中小型抽水蓄能,丰富抽水蓄能开发方式。
在选点规划过程中,除坚持电站开发与新型电力系统合理布局需求相结合外,华东院通过识别站点环境制约因素,从选点规划阶段即保证了抽水蓄能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同时,进一步突出电站开发助力浙江山区26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带动作用,重视电站开发与当地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促进生态环境价值转换的发展理念。
服务抽水蓄能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自上世纪90年代设计建成全国首批、当时装机容量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以来,华东院坚定不移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先后设计建成天荒坪、桐柏、泰安、宜兴、宝泉、响水涧、仙游、仙居、洪屏、绩溪等抽水蓄能电站,已建和在建抽水蓄能电站22座,总装机规模约3000万千瓦。
浙江仙居抽水蓄能电站——国内首个采用自主化设计制造的400MW级可逆机组及首批数字化抽蓄电站。
安徽绩溪抽水蓄能电站——国内首批自主研制的650m级超高水头、高转速、大容量抽水蓄能机组。
高山出平湖 青山变金山
电站规划阶段
华东院基于多年以来抽水蓄能规划选点的技术积淀,利用GIS、云计算、最优化等技术实现突破创新,建立抽水蓄能电站智能规划平台,实现抽水蓄能站点资源的智能识别、站点建设条件的在线综合研判,大幅提升了抽水蓄能站址资源普查规划的效率和效果。
电站设计阶段
华东院建立覆盖抽蓄电站勘察设计全专业、全过程的三维数字化勘察设计平台,设计成果基于统一的信息架构以及统一的信息模型进行存储和展示,可用于设计方案比选、工程算量、体型优化、施工仿真、设计交底、一键出图等应用,大幅提升设计效率。
电站建设阶段
华东院充分利用BIM+GIS、现代测控、网络通讯、工程三维数字化、智能传感等新一代信息化及数字化技术,建设智能建造管理平台,包括抽蓄电站建设管理业务、智慧工地、智能建造技术等应用。
电站运维阶段
华东院应用自主研发的CyberEng开发架构,基于S-limC电站全生命周期管理运营产品线,开发了抽水蓄能电站专用智能物联网关,构建电站级私有云平台和应用市场,在国内尚属首次。华东院联合高校构建了专家知识库及健康评价体系算法,实现了机电设备运行状态的全面感知、主动预警和智能研判。同时建设电站综合安全管控系统,建立现代应急体系,为电站安全管理保驾护航。
浙江仙居抽水蓄能电站是中国首个实施数字化移交的水电项目。数据移交以电站信息模型为核心,集成了数字档案、安全监测、巡视检查、设备检修、状态监测等电站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并已在国内多个抽蓄电站中推广实施。
新形势下发展抽水蓄能,与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高度契合。肩负“服务工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企业使命,华东院将坚定不移地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要求,凭借精湛的工程技术能力和信息化数字化核心能力,不断开拓创新,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来源: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